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畫靠海吃飯的眾生相,展現港口小鎮漁業百景

成功鎮愛鄉協會 張肇和 理事長

「漁船出去的話,一次會放八到十籠,一籠有兩百個鉤子要鉤魚餌,再從船尾把漁棍放下去,這就是『放棍』(pàng-kùn,又稱落棍lo̍h-kùn)。」張肇和理事長在展示的魚簍旁,詳細解說捕捉鬼頭刀的「延繩釣」漁法,令人絲毫不覺,其實他曾對家鄉產業一無所知。

文/王巧惠    攝影/高菁秀

*本文出現之母語皆為臺語(臺語漢字為主,臺語羅馬字為輔),並沿用受訪者慣用字詞。

從百貨行出發,重新認識家鄉

成功鎮的人家,餐桌上總是有魚。張理事長憶起父親總在三仙台河口夜釣,盤中常有花鰱(hua-liân)、黃旗仔(n̂g-kî-á),烏毛(oo-moo)則在秋冬煮成燒酒魚。然而,家族在鎮上經營百貨行的他,自認過去和家鄉、和海洋是疏離的。

1978年,甫退伍的張理事長原本打算和兄姊一樣離鄉打拼。眼見母親獨自看護中風的祖母,又要操持生意,他先是留下來幫手,此後未曾離開。汲營於生活的日子,直到1990年長子出生,才有了一點餘裕。協助籌組後備憲兵隊,成為張理事長參與社區事務的起點。2009年,他號召志同道合的鎮民,共同成立成功鎮愛鄉協會,而後將成功鎮公所舊址改造為成功故事館。

在社區調訪的過程中,張理事長發現自己的店鋪不只是家中經濟支柱,也是接收地方故事的窗口。1992年,田文堂船長在綠島外海放棍時遇上墜機,選擇剪斷漁具、下海救人,機上有六名乘客因而獲救。為了北上接受總統表揚,他前往店裡治裝,這樁美事因而被張理事長記下,成為協會成立後的第一個受訪者。

剛剛到港的么頭刀漁獲。(照片提供:鄭國正)

漁事濾鏡的鬼頭刀產業觀察

「因為挖掘出這些漁人、漁事、漁法,然後發現包括我本身,居住在這邊的居民,竟然都不曉得這些。」家族中無人靠海吃飯,張理事長經由踏查逐步累積漁業知識,而今對鏢旗魚、定置漁場、延繩釣等漁法如數家珍,從傳統出海禁忌到永續生態觀念皆有了解。

俗稱「飛烏虎(pue-oo-hóo)」的鬼頭刀,每年三月進入漁汛期,追隨飛魚而來,身後有旗魚追趕。今日鬼頭刀以冰鮮魚排外銷國際,為新港魚市產值最高的魚種,過去卻非鎮上主要漁種。張理事長記得祖輩不愛吃鬼頭刀,而是將之曬成乾,魚乾滷肉是家常滋味,三層肉油潤,魚乾鹹鮮,滋味馥郁而有層次,他笑稱光這一道菜,便足以配上一大碗白飯。

即使鬼頭刀的價格從2010年代至今翻倍成長,捕鬼頭刀仍非易事。夜間出航排隊,反覆放棍、起棍(khí-kùn,收回漁具)、補魚餌,沒日沒夜的工作,是各路捕鬼頭刀好手共同的寫照。張理事長就曾在採訪時聽聞:「鬼頭刀(kuí-thâu-to)猶未死,人就先忝(thiám,疲累)死。」

提筆撰文作畫,描繪漁村百態

談及成功故事館2023年的特展主題「海上移動的星河」,張理事長雙眼放光,因為他確實曾親眼目睹那樣的光景。

1980年代,一艘鐵砂船在石雨傘外海擱淺。張理事長與友人乘竹筏划向棄船,赤足踏上熱燙鐵皮,陽光灑落的海面上,有鬼頭刀群游過,藍紫、青綠、鮮黃、銀白,斑斕的色彩交織成河。這個魔幻時刻常駐心頭,在他為展覽親手繪製的鬼頭刀展板上浮現。

自幼熱愛繪畫,張理事長在顧店之餘練筆成素人畫家,以其才能為展館增色。他也在社區報執筆「在地好滋味」專欄,不僅遍嘗美食餐廳,更記述地方人物故事:王記鬼頭刀老闆的丈人每晚11點出航、午前返港,從游魚變成炸魚柳,不過十二小時;卡滋爾餐廳老闆的父親七度因漁船越界遭菲律賓扣押,在陌生島嶼傳唱〈心事誰人知〉。張理事長細數這座小鎮的漁人海事,為開闢近百年的成功漁港,繪上當地人文色彩。

成功鎮愛鄉協會發行的『愛鄉社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