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包放什麼?
防災包放什麼?
緊急避難包的物資配置建議
緊急糧食飲用水(水、餅乾、防災食品)
急救用品、醫藥(每日服用藥及常備藥)、清潔品、生理用品
禦寒保暖衣物(外套、毛巾、手套、雨衣、暖暖包)
貴重物品(身分證、健保卡及存摺影本,其他合法證明重要證件影本)
少許現金(可能會使用到公共電話或自動販賣機)
鞋子(以防路上碎石、玻璃刺傷)
哨子、可攜式收音機、手電筒、電池、打火機、瑞士刀、行動店源、充電器材等
下載消防防災E點通APP!!
視個別需求而配置的物資:
嬰幼兒:
另外準備奶瓶、奶粉、真空包裝或罐頭副食品等
尿布、尿褲;嬰兒背帶
奶嘴或小玩具
高齡長者:
營養果凍、銀髮友善食品
拋棄式內衣褲、紙尿布
手杖、假牙、助聽器及老花眼等
寵物:
寵物糧食 ■常備藥物
保暖毯 ■外出籠、寵物牽繩
並放置於易取得的地方
(如大門口、玄關鞋櫃等)
最重要的是:
逃難時要記得帶上喔!
防災小測驗
常見急救方法
如何止血?
先用乾淨的水洗淨傷口
使用乾淨的水洗淨髒汙的傷口,並搭配紗布輕輕拭去髒汙,千萬不能用海水、飲料、酒精清洗傷口。
若是血流不止或很嚴重的傷口,先用紗布或乾淨毛巾對傷口直接加壓並抬高患肢止血,並儘速送醫治療。
特殊狀況發生時...
若是被鐵釘、玻璃碎片刺到的傷口,千萬不要擅自拔除異物,而是應該趕緊用紗布或乾淨的布覆蓋並固定在傷口四周,保持異物的穩固,要是擅自拔除異物,恐怕會造成大出血。
異物卡住時
呼吸有呼吸道、呼吸動力與氧氣三要素,當吃東西不慎噎住時屬於呼吸道受到阻塞,應立即暢通呼吸道,排除呼吸道阻塞的問題,確保呼吸三要素正常,讓病人維持正常呼吸。
1.清除呼吸道異物(適用年齡1歲以上)
適用於1歲以上清醒病人,主要用在當病人出現「異物哽塞、被食物或異物噎住、臉部發紺(發紫)、無法正常說話或僅能用點頭方式表達時」的狀況時。
(1)輕度異物哽塞:病人可能會有兩手掐住脖子、不斷咳嗽的徵候。
A.即詢問病人或家屬:「病人噎到了嗎?」。
B.鼓勵病人咳嗽,絕不要去干擾病人自發性的咳嗽和出力的呼吸。
(2)重度異物哽塞(病人清醒):
病人咳嗽聲音逐漸微弱或沒有咳嗽、呼吸更加困難或不能呼吸、吸氣時有高頻率的雜音、發紺(發紫)、不能說話或全身軟弱,可能會有兩手掐住脖子的徵候。
A.立即詢問病人或家屬:「病人噎到了嗎?」。
B.若病人點頭表示或無法發出聲音時,應立即在病人後面,雙腳成弓箭步、前腳膝蓋置於病人胯下、上半身靠近或貼緊病人背部以穩住病人。
C.一手握拳(大拇指與食指形成之拳眼面向肚子)放於上腹部正中線,位置於肚臍上緣,另一手抱住放好之拳頭,若無法實施腹部推擠時,應考慮胸部按壓,例如懷孕後期或肥胖者。
D.雙手用力向病人的後上方快速瞬間重複推擠,且隨時留意是否有異物吐出,直到病人意識喪失或異物被排除為止。
(3)若異物無法排除且病人意識喪失而癱在施救者身上時:
A.弓箭步之前腳應往後退,小心迅速的讓病人仰躺於地上。
a.病人意識喪失
b.弓箭步前腳往後退
c.將病人放下
d.小心將病人頭部放下
B.打開病人的呼吸道,同時間若發現病人嘴內有可見的固體異物時,應先將病人頭部側向一邊,實施手指清除。
C.若已清除或無可見的固體異物時,給予吹氣1次。
a.打開呼吸道
b.將病人頭部側向一邊
a.清除異物
b.給予吹氣
c.若氣吹不進去或胸部沒有升起時,重新打開呼吸道,再吹氣1次。
d.若氣仍吹不進去或胸部沒有升起時,應立即給予胸部按壓30 次(約每秒2次),同時要目視是否有異物吐出或阻塞解除的現象。
e.重複上述b至d步驟,直到阻塞解除或已執行約2分鐘後立即送醫。
f.操作當中發現異物被吐出或阻塞解除的現象時,除非目視病人已顯現出正常的呼吸外,應繼續實施胸部按壓30次及給予2次吹氣的循環直到病人恢復或救護人員抵達接手急救。
CPR實施方式
民眾版CPR口訣:「叫、叫、壓、電」
叫(檢查意識與呼吸)
輕拍患者肩膀並大聲呼叫,確認患者是否有反應。
觀察患者胸部是否有正常起伏,並聽取呼吸的聲音,判斷有無正常呼吸。
叫(求救)
若患者無意識且無正常呼吸,立即大聲呼救,請周遭的人撥打119(或112),並尋找最近的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
若現場只有自己一人,應先進行約兩分鐘的CPR,再撥打求救電話。
壓(胸外按壓)
確認現場環境安全後,執行胸外按壓。
按壓位置:: 在患者胸部兩乳頭連線的中央點。
按壓姿勢:: 雙臂伸直,雙手掌根重疊,十指交扣翹起。
按壓方法:: 每分鐘約100至120次,深度至少5公分,並確保胸部有完全回彈。
注意事項:: 「用力壓、快快壓、胸回彈、莫中斷」,盡量減少中斷按壓的時間。
電(使用AED)
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是專業救護人員的工具,一般民眾在專業人員到場後,將依照AED的語音指示進行操作。
AED的電擊能幫助心臟恢復正常節律,成功率隨時間縮短而下降,因此快速使用非常重要。
急救/防災資源
1.提供兩種首頁風格
提供【消防署資訊版】及【個人化資訊版】兩種首頁風格,並可由使用者自行決定主題、桌布及小工具。
2.平台支援
可同時支援Android及iOS兩大主要平台,依據個人需求即時推播設定,滿足使用者需求。
3.資訊整合
整合消防署其他APP及重要資訊,減少民眾須跨多個網頁查資料,提升資料查看效率及便民服務。
4.119報案
增加119報案途徑,強化受理民眾報案即時定位,縮短受理時間(尤其郊區及山難),提升派遣效率,並可由報案民眾提供現場照片及影像,使119指揮中心人員隨時掌握現場狀況。另提供簡訊報案功能,增加聽語障人士報案管道,保障弱勢族群之權益。
5.電動車搶救對策
提供油電車起火時因應對策,區分為一般車主及消防人員之參考資料。
6.離線地圖
在災時有需要離開住家避難時,可快速查詢附近的避難收容處所,並可規劃避開災害前往的安全路徑,APP更可使用AR導航功能。民眾可以時常開啟防災地圖熟悉附近避難收容處所、急救責任醫院等地點位置,並提醒民眾,圖層資訊會不定期更新,請於使用前重新下載更新圖層,以確保使用的為最新版本圖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