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昭蓉
學習了幾年的氣機導引,發現它的浩瀚如海,至今尚未窺其堂奧。就目前所體悟到的:練身的目的,不再只是強身,更重要的是為了重新解構我們的心,讓心情寧靜、突破觀念,藉由不同階段的肢體開發,認識有形的組織,進而專注於動作,喚醒了身體的自覺,提升我們的靈敏性、轉變基因,轉變人生。
身心靈的整合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去實踐:這過程去經歷、感受,唯有親自實踐,我們的覺知能力才能更敏銳。
如何在行住坐臥中保持、遇事能氣定神閒、鎮靜、安定、不受情緒影響,是我要加強學習的功課。
一腳踏進了,深入其中,才發現它是如此深奧,其實有感受到挫折,但沒想放棄,還是想一探究竟。
戚鈁錨
年過半百,驚覺自己健康每況愈下,工作勞累身心疲倦,做任何事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每天固定式的生活日復一日。望著妹妹身手靈活腳步輕盈,笑口常開,經妹妹再三遊說,終於參加氣機導引,對初學者而言,上課就是跟著老師比手畫腳,看著身邊資深學員的動作,量力而為的去執行,老師們耐心指導糾正,一晃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然而一週一次的學習對我依舊是陌生的,隨著時間不斷地上課,漸漸我喜歡這種運動,並將它的好處和身邊的好友分享。
去年的評鑑我在旁觀賞,今年再次舉辦評鑑,深知技不如人,老師鼓勵說只要有信心,一樣可以報名參加,算算學習氣機導引有段時間了,是自己對自己的認同與挑戰,藉著評鑑能了解自己所學程度的深淺是否能達到標準。感謝許多老師利用晨操與周日時間,加強指導與練習,迎接氣機導引的評鑑,讓我更認真學習,參加氣機導引的評鑑,讓我了解它的重要性。
楊元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氣機導引功法可以印證透過脊之旋轉、絞轉,帶動肢體深度的伸展、開合、壓縮等,可以達到肌肉呼吸排毒,活化淋巴,達到自我療癒的體驗。在毒物充滿的此世,此功法是值得推廣的保健強身的運動。靜心、放鬆、吐納與自然合而一體脈動,是何等舒暢之事。
因緣際會接觸「動的醫學」,自己的靈活度改善,體質也感改變,敏銳度也增加,身體在舒適的狀態下,更能提升心理和心靈的層次。武術種類甚多,但能內外兼備的功法不多,感謝創辦者及各級師者的耐心及不藏私的教導,這是能接觸到此功法者的福氣。感恩。
許淑姿
我感念張志明老師賢伉儷帶領我走入氣機導引的領域。
猶記得兩年前第一次踏進教室、接觸基本功法,頓感自己似乎有些肢障,身體僵硬,彎不下,蹲不了,隔天身體痠痛不得……漸漸地在張老師的鼓勵與善誘下,我學會了普級化功法,領略氣機導引的真諦,在學習過程中了解到氣機是一種深沉的運動,與其他拳路不同,是一種藉由「螺旋」、「延伸」、「開闢」、「絞轉」等動作及呼吸意識來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進而矯正自己身體的缺失,拉開九大關節的黏滯,使身體更為靈活,以達到預防保健之療效。
兩年下來的學習,不知不覺中,五十肩的疼痛竟不見了,真是令人欣慰。每周四上完課,全身汗水淋漓的暢快,真是難以言喻,感謝張老師的循循善誘,不厭其煩地示範和講解功法的涵義,讓我更能體會氣機導引是促進人體氣機自然連動,進而達到肢體自覺,維護自我身體的健康。
葉年豐
因為自己的脊椎痛,我的太太在學氣機導引,可以讓現代人一些文明病根除,鼓勵我去參加研習。學了一個暑假,老師當時是蔡進懋老師,結果改善很多。後來就近參加內埔溫蘭香老師氣機導引班,學習到現在約莫兩年多,感覺幾位老師學養俱佳,功力深厚,對導引教學學非常熱誠奉獻,無私無我,特別是溫蘭香老師之先生宋雲光老師義務來指導,無私奉獻給我們內埔分班,學習期間,內埔分班就像一家人,常到溫宋老師家練習,準備導引檢定,老師準備很多點心,真的很感動。非常感謝老師及師伯的付出與奉獻。
學習導引覺得對身心靈的提升很有幫助。慢慢體會到功法中靜心、延伸、旋轉、開闔、壓縮等導引基本運動原理。
在學習期間因為常要開會或上班,回來很累就睡著了,溫蘭香老師都會打電話來問候,提醒我去上課,又是非常感動,覺得自己不是很好的學生,常常是最後到又是最早離開,但是遇到兩位好老師,真的很幸運,遇到內埔分班同學,非常溫馨,真是很幸福的一班,在一次感謝老師,謝謝您們及氣機導引班同學。
張秀惠
遲遲無法動筆敘述學習心得,實在是有些體悟,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如同老子所言「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身體的氣流確確實實感覺它的存在,但又捉摸不到。
學習氣機導引六年了,現階段學會「旋轉乾坤」及「大鵬展翅」,雖然不多,但藉由此引體功法,為自己築基,透過動作,不斷與身體對話,專注在每個關節及細緻的肌群,安靜地看著身體的流動,陳就在自己的小宇宙中,讓心識沉澱更看清自己。
除了動功之外,期許自己在靜功方面多下功夫,老師強調性命雙修:修命動功練,修性靜功見,身體即道場,時時惕勵自己更上層樓。
尤恆美
原本學習瑜珈,但一直無法專心,偷懶的日子居多,想轉換氣功,因某次的研習接觸了氣機導引,我進入長治會館。我想每個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都有原因的,因我正處在情緒憂鬱、煩躁意念飛馳中,想調適心情,接觸導引後,感覺指導老師個個笑容可親,讓我願意持續下去。
剛開始我仍難專心,請假次數多,因溫老師真誠耐心的指導,施老師永遠笑容滿面的鼓勵,美莉老師親切溫暖的動力,讓我增強信心、找回自我,還有每天早操老師們的熱心指導。能進來長治會館真幸福,這個磁場適合我,感覺心情變開朗,能以平常心度過每一天,這一切都是支持我持續的動力,非常感恩。
鍾于芬
評量是突破自己最直接的方法。
這次「勤勞學程」檢定,才發覺身體的層次,如此寬廣奧秘。好像劉姥姥進大觀園,裡面有空間學、陰陽學、氣場學,讓我目瞪口呆,既驚又喜。但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果,即然找到方向與價值,就不能入寶山而空回,這條路我不能放棄,也不會放棄,因為它不是空談,而是實踐與印證。
很感謝阿懋老師無限的耐心,等待我們的成長。
張秀霞
一直以來,對於能夠有緣分接觸「氣機導引」功法的練習,心中充滿感恩。
雖然是基本功法練習的階段,但它讓自己手臂的疼痛消除,隨著時間稍久,發現心靈也漸有沉澱的感覺,感謝老天爺讓我認識「氣機導引」,感謝老師們辛勞的教導,尤其是溫老師與宋老師,犧牲了大量休息時間,對我們無私的指導,在此向老師說:「謝謝,辛苦你們了!」
陳淑琳
一開始光學落跨,像座高腳椅般屁股往後座,這好像是強迫性落跨而非自己跨鬆了,所以體會不出「自主」落跨的感覺,一直到今年初才體會出檀中鬆下來,跨就落了、鬆了。原來不只是練功時落跨,平時行、站皆可落跨,可讓自己更輕鬆。
王雅賢
學習氣機導引的課程很開心但也很累,常會故意拖拉的晚點上課,才不會棄氣喘吁吁喊救命,希望快點下課。雖然如此,但每次下課後,整個人很輕鬆、愉快地回家。
我不太了解身體的變化,老師同學細心的解答指導後,能體會了,卻又因腦袋不好記不住,其實無法體會佔據太多時間,所以我要求自己用心上課、盡心學習,高興地回家。
學習最大的心得是:老師和同學都太厲害,不管扭轉、蹲馬步……再難再多的動作都不累。
紀淑麗
鬆
喜愛各種運動,也一直有運動的習慣的自己,卻是全身痠痛,常常需要借助推拿或痠痛藥膏來減輕不適。除了以往的運動傷害造成的後遺症,最重要的是自己無法放鬆的個性造成肌肉僵硬。初學導引時,對於老師口中的「鬆」,總覺得是很難克服的大關卡。然而每天早上的晨間操,在熟悉動作,隨著自己的節奏運作後,慢慢能體會到鬆的感覺。形體放鬆,意念融入動作中,才三個月,右肩不痛,能轉動的角度變大了,這是學習導引第一個收穫。全身肌肉慢慢變柔軟,各個關節的活動彈性增強,雖然身上許多毛病未痊癒,但改善很多,我已經不用借助藥膏來放鬆身體了。
氣
心律不整、肺功能差,因而氣不足,也是我學習導引另一大問題。學習導引這一年來,吐納的長度或許無法和別人比,但是和自己比,絕對進步許多。晨間操做了幾百次,天天做卻也不厭倦,因為伸展的長度不同,轉動的角度不一樣,開闔的部位與深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與體會,尤其是在身體流動的氣,會讓自己更想尋找那種奧秘。有時雙手腫脹,無法自在放下;有時像洗衣機的水漩渦,旋轉的氣輕鬆的撐起雙手;有時腳底湧起的氣流,讓身體不自覺的抖動,這些時有時無的氣機,需要更多時間來駕馭吧!
靜
思想上的過動兒,腦中的思緒總是不同的轉動著,要想靜下心,又是自己的一大考驗。從一開始的只能五分鐘的靜坐,到目前的三十分鐘;從漫不經心於動作的運轉,到現在能關注氣的吐納和壓縮;從一遇到事情就思緒雜亂,到能放鬆思考,這些都是很大的突破。或許我永遠達不到心如止水的境界,但持之以恆的練習,總能一點一滴慢慢的進步。
感恩
感謝週三班的三位老師:盡責認真、亦師亦友的溫老師,總是不厭其煩地解說功法動作,用心打好我們的基礎;溫柔細心的美莉老師隨時糾正大家,正確優美的動作,更是我們的最佳示範;擁有一雙靈性眼睛的秀和老師,似乎總能看穿我們的問題,常常一個小提示,就能讓人茅塞頓開,進入較深層的領悟。當然會館的教師群,也常給予許多的指導,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