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心行祥和、令心行休息

《静坐引导》

2016.09.25 令心行祥和、令心行休息

朱倍贤 主讲

繁體版


今天练习十六胜行的第八个技巧,「令心行祥和丶休息」。

这个技巧有许多不同的契入方式,就如同「心行」有许多不同的意涵。第八个技巧,其中一个使用方式,直接跟「平舍力」有关联。如果放在「受念住」的范围来谈论,这里的「心行」是指心对於感受的反应模式。绝大部分的人,对於「舒适」的感受,是以「饥渴丶焦躁」的方式对应;对於「不舒适」的感受,是以「不安丶害怕」来对应;对於「中性」丶「不苦不乐」的感受,则是以「无聊丶昏昧丶愚痴」的方式回应。

对应着这些不同感受时,如果是被焦躁或害怕的感觉,所吞没丶淹没,就没有机会看清楚自己所贪爱或害怕的东西,因而没有机会转变我们的反应模式。

这些「反应模式」是根深柢固丶长时间薰习所形成的惯性。这种惯性的反应,常常是在下意识,半自动的状况下发生的。只有在心是一个程度超越被淹没丶卷进去的感觉,才有机会做「反制约」(deconditioning)。

所以,「让心行休息」其中一个重要意涵是,学会如何在内在站稳脚跟,在面对着舒服丶不舒服及中性感觉的时候,不会失掉平衡感,而是以「不动丶省力丶清凉丶不卷入其中」,这样的角度来对应。这样「平舍」的对应模式,还有许多不同契入的方法。其一是,佛陀教导他的儿子罗睺罗,一个重要的技巧:去培养像「大地」一样的特质,就是当被舒适或不舒适感所干扰时,保持着「不动」丶「安静」,把没有帮助丶没必要的反应降低。从某个角度看,好像雨在冲刷着大地丶风在吹刮着大地,而大地是不动的。

同样地,不同的感受不断在生灭着,在侵袭着自己的心。如果能练习在面对这些感受的时候,不做过当的反应,不是习惯性丶急迫地卷入其中;而是增加空间的感觉,心跟感受像是「离系」的,不是被绑在一起。

能够增加时间感,所以,我们的反应不是急迫丶盲目的反射动作,有一种从容丶和缓,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而非记忆丶习惯性里面,强迫给我们的选择。惯性里面提供的选择,往往是有限丶对事情没有帮助的。站稳脚跟之後,从平舍心出发的选择,是转变惯性丶清净内心的关键所在。

在一开始的时候,花点时间调整坐姿。端正地坐,胸腔是打开来的,尝试着把可能隐藏在肌肉里的紧绷感,放下来。

采用一个平常熟悉丶善巧的主题,像「正在放松中的身体」丶「正在被呼吸所按摩的身体」丶「正在被丰足感滋润的身体」…

把这些主题当作是个「正在进行式」的活动,什麽叫「正在放松」丶「正在被滋润」…用宽坦丶自然的方式来观察,意思是,没有刻意皱着眉头丶钻牛角尖;没有刻意要盯出一个特殊的名堂来,而是一个清醒丶省力丶感兴趣的状态,在玩味着「正在放松中的身体」丶「正在呼吸中的身体」或「正在被丰足感滋润的身体」…等等。

就在我们进行这个主题的过程,每一个接触的境界里面,都有感受~舒适感丶不舒适感,或比较模糊丶中性的感觉。可能像泡泡一样,此起彼落;可能像涟漪丶电流一样。把我们的觉知导向反应的模式,也就是我们的心,是在怎麽对应着这些感觉,怎样在承担着这些感觉,怎样跟这些感觉在做「推手」,在互动,在参与?如果觉得这样解释很抽象,不用担心,不一定要百分之百听得懂这是什麽意思。光是用心在探索:「什麽是我的心在对应的方式」,这样就有好处。不用着急,只要持续着这样探索,看到多少就算多少,不要把目标订得很高,没有要百分之百捕捉到什麽东西。

引导着自己去探索「对应的模式」~自己的反应模式,然後,怎样把自己的反应模式和缓,让它在某个程度像是大地一样,经历着风吹雨打,眼前此起彼落的感受,而能保持平稳丶省力。心接触着境界丶接触着感受的方式,让它变得稳健丶省力,提醒自己尝试着学习「如如不动的大地」。舒服的感觉来,不因此被冲昏头丶迷醉,不把力气浪费在欢迎丶拥抱它;不舒服的感觉来,不因此而害怕丶慌张丶不安,不把力气浪费在跟它打斗;中性的感觉来,不因此而无聊丶昏盹丶放逸,而是清醒地知道,眼前有这样淡薄丶平淡的感受。帮助自己看到「心是怎样在对应这个感受丶反应的方式」。看不清楚丶看不到,没有关系,耐心地探索:How am I responding to different feelings?慢慢地引导自己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观察:心是怎样跟境界在做推手?心像大地一样,在承担着此起彼落的海浪,这样省力地在自处着,不因为海浪的来去,就跟着进退。

在不动之中丶在安静之中,观察着自己的习惯性,观察整个惯性反应,让它平稳丶省力。

了解自己如果看不清楚这些感受,就情不自禁对不舒服的感觉害怕丶对舒服的感觉迷醉,这是多麽可怜丶无助的状态!

要醒觉丶清醒过来,做一个觉者。其中一个要学的能力,就是不盲目被这些感受耍得团团转,而是能在安静丶不动中,感受丶了解它;学习在风吹雨打之中,保持内在的如如不动丶省力。

继续观察丶了解这是一个「正在进行式」的活动。持续地让自己的反应平稳丶省力。

如果经验到「坐立不安」丶「不耐烦」,特别去留意坐立不安丶不耐烦的苦受,是怎样在推逼自己,去对它反应。怎样让自己像大地一样,不随着不耐烦的不舒服而起舞;去感受那个不耐烦是怎麽冲击着心,因为我们的省力,内在的空间,所以,那股冲击不会撼动我们,冲击的力道消灭於无形。

「舒服」自己在生灭;「不舒服」自己在生灭。安住於清楚丶不撼动。

(静坐结束)

【回向】

像森林中独处的狮子,

骤闻声响,而心无惊恐;

愿我如佛陀般,

住於恐怖所不能触及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