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鳳Taisuco

「甜蜜的砂糖」、「芳香的鳳梨」

老臺東人行經中興路二段,楊記地瓜酥專賣店到娜路彎大酒店之間鱗次櫛比的新市鎮時,那段屬於「鳳梨工場」的記憶總是躍上眼前,空氣中鳳梨的芳香氣味,中興路上的車水馬龍,以及鳳梨小姐的美麗身影……

文、圖/臺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東糖研究會) 插畫/林裕翔

臺東的產業困境

近年,人們總是讚譽臺東的美麗景致與清新空氣,這些都是拜低度工業發展所保留的天賦資產;由於開發較晚、交通不便等因素,長久以來臺東以農業為生。

1955年由於美援預算支持,政府計畫利用東部廣大土地資源,推廣鳳梨種植並協助民間設鳳梨加工廠,以促進農業發展,但後山地理條件的弱勢使民間企業怯步,權宜下美援會提出「鳳梨工場創立成功後應轉售民營」的附帶條件,同意由臺東糖廠籌建鳳梨工場。

臺東糖廠多數農場屬旱地,地力貧瘠但適合鳳梨種植,附設鳳梨工場,可利用製糖停工期的人力增加生產,使砂糖與鳳梨事業相輔相成,既能穩定臺東糖廠的經營基礎,又能配合政府政策發展本地農業。

1969年8月國軍航照圖與現今google地圖對照,可清楚看見鳳梨工廠位於現今蘭州街、中興路及舊鐵道中間。

連綿的鳳梨田,鳳梨工場加工原料來源。

起飛的糖鳳

1956年10月,在製糖工場對面動工興建鳳梨工場廠房,1957年7月完工試車,同年正式開工生產,訂定年產目標四十六萬箱,品牌名為「糖鳳Taisuco」,主攻歐美外銷市場。

由於新廠房配置現代化的製程機器設備且品管嚴謹,衛生條件良好,產品品質優異,銷售歐美市場頗獲好評,再加上臺東本地原料供應質量穩定,逐步提昇產能,1964年產八十五萬箱達到巔峰,成為東南亞最大的鳳梨工廠。

鳳梨工場開工期在夏天,二十四小時分三班,大約需要女工三千人,男工四百到五百人,上下班交換班時中興路上車水馬龍,場面十分壯觀;這些季節工來自臺東境內各地,遠到長濱、大武、池上;遠程的女工配有宿舍,中等距離如美和、知本等地,有交通車依三班接送,住得近的則自行走路或騎自行車。

調理室生產線的白衣白帽作業員,正挑選著輸送帶的鳳梨切片。

時尚的鳳梨小姐

大量的人力需求,造就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農村農閒的人力、部落的年輕勞力、社區的家庭主婦、假期中的青年學子、糖廠員工的眷屬兒女⋯⋯等,說起當年到鳳梨工廠打工賺取工資,是許多老臺東人的共同回憶。

住在中興路的林大姐,至今仍念念不忘十六歲到二十四歲在鳳梨工廠當女工的美好時光;女工阿香對於自己可以自由進出鳳梨工場大門,認為「是一件令人驕傲的事」。

時尚的鳳梨小姐。

短暫的輝煌

原本不被民間企業看好的東部鳳梨產業,在臺東獲得意外的成功,鳳梨生果和鳳梨罐頭的質與量都超越西部,欣欣向榮的景象引來民間企業東進。1966年臺東第一家民營鳳梨加工廠——大山發,在距離臺東糖廠鳳梨工場三公里的豐田村開工生產。完成階段性任務的臺糖公司,在1968年7月依約將臺東糖廠鳳梨工場轉售民營,民營後改名臺東興業股份公司。

但是,1980年代受到國際鳳梨產業競爭的衝擊,臺東興業和大山發相繼關廠,宣告了臺東鳳梨產業的結束,屬於臺東鳳梨的短暫輝煌長佇老臺東人記憶的角落。

臺東鳳梨工場佔地數十公頃。工場廠房以水泥建造,偌大的廠前廣場設有圓環,方便車輛進出迴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