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黃翠芳(客語創作歌手)
身兼廣播主持人與歌手兩種角色,不論哪個角色都很襯職又極具吸引力。
主持時溫暖話語柔美磁性;演唱時親和美聲穿透人心。
是個讓聽眾享受、心靈豐收的絕佳歌手!
經 歷
客家創作歌手,目前已發行「新介事情會發生」、「牽等你介手」兩張個人客語歌曲創作專輯。
IC之音,竹科廣播節目製作主持。
(參考網址:http://www.ic975.com/Main/Presenter.ic?id=36)
(請在頁面右上方【搜尋】輸入關鍵字[黃翠芳]或點選上方【主持人】)
獲 獎 記 錄
2003 新竹縣客家新曲獎作曲人獎第三名
2004 入圍第一屆全國客家流行歌曲創作比賽
2006 入圍第十七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流行歌曲專輯、以及最佳客語演唱人獎
2007 榮獲第四十二屆廣播金鐘獎最佳單元節目獎
2008 獲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的佳作;教育部終身學習節目刊播獎
2009 入圍第四十四屆廣播金鐘獎最佳單元節目獎
2010 第一屆「桐花之星」流行音樂創作大賽第二名
2012 獲第四十七屆廣播金鐘獎最佳單元節目獎
2013 入圍第二十四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流行歌曲專輯、以及最佳客語演唱人獎
2014 獲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佳作
重 要 演 出 經 歷
* 2004/4/23~24 應新加坡遠東廣播公司之邀,擔任募款演唱會中之海外嘉賓
* 2004/5/16 台灣客家油桐花季閉幕音樂會中演唱
* 2004/7/30 台灣控制閥公司夏日音樂會演唱
* 2004/11/24 台灣控制閥公司感恩節音樂會演唱
* 2005/01/07 立錡科技卡拉OK歌唱大賽評審
* 2005/02/13、27 「香榭富裔」藝術季系列活動主持人及演唱客語歌曲
* 2005/03/05「香榭富裔」藝術季系列活動擔任陳介涵鋼琴獨奏會主持人
* 2005/04/30 新竹之春音樂節閉幕音樂會演唱客家歌曲
* 2007/08/28 擔任凌陽科技歌唱大賽評審
* 2007/09~10 擔任元太、聯發科等科技公司歌唱大賽評審
* 2007/11/13 【華亞科】企業音樂會主持人
* 2008/4/12 中彰投桐花祭演唱
* 2009/09/20 受歐開合唱團之邀,於台北仁愛堂六十週年堂慶主日聚會 ,一同演出
* 2010/04/17 客家桐花季開幕音樂會獻唱
* 2010/12/22 工研院聖誕音樂會
* 2011/03/05~迄今 客家電視台「鬧熱打擂台」歌唱比賽節目流行組評審
* 2011/07/01 工研院院慶音樂會
* 2011/10/29 客家電視台於花蓮舉辨「Hot Hak 音樂會」演唱歌手
* 2012/03/11 第三屆桐花之星歌曲創作決賽暨頒獎典禮演唱嘉賓
* 2012/04/28 竹東軟橋社區桐花季演唱
* 2012/07/22 “牽等你介手“竹北新歌發表會
* 2012/08/03 “牽等你介手“台北新歌發表會
* 2012/09~11 客家音樂新竹校園巡迴演出
* 2013/02/24台灣燈會基督教燈區開幕演出
* 2013/03/01台灣燈會新竹客家聚落演出
* 2013/04/18 受客家電視台之邀,錄製個人電視音樂專輯(2014/02/06播出)
* 2013/05/05 峨眉天主堂客家桐花音樂會
* 2013/07/03 三立電視台I music節目
* 2013/07/20 新竹縣新瓦屋草地音樂會演出
* 2013/09/19~21 受邀於2013全球客家福音大會演唱(馬來西亞,古晉)
*2013/10/05 主持第一屆新竹縣市聯合祈禱早餐會,並於會中演唱為大會所寫的主題曲“健康新竹,榮耀之城“
*2014/04/20 新竹縣市復活節聯合聚會,與石磊金曲媽媽們合唱“健康新竹,榮耀之城“
*2014/08/30 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決賽,榮獲佳作
*2014/09/24受客家電視台「暗夜風華」節目專訪
*2014/09/27 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得獎者,於台北「信義香堤廣場」演出
*2014/10/03 2014 台北客音樂(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音樂戲劇中心)
*2014/10/11 主持第二屆新竹縣市國家祈禱早餐會
講題:「族群音樂的價值與善用(二)」
1.何謂族群?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族群是指人類歷史以來區分我族及“他者”的分類方式之一。族群含義在20世紀後有轉變,從原來以少數民族或少數族裔的意思,到後來以文化特徵區分,而最新的看法則認為民族是社會過程後的產生的結果。因此,民族可能因歷史及時空環境,基於歷史、文化、語言、地域、宗教、血緣祖先認同、行為、生物/外貌特徵而形成“一群”與其它有所區別的群體。這些區別我者和他者的民族性特質可能包括“客觀”及“主觀”。
2. 我所知道的族群音樂
如:在本國籍飛機上聽到的民謠等,讓人立刻產生共鳴,有族群認同感…
3. 印象中的客家音樂
老山歌、山歌子、平板、採茶戲…
4. 略述台灣的客家音樂發展
就音樂形式來說,起初山歌主要是客家人在丘陵上工作的時候,相互唱和以傳達感情的,所以沒有樂器伴奏,旋律、節奏也相當自由。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客家人的工作環境漸漸從丘陵上轉到了城鎮中,環境轉變對客家音樂產生了明顯的作用︰山歌開始有了樂器伴奏,節奏型也愈趨固定,於是出現山歌子、平板這些由山歌發展出來的新音樂了。
只是,時代在進步,社會改變,年輕世代的客家音樂人面臨著變化多端的現代社會,他們甚至有些人從小就居住於大城市裡,而不是傳統的大夥房,所以無論是山歌或者是改良後的山歌子、平板都已不足以反映他們身處的周遭環境,新的客家音樂創作已然呼之欲出。
近年來大力推廣的母語復興運動,促使各式母語音樂大賽蓬勃林立,也引發更多年輕人投身客語流行音樂的創作,結合搖滾、饒舌、爵士、世界音樂等各式樂風,甚至影響了非客家音樂人,將客家元素加入流行音樂中,客家音樂益發呈現前所未見的繽紛局面,更加受人注目。
5.如何讓【客家福音】與【客家音樂】做很好的連結? 如何讓客家福音音樂成為主流文化,扎根於年輕人的生活中?
6. 分享個人客家歌曲的寫作
黃翠芳~溫柔美聲、婉轉清亮、令人動容、餘音繞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