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目前有3座NMR,分別為500MHZ、600MHZ、850MHZ(全台最高磁場),NMR主要是利用強電流透過超導體產生強磁場(約降溫至4K,850MHZ需再減壓降溫至2.7K),使帶測物在強磁場下產生賽曼效應(Zeeman effect),造成能階分裂,藉由測量能差可求得化學位移(chemical shift)及自旋-自旋間耦合(spin-spin coupling) ,再經過傅立葉轉換可變成我們看得懂、可分析的圖
冷卻液倒入口
因超導體需降溫至4K左右的溫度,因此上方個別有2個分別用來倒入液態氦及液態氮的口
樣品管
將想進行核磁共振分析的蛋白裝入的玻璃管
共振調整管
利用此金屬管上的電阻、電容調整共振頻率
待測物插入口
將樣品管及共振調整管組裝好後由下方插入,進行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