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立三重國民小學108學年度專任輔導教師工作實施計畫
一、依 據
(一)新北市108學年度國民中(小)學置輔導教師實施計畫
(二)新北市108學年度三重國中(小)輔導工作實施計畫
二、目 的
(一)促進系統合作分工,整合校內外輔導資源網路,落實學校三級輔導工作。
(二)增進學生家庭功能,生活適應能力。
三、辦理時間:自108年8月1日起至109年7月31日止
四、學校輔導需求
(一) 學校區域特性(學區概況介紹及說明)
1.學區環境
三重國小位於三和路,屬於都會區,緊鄰三重國小捷運站、三重交流道、三和夜市、光榮國中小,住商混合人口結構相對較於複雜,交通十分便利;鄰近新北環河(堤防-自行車道、籃球場、直排輪場)為社區少數綠地。
2.家長社經地位
學生家庭類型:
3.家長態度:
(1)學習方面:多數家長偏重學習成績與成果,較少參與孩子學習歷程,親子共學意願較低。(2)管教方面:少數家長對孩子教養欠缺概念,習於選擇傳統責打管教,與學校教育立場相悖。
(3)親師合作方面:多數家長與教師互動良好,樂於溝通,信任老師;部分家長忙於生計,親
師溝通與合作態度較消極。
(4) 親子互動方面:家長忙碌或休閒時,提供3C產品陪伴孩子,親子互動時間與情緒陪伴量不足。
(二) 學校生態特性(學校規模、師資、輔導人力...概況介紹及說明)
1.學校規模:
全校47班,學生1188人,設有特教班3班、幼稚園2班,全體教職員 112 名。
2.師資:
教師年資中資深教師居多,多數教師教學經驗豐富,學年常齊心協力以經驗法則進行初級輔導,少數教師對輔導學生有時感到無力與挫折,身心壓力沉重。
3.輔導人力:
輔導主任1位、輔導組長1位、專任輔導教師1位,兼輔教師1位(英語科任)、駐區心理師1位(三重高中)、駐區社工師1位(厚德國小)。
4.校內資源
目前學校社團多元,動靜態皆有開設。例籃球社、足球社、直排輪、田徑社、街舞、書法社、美術社、園藝社、管樂社、國樂社、直笛社、合唱團等。
5.校外資源
(三)學生特性
1.學生特質
學生性情普遍開朗樂觀,喜歡活潑性有挑戰性的課程,多數學生與教師互動普遍良好,樂於接受指導,配合度高,學習上偏重課內,延伸自主學習者少,學習視野封閉,對於沒興趣的議題反應冷漠,少數喪失家庭功能的學生,其行為和衛生習慣欠缺自律,教師須指導其生活技能。
2.107學年度個案類型
107學年度個案共31人,其中人際困擾為大宗,其次為家庭問題(家庭變故、親職)與情緒困擾為次要,其中人際困擾分布於高年級,家庭問題分布於各年段。
人際困擾部分,人數偏高,發現高年級學生對於他人特質(外貌、家庭等)會有批評嘲笑的現象;家庭問題部分,大多數來自於家庭功能不彰、主要照顧者的兩極化教養、家庭背景複雜等所導致;情緒困擾部分,拒學部分因家庭功能不彰導致問題學生拒學情形,精神障礙部分主要因身心症導致的生活適應問題。
(四) 綜合評估
綜觀上述資料,本學年將以下工作為重點:
1. 針對人際困擾將對高年級安排人權教育的課程,透過故事、影片與師生互動讓學生能在課程中學習理解、接納、尊重多元,重新檢視自我對他人的刻板印象減少歧視的言語及行為;人際成長團體透過桌遊方式協助成員了解自我特質並增進學生解決人際問題之技巧。
2. 情緒困擾部分,中年級安排情緒輔導課程,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關係,並且學習用正向方式紓解情緒;配合中年級情緒課程進行情緒小團輔,成員由學生報名以及導師推薦並適當連結特殊教育(情障類)與醫療資源,以改善學童適應力。
3. 家庭問題方面,親職失能方面,引進社福單位、學校心理師、學校社工師等資源安排家長教養諮詢,親職講座,家庭協助,以提升家長親職功能,改善學童學校生活適應狀況;班級輔導課程則針對低、中年級進行家庭教育之班級輔導課程。次外針對經濟弱勢之家庭也結合民間單位給予物資與學習上的協助並結合學校園藝社培養弱勢家庭學生技能與自信心。
4. 家長及教師輔導知能部分,上學期透過分離焦慮主題宣講,增進新生家長教養知能並降低其焦慮增進與校方合作協助新生適應小學生活,下學期則安排輔導媒材應用與實作,透過操作與分享,提升校內教師輔導技巧並紓壓教學壓力。
五、工作規劃
(一) 講座與團體輔導
(二)班級輔導
(三) 其他
六、預期效益
(一)落實學校三級輔導工作,整合學校內外資源,建構健全輔導網絡。
(二)營造學校正向輔導氛圍,有效協助新師生促進心理健康。
七、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