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心」生活,情緒舒緩好妙招!
專輔教師 吳雅純
近期,隨著疫情的升溫與蔓延,校園中也陸續有學生確診、學校暫停實體課程等情形,而在停課復課來來回回中,原本日常的計畫總是在變動,面對這樣不穩定的疫情生活下,我們會透過改變生活習慣、追蹤最新的資訊來了解疫情發展狀況以自我保護,但有時候這些看似有意識地防疫行為與生活習慣,其實也反映了我們內在對所處的環境多了一分不確定性與不安心感,甚至,進一步更反映自己內在的警覺、焦慮與壓力的提升。如何在不穩定的疫情風暴中,將自己與家人的情緒好好的穩住,是我們在面對疫情時代的重要課題。
當我們若是長期處於心理過度壓抑情緒的情況下,又沒有適切的紓解管道時,心理壓力很容易就會轉化成許多的生理不適,所以,身體與心理的狀況其實有些時候也是相輔相成的。
以下提供一些舒緩情緒的好妙招,讓大家都可以一起來關照我們的情緒:
1.正常化自己的情緒:疫情生活中,會有擔心、不安、緊張的情緒,其實是一種自然反應,並保持穩定的作息即可。
2.適度的運動:居家防疫期間,容易久坐不動,若是可以適當運動、伸展筋骨,例如:伸展操、瑜珈…等,就可以提供穩定身體的激素,保持好心情。
3.有品質睡眠:讓身體適度的休息是紓解壓力的好方法,更能徹底讓壓力釋放,所以,也可以試著在睡前提醒自己不滑手機、調整光線的暗度。
4.放空或冥想:疫情期間,每天的變化快速,不妨每天給自己10到20分鐘,好好地坐下來,藉由柔和音樂或腹式呼吸與自己好好相處一下。
5.做喜歡的事:疫情期間,有這許多的不確定感,做喜歡的事(烹飪、手作、繪畫、書寫…)可以增加自己的我能感與控制感,會讓自己的內在狀態感到有安全感,情緒狀態也會比較平緩。
6.音樂清單:擁有自己的音樂清單,可以讓自己在各種狀態時(工作時、心情不好時、睡前),藉由音樂的陪伴,有效紓解壓力,也可以幫助提升大腦作用喔!
7.整理環境:透過現實生活中的整理舊物,就好似在整理自己內在一樣,當空間清爽了,我們的心情也會跟著開闊起來!
8.與人連結:當情緒來臨時,有人可以傾聽,不僅幫助我們抒發、整理情緒,也讓我們感受到陪伴、包容,而居家防疫期間,也可以利用社群或通訊軟體與信任的親友保持聯繫、分享心情、彼此支持。
9.正向鼓勵:肯定自己在這段時間的努力,給予自己正向鼓勵話語,例如:「也許有點辛苦,但我可以應付它,我做得到!」,並提醒自己不要忽略在我們身邊的美好事物。
日常生活中,好好地關照與舒緩我們自己的情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當「心」安定下來了,也才有能量與動力去面對挑戰。鼓勵大家在面對如此不確定的疫情風暴中,可以找時間嘗試多練習,讓我們一起攜手走過這段不容易的時期!
➤參考資料:心快活心理健康學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