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吃飯,傳送卑南族的味蕾記憶

臺東縣卑南族民族自治事務促進發展協會 黃薇蓁 專案經理

空間改造的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裡,黃薇蓁採集著製作abay所需的labilru(假酸漿葉)與rengas(月桃葉)。樹豆、小辣椒⋯⋯,她沿途指認生活植物,校舍內俯拾即是傳統食材,如同尋常的卑南族人家,產地與餐桌的距離近在咫尺。

文/王巧惠    攝影/高菁秀

*本文出現之母語皆為卑南族語(南王),並沿用受訪者慣用字詞。

在日常族語中,長出文化認同

卑南族飲食習作工作坊上,mumu(祖母輩)從採集開始,分別帶領學員包abay、釀酒與醃肉。策劃「uruma! mekana ta.」(回家!吃飯)計畫的薇蓁,也是第一次釀酒:「卑南族釀酒很好玩,我們都說是一個很考驗人品的時候。」釀酒時不能談論時間,不能說不好的話;釀酒的空間裡,不可以有帶酸味的水果。遵守諸多禁忌釀成的酒,薇蓁開瓶分享,滋味甜糯如少女,或許她長有一雙釀酒的手。

來自臺北的薇蓁,2014年起在花東地區推廣部落產業,2017年因緣際會結識在原民臺擔任記者的先生,成為南王媳婦。母系可能流有Truku或Bunun的血,如今長成Pinuyumayan的形狀,她跟著先生投入部落文化工作,逐漸紮穩自己的根系。

「學文化這件事情,不應該有很沉重的包袱,應該要很開心啊!那就在你的生活當中,你可以很輕鬆地親近自己的文化。」為了更瞭解自己的族群,也為了陪伴部落長者,薇蓁加入卑促會,穿梭在十個部落同中有異的文化,並在學習族語的過程中,織入對生活的想像。

學習卑南料理,復刻家的味道

婚後才開始下廚的薇蓁,平時仰賴google擔任料理指導,然而卑南族傳統飲食的網路資料相對稀缺。先生的原生家庭早已移居北部,向部落mumu請益,又總是煮不出mumu的味道。「一旦大家都會做,飲食文化就不會消失。」薇蓁想著,如果傳統料理也有食譜可以參考該有多好,2023年,她整合跨部落青年與單位,共同製作卑南族部落食譜。

將mumu的「按照你」、「剛剛好就好」,換算成實際的數量,薇蓁為長輩信手捻來的菜餚轉譯,編寫數字與步驟明確的食譜。除了為當代族人開闢學習傳統料理的途徑,也藉由精準的量化,達到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普遍性。

食譜收錄八道族人從小吃到大的的家常菜,其中也包括卑南族三大料理——夏季飲用binaleng(酸辣湯)解膩消暑,冬季獵捕kulabaw(田鼠)炒三杯,為產婦熬煮kisiw(雞酒)補身發奶。薇蓁在傳統飲食中嚐得時節變化,或在歲末的大獵祭,擺滿一桌家人團聚的宴席。

uruma!mekana ta.卑南族部落食譜。(照片提供:黃薇蓁)

分享傳統飲食,共創部落生活

「我第一次喝的時候,被酸到臉都皺了!」第一印象很是刺激的binaleng,如今成為薇蓁每到夏天必喝的湯品。自種的刺竹筍、小辣椒、芒果青,與小鳥播種的野生小番茄,ama(父執輩)將生活周遭的植物冶為一甕,而她也獲贈一罐風土。

包裹abay的labilru,一起吃下有助消化;辟邪除穢的靈性植物sangliw(黃荊),也用於清潔釀酒容器。大獵祭分食山肉,平時撿蝸牛、捕田鼠補充蛋白質。善從大自然取材的族群,食物來源不只有買賣,還有採集獵捕與人際交流。

卑南族傳統社會從palakuwan(集會所)分派勞動力,形成互助機制,隨著部落的祭儀,從小米除草到小米收穫祭,卑南族人們彼此換工互助,薇蓁也體會到這樣的族群性。部落各家菜色看來相似,正是因為每個人都參與其中,並且共享彼此的收穫。

從記錄歌謠與長者金句,到製作寵物友善地圖與部落食譜,薇蓁身處傳統與當代的交集,在部落生活中採集文化養分,而工作坊、圖文冊、網路影音化作新型態的分享與互助,為自己、也為族人創造深入卑南族文化的傳送門。

工作坊成品,糯米酒與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