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旅遊

網站

gov.tw

臺灣I運動資訊平臺

org.tw

跑者廣場中華民國路跑協會中華民國山岳協會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中華民國田徑協會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台灣山峰列表

com.tw

World GYM(雙十店)、希望基金會顏色測驗阿爾卑斯登山學校台灣百岳山脈景觀

揪健康(六種保護膝蓋的運動肌力訓練)、國家網路醫院

Other舟遊天下健行筆記(路線)、背包客棧Fun Trip預防老年癡呆的遊戲

登山、健行大台北地區登山健行路線圖解

生態旅遊臺灣生態旅遊協會

太極楊家老架(影片)楊太極武藝鄧時海

高齡者休閒運動套裝課程影片

1.跑步有氧、2.游泳有氧、3.武術有氧、4.太極有氧、5.肩帶運動

6.核心運動、7.下肢運動、8.肩帶伸展、9.核心伸展、10.下肢伸展

生命的重建

癌,你吃下去了嗎?影片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肝臟發出的8個警訊

報導/概念建立

退化性關節炎健康靠自己(芬蘭政府的實驗報告)餓治百病

 健康自療影片

頭部紓緩法臉部按摩及眼睛放鬆法、肩頸放鬆法()、 歐洲淋巴平衡法淋巴放鬆法健胸及避免胸部腫瘤操氣場胸部按摩法強化手指力量肺經 心包經 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的放鬆法五十肩 板機手 網球肘 媽媽手強化腰部(擰腰)強化腰部(挺腰+放鬆) 腰部以上放鬆法、矯正脊椎(地板式烏龜式端盤法 )、站樁(提高免疫系統)馬雅強化能量中心擺臀法瘦大腿內側 瘦小腹矯正髖胯骨拉開帶脈鬆軟跨骨任脈與督脈搓揉法矯正長短腳-粗略調整矯正長短腳-細部調整腹部按摩手部按摩、腿部按摩()、洗澡放鬆法()、歐洲單人放鬆法毛巾操(01、02)、拍打操牽手下半身瘦身操、健康十巧(0102)、生命自救功法示範養生長壽功法、回春保健操(010203)、肩頸按摩術淋巴排毒第一集淋巴排毒第二集清腸排毒保健康大腸癌不上身皮拉提斯教學版皮拉提斯連續動作版訓練下背肌彼拉提斯教學(暖身-貓式)彼拉提斯教學彼拉提斯教學(瘦大腿)自我檢查腦中風10秒身體柔軟操苦行老師312經絡法按摩小腿肚

簡易運動少林十巧手[手部運動]腸道簡易運動金雞獨立養生法氣功按摩十八法簡易膝蓋保健脊樂紓壓之道舌頭操

教你如何爬山

爬山不是逛街,首先膝蓋要微彎;其次,不是腳尖著地,盡量腳掌著地,下山,盡量腳根著地。

報導登山運動,本人20多年前,有感於發胖和氣虛一樣快速,痛下決心運動;家就在山腳下,登山成了最優先的選擇。以每天一小時、一年300天的頻率,匆匆已逾20年。長時間的體會,以及向資深山友請益,對於怎麼省力、保護膝蓋、避免受傷有些心得,再參酌體委會登山出版品,及《登山輕百科》一書,整理給讀者參考。

大前提:爬山不是逛街,首先膝蓋要微彎;其次,不是腳尖著地,儘量腳掌著地,下山,儘量腳根著地。

上坡:步伐要小且無腳步聲開始爬山兩、三年後,氣虛、肌力不足的現象改善許多,尤其經過一次半程馬拉松考驗,更有自信。

有一天,在一條直上約1500階的山路上,我覺得爬得還不錯,速度也可以,但一位白髮老翁很輕鬆地超過我,像是無聲飄上去,身形輕盈得可以。追到山頭向老先生請益,他提示我步伐太重了,「沒有腳步聲」就對了。

揣摩了幾個月,懂了。上階梯沒有聲音,表示是最節省地消耗能量,若一步步重重踏在階梯上,腳步聲愈大,表示浪費的能量愈多,也越讓膝蓋承受無謂震動;之所以腳步聲大,也表示肌力不夠,控制腳步輕重不精準;肌力既已不夠,還重重踩出聲音,一定更快累。

小步、速度均勻、無聲,是最具邊際效用的使用體力,及保護膝蓋減少震動。

下坡:膝蓋微曲學七爺八爺下坡竅門是自己長時間的體會,簡單講,像「七爺八爺」的走法是最輕鬆的『古步稱之太樟步』重量在後腳跟【或稱之腳掌,身體重心也向後;千萬不可向前,膝蓋受損大部份應該是您上下樓梯或年輕時,爬山快步下山,使力不當等因素造成的】;(換句話說就是讓後腳跟,像彈簧式的帶動您對了)反之,腰及膝蓋都挺得很直,還左右腳在一條線上走「模特兒台步」,既容易累,也容易摔跤。

膝蓋微彎,是讓肌肉來分攤膝蓋負荷;加上行走時雙腳稍微分開,重心自然落在兩腳之間較大的塊狀面積內,重心會較穩;看看七爺八爺還左右甩袖子,多輕鬆。

錯誤示範:模特兒走法當心摔跤錯誤的模特兒走法,左腳踢右腳跟,右腳接左腳跟,兩腳間只有一條線,而不是塊狀區域,重心很容易跑出去。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物體重心跑出底面積,就很容易傾倒、摔跤;再加上腰、膝蓋都挺直,容易累不談,膝蓋承重大,更容易受傷。

別忘了人類是哺乳類中唯一常態是站姿的動物,打從會站那一刻起膝蓋就超負荷,因此更要小心。

身體每一滴水分都要經過腎臟過濾後新陳代謝,這個逆循環很耗費能量;猛灌水,增加腎臟工作量,加大能量消耗,其實是浪費體力;而且灌水後大量流汗,鹽分、電解質隨之排出,對身體循環也不好。正確的作法是休息時少量、適度補充水分,而且在嘴裡多含些時間,不要一口嚥下去(就像喝一口水含在嘴裡,然後分三、四口或五、六口慢慢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