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2009/8/25 下午 01:17:06
1. 我們所負責的專案主題為:遷村計畫
2. 我們要做的事為: 資訊蒐集、訪談專家、寫出WBS
3. 我們一共要針對這個主題列出3個子專案
最後列出 Roger 於當天的重點事項
目的為 製作工作分解結構,若我們沒有規則,做出來的WBS會很亂,所以幾個重要原則跟大家Review:
1.WBS是以可交付成果為導向(Deliverable-oriented),不是活動,可交付成果是名詞,是產出
2.分解後的第一層是專案的生命週期(展開的階段,有順序性的),這個很重要,因為WBS有很有多展法
3. 我們要依生命週期就是時間順序的方式來展開,我們不用結構
4. 我們一律展到第4層
5. 我們需要製作出有效WBS
有效WBS的定義:
PMP團體可以施力的不在前線的救災, 而是在日後我們如何預防災難的發生,不止是重建專案而已,而是在每個專案, 我們應置入預防的概念,如:綠環保的概念,如住宅重建,我們要如何預防重建後的住宅下次碰到類似的災難不再有相同的悲劇發生呢?,為此, 我把所有主題 "88水災重建專案" 改為名 "88災難重建及預防" 來提醒大家,故在每個專案, 我們應置入預防的概念
所謂有效是實際套用在專案上:
1. 是要讓後來應用的專案經理可以看得懂, 故要有工作細目的解說 (WBS Dictionary)
2. 要經實際運作的人逐步完善過
故在資訊蒐集要花功夫及實際的專家談訪,也可以在第一週產出後, 我們再請專家來逐步完善,我們由小組自己訪談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