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聯合國第42屆大會中,「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發布了「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強調人類永續發展的概念,並將「永續發展」一詞定義為:「能夠滿足當代的需要,且不致危害到未來世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過程」。「二十一世紀議程」呼籲各國制訂並實施永續發展策略,同時加強國際合作以共謀全球人類之福祉。
台灣因地狹人稠,自然資源不豐,天然災害頻繁,國際政治地位特殊,對追求永續發展而言,比其他國家更具迫切性。2003年為永續發展行動元年,期能帶動國人永續發展的理念與行動,使台灣永保生機。
環境教育為學校教育重要一環,唯有優質的教學情境,方能培養出有內涵的環保人。環境教育的推動更為教育改革首要工作,更是上級大力推展的重要政策。近年來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環境教育」亦被納入六大重要議題之一;環境教育是具備跨科技整合之知識體系,擁有整體性與豐富性的內涵,就學生情意學習而言,藉由對人文、社會、大自然環境的關懷,進而塑造雍容大器、高尚情操之國民。
因此在有限經費下營造「生態環境」、學校環境綠美化規劃、落實節能減廢、積極參與綠色學校策略聯盟活動、環境教育結合學校本位課程,將學校願景與課程規劃結合進而落實於學生學習生活中,將是學校教育努力的目標。依據上級環境教育政策,配合本校目前實際需求和學校發展願景,訂定本校中長程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實施計劃(107年至111年)期能爭取經費,繼續辦理整建校舍、美化校園、充實設備,推展教育活動,營造優質學習環境,以培養具有宏觀之現代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