我們在生活中面對一件事時,我們的內在和外在有兩個大齒輪正在同時運作,內在的心理從你的需要出發,經過觀察、感受、分辨、反思去直探問題核心,這個齒輪叫自我覺察;另外一個和真實社會接軌的齒輪叫做完整經驗,我們從幼年時想成為別人,進而想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最後發現我想成為自己。從偶像崇拜到實現自我的夢想,這看似一帆風順的航程,其實是需要內外這兩大齒輪的同心運轉才能順利達成的。
還記得剛進海星國中的你嗎?聖歌比賽時,你們看著國二學長姐們設計的動作、巧妙的合音,看著高中部學長姐們各種樂器精心安排的合奏、華麗服裝的設計,突然發現自己剛剛台上的表演,好……可愛喔!然後隔年,你們開始會說「去年國八學長……」、「去年綜三的學姊……」,你想在聖歌比賽留下最精彩的一刻,你開始會感受怎樣是美?分辨怎麼樣能更美?然後著手去做,然後你會發現每個人對美的感受不太一樣,結果在比賽前三天大家吵架了,最後你會發現,聖歌比賽,不是要你很會唱歌、很會拉小提琴、很會跳舞,而是要你學會愛人。
還記得念了一年高一後的你嗎?面臨分組分學程,你會想著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可是,你的好朋友跟你選不同學程,你的父母不喜歡你念社會組,你好猶豫。但作出選擇是必然也是必要的結果,你觀察到同儕的興趣、社會的供需、你的喜好,然後作出決定,不論結果如何,你會發現,這是你自己作出的決定,要自己好好負責。
還記得學測後大學紛紛放榜,也成為四月大學生的你嗎?在等待進入大學的這幾個月,你想到剛進海星時,你在聖歌比賽中學到的,現在你想要將它實踐在你的生命中,你開始上街頭為飛行距離2100公里遠的柬埔寨孩子們募款,你不認識他們,你知道那裡又熱又沒有網路,但你選擇了去愛,因為你知道你想要成為那個能付出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