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的郝蕾

发布日期:2021-5-23

郝蕾的这集十三邀无疑是我看过的最令人动容的一集。

也有一段时间没看过这个节目了,今天顶着昏沉沉的脑袋看完,又准备昏沉沉地敲几个字。

一直都挺喜欢娄烨的作品,因而相关的演员也算面熟,名字差不多也对得上几个。他和郝蕾合作的作品反倒是没看还,印象中是这样;应该近期找时间补补课。许知远和郝蕾倒是说出了所谓大家颇能感同身受的一个认知或着观察,就是专业即小众,小众即专业;而所谓的小众或装或不装文艺之类的,反倒其实是一个大众化的东西;所以是所谓大家,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家;记得好像这是一位日本朋友给我上的一课呢。不过呢,这自然不是本集的最亮点。半段的时候许说双方想推开一扇玻璃门,然后又觉得其实不推开也可以;末了,人自己很自然而一镜到底地打开了,而且是如此地直接。试想任何一个人在镜头前多少都有点不是自己;且说进入别人眼睛的镜头都难是自己,更别提一台机器了。所以,这样的动情更难能可贵;许说是牡丹、昙花、蔷薇的复合体,郝则自比草;这是一株自信、理性而真实的一株草。

不真实如何演戏呢?郝蕾说着,就如同所有的真理都是废话一样;而永远又都是很难进入灵魂的废话。数学有趣吗?数学界怎么样?郝蕾在的文艺界怎么样?想来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圈子有特别的不同,没有哪个场不是名利场。我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能帮忙让我孩子进艺术学院学电影吗?这是什么误解,我们演员就这么没文化吗?不是,连文化都没有,怎么理解剧本,怎么演戏呢?Ta们这么聊着。那学术界呢?学术界算有文化吗?我特别能理解你们这种理工男,郝蕾淡淡地说道;不是,所以这变成歧视我们理工男了,许笑着回应。许觉得他用知识的体系、理性和推理将自己附着在生活的表面,但无法下去,也无法上去,就是一种悬在半空中的状态;就像大多数的人的状态一样。做学问的人应该也算大多数人了。还读书吗?读书应该是好的。数学连接到她自身的最底层走向哲学,走向审美,走向自我怀疑。这条路,究竟是通向哪里的呢?在有限的理解里,应当是希望指向美的方向吧;这和人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人为什么要追求数学美。生活的体验吧,可能也没那么重要;这都是一个过程。

回到真实生活,在生活的外围,是如此这般的粗鄙而肤浅;这不是什么批评,只是许所言的在生活表层的另外一种说法;虽然裹上了知识的追求。我非常欣赏你这种有很好直觉感受的思维,许向往郝的这种沉浸能力和感受力;这是一种天赋,但其实也不是,郝蕾就说她演过很烂片,也是不断训练出来的;当然她也很矛盾。大部分时候我都自觉,我是爱数学的,会一生一世,就搞得像山盟海誓一样;但也有很多时候,感觉这一切都很表面,像是许所说的知识包裹着的表面的生活。或许最后,这些事情,终究还是看一个人的真实目标和能力;真实目标可能是藏起来的,自我认知比所有事情貌似都困难;而能力是自我认知的武器,不断地尝试能帮助自己反观自身。不知道另外一个地球的我在做什么呢!

走到生活的内围吧,他是小众也好,他是专业也好;我想我们都需要一堵墙,或者一扇玻璃门;这扇门,只有该开的时候才会打开。那什么时候会打开呢?这么不容易地而又这么自然地,郝蕾在一个节目里竟然打开了;为她和许的友谊而高兴;书的内围,也终究需要活人来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