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想要開始,與大家一起一起在大溪

kituru學習文化工作室  piya馬清山、aiku博慧珍

「從想要開始,用熟悉的方式,做喜歡的事情。」緊鄰南迴公路旁的大溪部落,兩層樓的建築裡,不同時刻有著不同的景緻。清晨的陽光灑落,是aiku博慧珍與弟弟忙進忙出的早餐店;下午成了與妹妹夢想的咖啡廳,直到深夜便是piya馬清山製作工藝品的空間。kituru,取自排灣族語「學習」的意涵,是這個空間的名字,也是aiku與piya一切的初衷。

文、攝影/邱健維 

*本文出現之母語皆為排灣族語(大溪、土坂),並沿用受訪者慣用字詞。

最大的不變就是改變

kituru,不僅僅是空間或工作室的名稱,更重要的是,蘊含著aiku與piya學習文化的精神。隨著aiku從臺中回到臺東開立第一間kituru咖啡廳,十年的經營與搬遷,最終他們回到老家——大溪部落。回到大溪後的kituru開始更多的嘗試,pikak(酒麴)饅頭是其中最讓人上癮的滋味。pikak,在piya媽媽出生的土坂部落,是由qaljapan(七里香)、pangaro(艾納香)與palikun(野菊)等排灣族重要的植物作為基底的,蘊含著重要的地方知識與世代傳承,piya將酒麴與外省爸爸常做的饅頭結合,取代原本的發酵粉,創作出另一種滋味。除了在店內推出pikak酒麴堡讓更多人感受這份風味外,piya與aiku兩夫妻,更打造麵麴教室,持續製作與推廣酒麴。當然,他們的嘗試還不僅如此。

kituru推出的pikak酒麴堡。

從想要長出來的行動

「不是我帶kituru回來,是kituru帶著我們回到大溪。」aiku總說自己很難規劃到未來,誰能想到回到大溪後,在原本的經營時間又增加早上的時段,就這樣與弟弟開啟一間夢想的早餐店。意外的是,剛回到大溪而與地方沒有太多互動的kituru,卻因此有越來越多在地人走進店裡,在短暫等待早餐的時間,開始有人會詢問,會好奇,而互動也就此開始。同時,piya與從小在大溪一同長大、長期旅居臺中的朋友,在一次參與愛國蒲舉辦的音樂會後,深受刺激與感動,也開始思考身為大溪的孩子,能為這個熟悉卻又陌生的家鄉做些什麼。於是,piya、ljegeay與vangacu,三個從小長大的朋友,決定創立line群組,把一樣關心大溪的大溪人拉進來討論想要做什麼。

自辦的青年音樂會開啟造聚行動

最後,他們決定用最擅長的方式,做想要的事情:辦一場自己的音樂會。從虛擬討論的line群組,到組建真正要工作的實體團隊——「一起一起在大溪」。有人邀請演出團體,有人規劃流程,更有人開始找棧板釘舞臺,而piya與aiku也挽起袖子,與全家人一起投入。在跨年這天,一場部落久違的音樂會,讓青年們給予最真摯的掌聲,這是團隊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件想要的事情。2022年第一場音樂會後,一起一起在大溪的夥伴開始想著下一步的方向。

他們發現,臺東一帶的排灣族部落,有自己的歷史脈絡與服飾樣貌,而大溪部落的長者,仍保存著這些傳統服飾,因此即使自掏腰包也要開始行動,做回屬於自己的衣服。由於大溪部落的服飾越來越少出現在生活之中,piya與aiku鏈結資源,與團隊夥伴從田野調查開始,逐一拜訪部落長者,從記錄、聆聽到討論,最後邀請長者教導如何實際製作singing(臀鈴)與tahah(毛球頭飾),這群愛大溪的中壯年,從一開始的手拙,到欲罷不能的縫製,他們慢慢穿回長者記憶裡的服飾。2023年欒樹開花的十月,kituru與一起一起在大溪策畫「kituru我們的衣服」成果展,將這段過程以及與vuvu(長者)們採集的服飾,在小小的展覽裡,感動著彼此的感動。

從認識自己開始,我們來自大溪

「回到部落的倫理,認識自己本身。」kituru的社造,不是從組織開始,而是跟著一群旅外的族人,一起搭建一條因為想要而開始的道路。從一家咖啡廳到一間早餐店,kituru的存在不僅僅是實體,更是與生活在這裡的人,一起共創更多的故事,落地十年的kituru,回到大溪的第六年,他們的故事,正要開始。

『一起一起在大溪』工作團隊。(照片提供:一起一起在大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