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承先 校長(2002年8月—2008年7月)
孔承先 校長(2002年8月—2008年7月)
民國三十四年對日抗戰勝利、台灣光復,政治民主,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可謂百事待興,教育普及人才培養更是重要的基礎工作。士林位於陽明山麓,淡水河畔,人文薈萃,佳士如林,先總統蔣公定居士林官邸,成為中樞拱衛之重心。地方仕紳,熱心教育,為百年樹人,提高國民教育水準,經過丁雲霖、郭邦光、邱有福、林阿嬰、潘光楷、賴克明、曹賜固等地方仕紳及熱心教育人士,多方奔走,獻地捐資,由當時士林國民學校校長蘇進傳主持,經台北縣政府核准創設「台北縣立士林初級中學」,於民國三十五年八月一日正式招生,借用國校禮堂及教室上課,篳路藍縷,克難創校,奠定基礎,經歷十一任校長櫛風沐雨、苦心籌畫、胼手胝足、公而忘私,默默耕耘,籌款購校地,平地起高樓,禮聘良師,充實設備,全體師生任勞任怨,克盡厥職,努力向學,校譽日隆,成為士林地區一流中等學府,貢獻良多,為士林國中締造一頁又一頁的光榮校史,歷久彌香,我們要飲水思源,永遠感念。
更要感謝的,數十年來,有無數滿懷愛心,不辭辛勞的教育同仁,「鐵肩擔教育重擔,耐心授學生知識」,六十春秋歲月,甲子薪火相傳。
春風化雨為國培養人才;畢業校友,如今都已在社會頭角崢嶸,事業有成,舉其煢煢大者如:在政界有宋楚瑜、吳碧珠、陳政忠、潘懷宗等為民服務;法學界如林子儀大法官、李永然大律師,主持正義;企業界如花蓮理想大地渡假村董事長梁清政等,更有很多傑出醫師,都能「視病猶親」醫德醫術兼備,校友在教育界除返校任教,尚分佈海內外,贏得社會尊重。教師同仁「傳道、授業、解惑」育得如許英才,實堪安慰,說明士林國中過去在升學上的豐碩成果,也說明生活教育實踐的理想成功。
六十年歲月,真是一段漫長的日子,對一個人來說,從出生求學到學成就業,到六十歲也已鋒芒畢露後,將近功成身退,對一個學校而言,士林國中的甲子校史正是品質保證的金字招牌,學校從初創而日益茁壯,配合社會進步而幾度改制,都能轉型成功,從小學成立「士林初中」,由「士林初中」而「士林中學」,成為完全中學,又由「士林中學」而分為「士林高中」(現在改名中正高中)與「士林國中」,一路走來,穩健發展,見證了士林區教育發展的面貌和軌跡,目前士林國中學校有普通班67班,特教班5班,補校5班,合計77班,學生人數二千餘人,教職員工近二百人,黌舍已近飽和,設備逐年更新,我爭取新建「教學綜合大樓」(附設室內溫水游泳池)也由都市計畫變更、增購校地、拆遷舊屋,通過「初步規劃」及「都市計畫變更審查」程序,即將進入實質興建的時程,學校將氣象一新。
我承乏校政,兢兢業業,不敢稍懈,時時懷戒慎惶恐之心情,以期不負前賢先進之期待。士林國中過去輝煌的年代,我無緣參與,士中的現在和未來,卻是我甜蜜的包袱,歷史意味著品質保證,更意味著名牌;「士中」的金字招牌,前輩曾擦拭而明亮照人,在「士中」低潮的時刻,我成為「士中人」,聖嚴法師說:「歡喜做,甘願受」更要承先啟後,繼往開來,讓這塊金字招牌,繼續發光發亮。
前剛到學校時,正值學校多事之秋,校內瀰漫著一股低氣壓,我秉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對內調和鼎鼐、折衝樽俎,強化行政團隊陣容,增進行政效率,構築溝通平台,建立與教師同仁之和諧關係,穩定教師情緒,鼓勵教師進修,提升專業教學品質。與教師會合作,確定教師輔導制度,進而處理不適任教師,又婉拒省市互調「不能勝任」之教師,亦開政府實施省市互調制度以來之首例,公文往返之字斟句酌,會議中舌戰群雄,過程艱辛,承受壓力之重,恐非參與者所能理解,但由於家長會及教師會作為堅強後盾,教育局長官之力挺,終能逐步解決問題,圓滿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教育改革的列車啟動,勢不可擋,教育生態的改變,亦點滴在心,因應校務評鑑的措施,一年中改善所有問題於複評中全部改列「優等」成績。推展教師行動研究已有豐碩的成果,(國文領域張月娟老師等已成為各縣市及各校爭取的講座)提高專業領域課程發展;「綜合領域」榮獲「標竿學校」之美譽;擔任臺北市「九年一貫課程發展群組」的「盟主」,推動九年一貫課程之研發,也獲得良好之績效;辦理「暑期資優營」對應屆畢業生提供數理課程加深加廣的學習機會,並將「社會領域」作統整的系統介紹,為學生升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重視學生生活常規,不但有要求、有訓練,更需要由「他律」進而「自律」,將良好之習慣內化於生活中,才能可長可久,終身受用。鼓勵代替懲罰,收潛移默化之效果,四年來沒有學生參加幫派,也沒有學生發生重大違法違規事件。
環境整潔和環保觀念都能默默執行,深入內心。導師通力合作,積極指導,學生都能彬彬有禮、規規矩矩,師生和諧,歡笑之聲盈庭,與琅琅書聲相輝映,此非一日之功,實為全體同仁日積月累,奉獻犧牲,才能獲致之成果。
輔導工作千頭萬緒,把握重點,執行專案,推動特教,辦理親職教育,都有很好的成績,春暉專案很多老師被學生推為「信服老師」;中輟學生幾近沒有;特教學生個別學習,協助成長;榮獲「中華民國輔導學會」評為「特優」。長期辦理「紳士社會大學」講座,輔導成立「家長成長班」已有十五年歷史,歷久不輟,成果斐然。
早期校舍,興建有年,已呈破舊景象,教室窗戶搖搖欲墜,內牆裂縫,外牆剝落,大雨過後,地板有冒水之奇,屋頂有滲漏之苦,廁所陰暗老舊,甚至有基空柱朽、管線不通之虞,到任後積極爭取預算,四年內已完成全部教室之鋁窗、鐵門更新,改建翻修廁所,改善地下教室之安全、通風、採光設施;新建電梯,提供需要之師生使用,消除上下樓梯之苦。配合政策,改進消防設備系統,確保師生安全。修繕實踐樓,整理校門及圍牆,改善觀瞻。
為士中長遠發展,新建綜合教學大樓,已是迫切需求,更歷經艱苦,將原舊有宿舍收回,增購士紙之土地,洽請財政局同意撥地,變更為學校用地,經過初步規劃,已進入實質計畫階段,業經市府定案,編列九十七年度興建預算,雖說:「偉大的學校不在有偉大的校舍,而在有偉大的教師。」但士中如果有偉大的教師再能有偉大的校舍,學校更加成為偉大的學校。
祝福士中校運昌隆。
孔承先校長與馬英九市長合影
孔承先校長與家長會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