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蒙中老師
我們初三禮的同學們在Emails 上互動, 寫出各人記憶中的老師們的有趣故事. 提到了全校唯一的美術老師楊蒙中先生. 郎冰瑩己經告訴大家, 楊老師說他只教了我們五年, 不是六年, 因為高三沒有美術課! 可不是嗎! 高三時, 除了念書, 只有一堂体育課. 石校長說了, 我特別給你們保留了体育課, 就是要你們動一動! 她看到我們在体育課上懶散的樣子!
我要說的是美術課. 記得楊老師曾說, 你們不應該說你喜歡什麼顏色, 各種顏色是配合在一起, 才說好看不好看. 說你喜歡某種顏色,就像說你喜歡琴鍵上某一個’音’一樣不合理! 好一個美術音樂定律!
我們一學期只畫一張畫. 許多人都記得楊老師要我們用一小塊一小塊去拼出那幅畫. 我拼的是一棟房子. 他要此畫顯示出是在強烈太陽光下. 表示的方法就是把有陽光處及陰影下的顏色, 塗得非常分明. 他嫌我的明暗兩色差距太不夠大. 我對他的話半信半疑, 也懶得採納他的意見, 到外面去看個究竟. 時間一幌 ,25 年就過去了! 不畫房子了, 我和老公已買了房子. 有一天我站在我家門前, 是個大晴天, 看著對面鄰居的房子, 正面紅磚閃在太陽光下發亮, 几乎沒有顏色. 牆的另一面背光, 磚塊顏色看起來几乎成了黑色, 都分不出一塊一塊的磚來! 我忽然明白了楊蒙中老師的話! 又一個25 年過去了, 今天想到這件事, 不知道我們的藝術家同學張敏媯, 是如何的笑我這個缺乏藝術細胞的人!
不知在五年美術裡的那一年, 楊老師是病了或是有事, 他有一段日子沒能來上課. 後來就有一位女老師來代課. 她說一口非常標準的北平話, 那時不叫北京話. 她提到楊老師時, 就頓錯有致的說 ’ 楊先生兒’ 如何如何, 好聽得要命! 大家下課後學她說’楊先生’, 然後就笑成一團. 不久, 聽說她是楊蒙中的太太, 有人真跑去跟她應証了. 因此大家又奔相走告,傳遍了全校,美術代課女老師是楊蒙中太太!
我們初三時, 面臨高中聯考. 我和何笙笙, 蔣碧如一般, 把禁校填到第一志願. 這類叛徒, 都會被有關當局找去問話的. 我爸說, 他們問你時, 你就說你們給我直升高中, 我就不去考北一女啦. 我說怎麼好意思說出這種話, 明明是自己的成績不夠嘛. 我爸並沒有叫我多用點功以達到直升標準, 他說直升多省事, 你可以玩兒一個暑假, 一點兒書也不用念! 我想他開我的玩笑, 就不再和他扯下去了. 我的打算是, 搞不好, 校長大人會把這批叛徒叫進校長室審問, 我不就得以進入校長室,去觀光一下了嗎? 從來就想看看校長室內有些什麼陳設. 志願表交上去後, 很快就被導師齊書荊老師叫去. 她才三言兩語, 我就立刻同意, 把我的志願完全照她的意思改了! 當然沒提起齊老師自已的女兒, 上的是北一女. 至於想看校長室內的願望, 直到上了高中以後, 不知那一年為什麼, 好像達成了!
這事和楊蒙中老師有何關聯呢? 是這樣的. 志願改過後不久, 我從操場, 預備由中間的門, 進入教室大樓. 大樓和操場之間有幾級水泥台階. 老遠看見楊老師坐在台階上. 我走近時, 他示意我在他旁邊坐下, 我停住問他,是否要和我談考高中填志願的問題. 他點點頭. 我說我已經改了, 現在第一志願已是本校, 您還要和我談話嗎? 他搖搖頭. 我便從他旁邊兒上了台階,進入教室大樓去了.
我的志願就是繼續上北二女, 無條件. 但校方似乎聽見了我爸和我的對話, 他們把直升名額增加了許多, 我居然擠進了行列! 我的確玩了一個暑假, 沒有念過一個字的書. 每想起北二女的往事, 我就好像又回到了年輕的時代, 感到十分快樂和幸運, 覺得那六年的日子過得豐富.
梁嘉陵
後記
先要謝謝冰瑩的指正: 北二女中不祗一位美術老師, 至少還有另一位宋邦泉先生.
其次要謝謝笙笙同學. 我們已經原諒她曾是叛徒, 她雖去了禁校, 並未忘記北二女. 就是她喚醒了我們一連串對楊蒙中老師的記憶. 請看下面我們初三禮班如何在Email上回憶:
何笙笙
還記得我們的美術老師上課時經常論古談今。想不起他的名字了。有一天說到(中國)大陸的落後,他說至少需要一百或兩百年,他們才可能趕上我們 (台灣?)。有一次的作業是讓我們設計(畫)一塊布料,我覺得很有趣。有同學記得這些事嗎?
任肖玲
大家好! 我記得美術老師是楊蒙中老師, 但記不得他說過此事了.
楊梅玉
哈!我現在都記起來了,謝謝穗英和笙笙的回憶分享,人的記憶真的很amazing. 那位美術老師是不是也是唯一的老師願意和同學分享他所目睹的「窗外」師生戀的過程?(記得「窗外」那時在北二女是禁書嗎?)依稀記得他的名字好像是楊蒙中?我記得布料的設計,還有教我們用一小塊,一小塊的不同圖案完成一副畫。我在最近參與Bowers Museum 的學習中,知道這種畫風(派別)是有一亇名字的,可惜上課不專心,沒記下它的名字,只顧玩著「撕紙」遊戲,來代替當時藝術家們用打破的馬賽克來設計建築物(教堂)。敏媯,妳是專家,幫這個不用功的壞學生補一下課吧!謝謝!
郎冰瑩
楊蒙中老師雖然每學期祇要我們繳一張畫,每次上課也是天馬行空地隨意聊,但 somehow 我覺得受益良多。一些基本概念多少學了些,像設計布料的圖案必須是能連續的圖案。
畢業多年後回校參加同學聚餐有多次與他共餐機會,第一次碰到他,我說你教了我六年美術,他說不對,高三已無美術課了。後來得知中山女中的名字是他建議的(他頗得意的)。原來我們不是都對第二頗有微詞嗎,後來有機會改名,最有可能的是"劍湖女中",劍湖女俠是清末列士秋瑾的別號,是楊老師說學校在中山區,何不以區名命名。
我不記得楊老師曾說中國大陸落後我們一、兩百年,倒是依稀記得是梁炳老師說若兩岸和解,初期會是大陸人蜂擁來台。談往事好有趣,可有人記得我們的公民老師?
何笙笙
由嘉陵的短文勾起了一些回憶。當年把禁校填第一志願是多大的冒險。被導師齊書荊老師及楊蒙中老師叫去,我推說是爸媽的意思。爸被請到學校來談話,好像是和齊老師談。爸居然也像嘉陵父親一樣說如果讓我直升高中 我就不必去考聯考啦。但是學校的規定,插班生沒資格直升,不能破例。為了能節省每天兩小時車程,我去了禁校。
想起另一事。公民老師教我們許多國家及世界大事。有一次不知談到聯合國投什麼票,他慷慨激昂的說了一句話,又寫在黑板上。是我第一次聽到學到這話,"兩害相較取其輕"。從此每次聽或看到,都讓我想到老師。
看同學們述說往事,如嘉陵所說,好像又回到了年輕的時代, 真感到十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