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與聲音
可見光是電磁波譜之一部份,人的眼睛可視為是電磁波接收器
可視光
100nm~380nm 的光叫做紫外線,電磁波 的波長 780nm~3000nm 的光叫做紅外線,
而波長在 380~780nm 之間電磁波的光是眼睛感覺得到的光,這一部份的光稱為可視光。
可視光從波長短的到波長長的方向,是由紫色、藍色、綠色、黃色、橙色、到紅色,比可視光更短的電磁波為紫外線有殺菌之效果,此外更長
的電磁波為紅外線有加熱之效果,紫外線與紅外線是眼睛看不見的波長。
光線和物體的顔色
太陽光線是由極其多數的不同波長的電磁波所組成。電磁波波長範圍很廣,但通常是 (380nm~780~nm)波長的光線,人眼才能看見,因之將這段範圍的波長所構成的光譜叫做可視光譜。最簡章的實驗是將一束太陽光線通過三棱鏡,光線就屈折而成一條彩色光帶即光譜(spectrum)。它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所組成。其中波長最長的紅色光,居於此可視光譜的一端;最短的是紫色光,居於可視光譜的另一端。
它們和其他各色光的波長大體如下:
顔色 波長(nm)
紅色光 750~630
橙色光 630~600
黃色光 600~570
綠色光 570~490
青色光 490~460
藍色光 460~430
紫色光 430~380
紅和紫色光線以外的部分,實際上也有“光譜”,但人眼不能識辨。人眼可見的可視光譜,它的波長範圍,因人而稍有不同,因光強度不同也有所差異。
在某些光譜部位,只要改變波長1nm,便能看出差別;而在多數部位改變要在數nm以上才能看出其變化。人眼大約可辨識出一百多種不同的顔色。
物體的顔色是由物體的反射光或透過光線的波長而決定的。例如當太陽光(白光)照到物體上,物體表面就反射一部分光線而吸收其他部分,如果反射出來的是紅色光線,而吸收了黃、橙、綠、青等色的光線,此時我們就感覺那個物體是紅色的。又如反射出來的是綠色光線,就感覺那個物體是綠色的。因爲物體反射出來的光線常不是單一波長的光線,所以物體的顔色就非常之多了。
人類視網膜有兩種視細胞,即杆體細胞和錐體細胞。前者在暗光下作用,司所謂暗視覺;後者在明亮光線下作用,司明視覺,而且還能辨別顔色。
光的波長與明度
日光的光譜( Spectra)依波長而有不同的明度。 可見光其中間區域較亮,而兩端較弱。視覺所感受的波長明度還有明亮處與暗處之別。
例如在明亮處555nm 的黃綠色是最明亮的,而暗處則以 510nm 的藍綠色明度最高。這稱為Purkinie 現象。
人眼的視感
人眼所感覺的色一般可分為兩大類如表 :
┌ 白
┌ 無彩色 ┼ 灰
│ └ 黑
色彩 ┤
│ ┌ 純色
└ 彩色 ┤
└ 其他一般色彩
按照物理學上的說明,白、灰、黑仍能算是色彩。白含有數種不同波長的單色光的振動,即色光的定量混合,是統一的複合體。既經物理全反射,當然我們的眼睛無法察覺,實在不能說它是色彩。黑是外界的刺激,完全沒法達到我們眼睛的狀態,換句話說,假使黑不能取得周圍的物體的陪襯,那麼黑色本身也全無它存在的意義。色環直徑兩端的色互為補色。互成補色的二色適當的混合就光而言則為白色光,就色料而言則為黑色或灰色。
色名法
而色的表示方法往往配合色的測定法而應用於自動化方面。如美國現使用之 ISCC-NBS 法,
此法由美國國內色彩研究學會(Inter Society Colour Council)作成,
而另由美國國家標準局 (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 整理而成。(前身為 National Bereau of Standand )
物理表色法
1931 年國際照明協會( 簡稱 CIE Commission Intornation De'l E' clairage)或
簡稱 ICI (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 )制定以物理測量的方法,用數字型態定量表示顏色,說明如下:
以分光反射率表示物體色。被太陽白色光照射的物體表面,所以會出現色,乃是因選擇吸收了白色光中特定波長部份,而給人有特別的色感。屬於灰色的無彩色系列,是對可視領域的全波長做均一的吸收後,即所得到的色感覺。
分光反射率曲線圖,是把400 nm到750 nm之間各波長的光照射到白色的表面與有色的表面,並以白色表面的反射光強度為100,以相對於此的百分比表示其他的白色。
色的定義
亦因用途之不同,而各有其定義:
化學家 : 染料、顏料及其他物質等之特性。
運用範圍:顏料、油漆、染料等之製造以及使用人員。
物理學家 : 光學範疇中之某種現象。
運用範圍:光學儀器製造業。
心理、生理學家 : 表示觀測者所意識到之意識。
您眼精看不見, 不代表沒有, 您看得見, 亦不是全部..... 愚見....
聲音
人耳可聽聲音頻率範圍:20Hz(赫茲)~20000Hz(赫茲)
即空氣每秒振動的次數在20次到20000次人耳能聽到
由 10000hz - 1hz
20Hz - 20Khz
由1000hz 至 30000hz
只是一個例子 : 而你的電腦/手机喇叭或耳筒可否達到這頻率, 是會影響效果.
人耳可聽的聲音頻率分布
10-50Hz : 超低頻: LFE範圍, 低音提琴, 管風琴, 鋼琴低音下限
50-100Hz : 低頻: 大鼓, 低音提琴, 大提琴, 低音單簧管, 法國號
100-200Hz :中低頻: 男低音, 大鼓, 低音提琴, 大提琴, 低音單簧管, 法國號
200-5000Hz : 中頻: 人聲, 大部份樂器聲, 效果音
5000-20000Hz : 高頻: 三角鐵, 銅鑼, 人聲中的*絲*音, 金屬效果音
例如: 鋼琴的*Middle*是262Hz, 低音結他的*Low* E 是41Hz, 人聲主要在1000Hz附近
聲波速率
聲音的速度:
一般而言,在固體中聲音速度大於液體大於氣體。
在乾燥無風的空氣中 聲速 V = 331 + 0.6 t 在常溫(20℃)下,空氣中的聲速為 343m∕s
由波速 = 頻率 × 波長的關係可知,當聲速為340m/s時,可聞聲之波長範圍為 1.7cm至 17m之間。
男女生之聲帶厚薄不同,男生的聲帶比較厚重,所以男生講話的頻率比較低沈。男生發音之頻率約在95Hz到142Hz之間,女生則為272Hz到558Hz之間。若已知聲速為340m/s.
頻率 500Hz的 女高音 (0.68m/s) 及 頻率 100Hz 的男低音 (3.40m/s) 之聲波的波長
超聲波的高頻振動
超聲波的高頻振動可作為洗淨和焊接小物件之用。
例如珠寶店或眼鏡行常使用的超聲波洗淨器,置於容器內清潔劑中的物件,由於受到超聲波的振動,使物件上沾附的汙物容易被搖動而脫落,達到洗淨的功能;
又如工業上使用的超聲波熔接機,將能量強的超聲波聚焦在待熔接的物件部位,迫使其內的分子做高頻振動,產生加熱效應,使溫度升高而熔接在一起。
音樂晚會現場和在電視廣播的歌迷,誰先聽到偶像的歌聲?
這要看擴音機與現場歌迷和收音機與在家歌迷,那一個距離比較近來決定。
在家歌迷如果戴上耳機,必然「捷耳先聽」,因為收音機是利用電磁波傳來歌聲,現場則靠空氣傳達,在溫度20℃時空氣中之聲速為343m/s,而電磁波之速度為光速3×108m/s,所以在家歌迷當然就先聽為快了。雷雨天氣時先見閃電後聽雷聲,也是這個原因
聲音能量方面
Reiki 既聲音開竅
印度 既 梵音
道教 既 吐音氣功六字訣吐音法: 吹、呼、唏、呵、噓、呬, 五聲 八音
佛教 既 咒音
好多都是從 聲音產生出電池波能量, 達至治療 /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