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的根基,始於最穩定的支持。木磚,不只是墊高,更是串連我們練習的橋樑。它讓我們在安全的範圍內,找到身體的延伸與空間,感受力量的傳遞。」
初學者
以三角式為例,許多新生會為了讓手碰到地面,而犧牲骨盆與脊柱的正確位置。這樣的練習雖然「摸到地了」,卻壓縮了胸腔、阻礙呼吸,也失去了體式應有的延展與開展。此時,輔具是讓排列正確、呼吸流暢的支撐。
資深練習者
即使在正確排列下,手已能自然觸地,輔具依然扮演關鍵角色。透過調整支撐高度或位置,我們可以將注意力從「完成動作」轉化為「觀照感受」——去感受重量的流動、呼吸的深度、內在空間的開展。這是從身體技巧邁向內在覺察的必經過程。
艾揚格瑜珈的練習當中強調:「輔具帶穩定與覺察,不會模糊身體的覺知。」木磚帶來穩定的結構、清楚的力量傳導、明確的覺知回饋,是支持練習品質的根基。不只是輔具,更是一種實踐專注與細節的方式。
泡沫磚雖然輕便,但太軟、不夠穩,容易壓縮變形,無法支撐身體精細地進入體位法,也無法提供「穩定—延展—整合」的訓練回饋。
這三張圖,帶你看見木磚的必要性:
圖一:Tadasana 站立山式:
在 Tadasana 中雙手持木磚站立,是感知手臂延伸與肩膀穩定最直接的方式。
❗泡沫磚太輕,無法提供重量感與向下延伸的力量,而木磚能協助穩定整條手臂、建立手與地面的連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二:Utthita Hasta Pādāsāna 延展雙手開腿式
雙手持磚展臂,感受肩胛骨向外擴展、手肘延伸、手指延伸,重量帶出張力與覺知。
❗若使用泡沫磚,這個動作會失去作用力,難以創造清楚的骨骼排列與擴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三:前彎(使用支撐)
手臂完全支撐在兩塊木磚上,穩定不滑動,讓頭部真正釋放下垂,帶來安靜與沉靜。
❗若使用泡沫磚,壓力會讓磚塌陷、搖晃,反而讓身體緊張、心無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