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ˊgangˊ 烤粽    

將想念的記憶烹煮成為孩子喜愛的池上滋味

「沒有吃過的東西,我不會煮。」烤過的粽子,會是什麼風味?來自印尼的謝幼芳,在客家家庭長大,意外地與在池上同樣是客家後代的先生結婚,在家人鼓勵之下,燃起潛藏的料理魂,任何吃過的料理,她總有辦法揣摩做法,在餐桌上端出一盤同樣的佳餚。烤粽,便是她嘗試著製作,那份來自家鄉思念的記憶。

文/邱健維    攝影/鄭亦婷

*本文出現之母語包含印尼語、客語(海陸音及四縣音),並沿用受訪者慣用字詞。

生長在印尼客家家庭,那份記憶裡的想念

剝開焙烤過的香蕉葉,天然的葉香滲入蒸熟後的糯米與紅豆,一口咬下,炒過的豬肉結合醬油釀製的甜味,緊隨而來的清脆口感,來自純手工的菜脯,謝幼芳的烤粽,總是令人癡狂。

謝幼芳出生在印尼加里曼丹的坤甸,爸爸是移居印尼的潮州華僑,媽媽則是移居印尼的客家後裔。從小的記憶裡,就有許多不同形狀與料理方式的粽子,除了跟臺灣一樣會在端午節吃到的肉粽以外,還有將米蒸過後油煎,因為信仰而不加入豬肉的ketupat(印尼語),或者利用香蕉葉與米蒸熟後,放上咖哩波羅蜜完成的lemper(印尼語)等等,都是謝幼芳年幼時常見的飲食記憶。而烤粽,更是印尼坤甸市場裡每天常見的早餐,將蝦米與糯米炒香後,加入椰絲用香蕉葉包裹後火烤,熱騰騰的烤粽,成為嫁到臺灣後時常想起的滋味。

謝幼芳的烤粽食材簡單,卻是全家垂涎欲滴的佳餚。

讓孩子品嘗記憶的味道,成為每年端午的隱藏料理

謝幼芳二十三歲那一年結婚,從繁華的坤甸,來到池上鄉福文村,一處名為山腳的地方,這裡居住著一群遷徙而來的閩客族群,包含來自桃園的巫姓、來自坪林的蘇姓等等。與印尼大都市的景緻不同,緊鄰海端與池上的山腳,有著廣闊的農田,結婚後,她也跟著婆家開始務農的生活。2020年池上鄉農會舉辦「粽穀糧飽」競賽活動,邀請謝幼芳參賽,在家人鼓勵之下,她開始思考如果要參加比賽,應該要做什麼樣的粽子?腦海中想起,在印尼最熟悉的日常滋味。

決定以烤粽的方式去比賽後,二兒子承承與小兒子燁燁成為她最佳的試吃員,一開始總想著要做得華麗,嘗試用洛神、梅子粉等許多在地新材料,但最終都需要經過兒子的嚴格把關,一句不好吃,就立刻打退堂鼓重新再試。在反覆實驗後,她決定回歸記憶裡的味道。考量到臺灣人不喜歡太重的口味,因此不放入椰奶,並添加在印尼因為信仰而不食用的豬肉。同時搭配池上婆家自製的菜脯,以及婆婆所種植的一種獨特像藤蔓爬行的紅豆,去取代市場裡賣的紅豆,讓口感吃起來更為綿密順口。最終,首次出賽的她,成功奪下當年冠軍,驚艷眾人。在鄉親們口耳相傳之下,如今每年到端午節,便成為大家爭相訂購的隱藏料理。

自製菜脯與婆婆種植的紅豆,是獨門的配料。

透過食物想念家鄉,透過食物照顧孩子

來到臺灣即將邁入二十年的她,總是不經意地想起媽媽的滋味,除了烤粽以外在印尼將香蘭葉製作成一種類似綠色的米苔目—cendol(印尼語),以及利用香蘭葉烹煮而成的鹼粽,也都是她非常想念的家鄉味。相當重視食物安全的她,在帶孩子奔波醫院的過程中,仍堅持著為孩子好好煮飯。或許結合印尼與池上風味所做出的烤粽,承載著她對家鄉的思念,也保存了她對孩子的愛。

烤箱聲響,烤粽即將出爐!

愛笑的謝幼芳,是一家人重要的支柱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