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交通安全

南大西大路口左轉標線號誌會勘

你是否常遇到相同問題?直行走一走突然變轉彎道,直走怕被罰,切換車道又擔心與後車擦撞。

最近收到民眾向我陳情,他在南大路(往明湖路方向)跟西大路口被檢舉開罰,理由是「直行車占用轉彎專用道」。他認為是道路設計有問題,沒有提早預告,讓大部分的人都違規。

其實早在去年第三次定期會我就針對相同的問題質詢過交通處長和警察局長,引起廣大的迴響(詳見:https://youtu.be/aGGE1XcWicA)就連處長和局長對於「轉彎專用道」的定義都不是很清楚,更不用說是一般的駕駛人。

這次收到陳情我也趕緊安排會勘,希望能及早改善問題,讓交通更順暢、安全,也避免更多無辜的民眾受罰。

以下跟大家分享今天的會勘結論:

1. 南大路(往明湖路方向)左轉西大路的左轉道標線會往後延伸,提早告知駕駛人內側有左轉道,避免被迫臨時切換車道。

2. 南大路(往明湖路方向)交通號誌於尖峰時段將改成綠燈遲閉,以利車輛左轉西大路接寶山路,舒緩上班塞車狀況。

3. 西大路(往市區方向)交通號誌將配合新設的左轉專用道改成綠燈遲閉,方便車輛左轉至南大路。

4. 西大路與南大路交叉路口,未來會配合西大路地下道改善工程作整體規劃和調整,並搭配轉彎專用號誌。

5. 有關道路標線僅有轉彎指向線且無轉彎專用號誌時,是否非屬轉彎專用道,無直行佔用之問題,請警察局與交通處商討後,給予交通隊及各派出所明確指示,避免警察同仁未依規裁罰徒增民眾困擾。



2021/09/16 臉書貼文:https://reurl.cc/Okpqdr

武陵路橋下機車停車場重鋪

武陵路橋下機車停車場,本週三已經重鋪完畢,重新開放囉!


日前有民眾跟我反映原來的停車場水泥地殘破不堪,到處都是坑洞,今年 3 月我在議會建請市府應重新翻修。近期交通處已改善完畢,比原訂的時間早一個月。


今天特地去看了一下完工的狀況,發現標線反光用的碎玻璃沒有清理好,請大家行經時注意一下,避免滑倒。我已經告知交通處委請廠商處理。


另外,因為法規有要求,該停車場設有身心障礙機車停車格,不過我看有一般的機車停在上面,可能是晚上看不到地上的輪椅標誌,我也請交通處一併改善,改漆上不同的底色,避免民眾誤停違規被檢舉。



2021/09/03 臉書貼文:https://reurl.cc/ARK8Gd

新竹西門郵局周圍機車停車空間會勘

新竹西門郵局周圍機車停車空間即將獲得改善


北大路接近中山路交叉口周邊沒有足夠的機車停車空間,附近又有西門郵局、台新銀行和耳鼻喉科診所等場所,民眾往往只能夠違停在紅線內,又常被檢舉開罰。這樣的情況已經維持了十幾年,都沒辦法獲得具體改善。


為了找尋解方,我向新竹市地政處、都發處、工務處確認附近土地的所有權、使用分區及地目,並和交通處討論可能規劃停車空間的區域,除了四維路兩側之外,最有可能的就是郵局前方的空間,不過得同時顧及到行人通行的需求。


昨天我和邱顯智立委辦公室共同發起會勘,邀集中華郵政、新竹市政府各局處及當地里長到場商討合適的作法。


在現場可以看到周圍汽、機車違停亂象,同時郵務車上、下貨也被迫違規臨停在紅線上,恐影響交通安全,急須改善。


經過將近一小時的熱烈討論,感謝各局處提出專業意見和具體建議,也很謝謝中華郵政願意配合相關改善措施,最終做成以下兩點結論:

  1. 中華郵政為促進新竹西門郵局週邊之行人友善通行,同意在今年底前於郵局騎樓前後兩端設置人行坡道。

  2. 為改善新竹西門郵局週邊的停車亂象,交通處將統籌設計該區域的停車規劃,待郵局人行坡道設置完成後,於前方道路用地劃設機車停車空間,並設置卸貨停車格,避免郵務車及其他車輛上下貨影響交通。屆時會邀請中華郵政共同參與討論。


這個令附近居民痛苦了超過十年的問題即將露出署光,我和邱委員會繼續關注相關進度,確保如期完成改善,敬請期待!



2021/08/19 臉書貼文:https://reurl.cc/xEO0z5

北大x中正 & 北大x西大 路口 取消強制機車兩段式左轉

第 15 次臨時會提案

取消強制機車兩段式左轉 北大x中正 & 北大x西大 路口


新竹市北大路、中正路、西大路皆為單向兩線道之道路,且內側車道皆無禁行機車,並無強制機車兩段式左轉之必要。


北大x中正 & 北大x西大兩處路口雖無左轉專用道,但機車停等區已擴大至內外側車道,所以機車理論上是可以跟汽車一起直接左轉。


因此,在本次臨時會上,我提案建議市府拆除兩個路口的「機車強制待轉」牌面。同時,考量機車行駛速度及駕駛人習慣不一,建議保留既有待轉格,未來機慢車騎士可以自行選擇要直接左轉或待轉。


很感謝議會同仁的支持,讓提案無異議通過。未來將會由交通處安排會勘,研議相關的配套措施。


2021/04/13 臉書貼文:https://reurl.cc/0x2OV6

中央大同路口改善會勘

如果有常到市區的朋友,就知道中央路和大同路交叉口有多危險,因為主次幹道分辨不清,所以往往就是看誰比較兇就可以先過。另外,店家卸貨臨停甚至違停在轉角處的問題也常造成交通打結,駕駛視線不佳,事故頻傳。


今天會勘後,交通處會將路口的標線重新設計,讓中央路成為主要幹道,大同路上的標誌則將從「慢」改成「停」,同時劃設「讓」的標線。另外,轉彎處的紅線會往路中間劃,路側到紅線中間會利用槽化線的方式降低民眾違停的機率,同時一併要求警方加強取締。


感謝劉崇顯議員發起會勘,也謝謝郭里長告知,讓我有機會一同參與討論如何改善路口、降低事故率,造福所有新竹市民。



2021/03/10 臉書貼文:https://reurl.cc/em6807

鐵道路二段 292 巷路口改善會勘

會勘當下,就有駕駛人把車輛大喇喇地停在路口,絲毫沒注意到有警察在旁,行徑真的相當誇張!

當下直接請他開走,停到不會影響交通的地方。


上週向金雅里韓里長拜年,他向我反應此路口最近一年事故頻傳,因為常常有人的把車停在路口,阻擋巷弄出來的駕駛視線,希望能夠盡快改善。本週三我立即邀集警察局、交通處和韓里長到場會勘,共同商討解方,提升道路安全。


當天達成下列幾點初步共識,期盼可以藉此降低該路口的事故率,給當地里民一個平安出門、快樂回家的路。

1. 鐵道路二段(往樹林頭方向)停止線往前移,縮小路口以降低車輛衝突機會。


2. 鐵道路二段(往樹林頭方向)道路邊線移至水溝外側,並劃設往鐵道路二段 292 巷之槽化區,防止汽車停在路口,阻擋駕駛人視線。


3. 劃設鐵道路二段 292 巷左轉鐵道路二段之轉彎導引線,確保轉彎車輛之動線,以利鐵道路二段的直行車輛能夠注意到。


4. 評估如鐵道路二段 292 巷的車輛因金雅重劃區住戶進住而增加,應延長交通號誌行車管制時間。



2021/02/05 臉書貼文:https://reurl.cc/ZjrQnV

南大路偏心式左轉車道

2020年6月定期會質詢交通處時,我指出新竹市的道路設計很有問題,常常直走開一開就突然變左右轉專用道,不但意圖使人違規,也容易因駕駛人突然變換車道造成交通事故。

當時我要求市府應全面檢討改善,提升道路安全。其中提到的「南大路 & 公竹路」、「南大路 & 南大路218巷」,近期配合工務處的路平計畫,劃設偏心式左轉車道囉!

如果還不太清楚的朋友,所謂的偏心式左轉車道就是在接近路口時,額外多出來的左轉車道,不但可以減少左轉車輛在等待左轉時,擋住後方直行車,其「偏心」的設計,也能夠避免「走一走車道就變左轉道」的窘境。


2020/06/11 臉書貼文與討論:https://reurl.cc/5q0KQy

2020/11/24 臉書貼文與討論:https://reurl.cc/A8ma7Q

支道交通工程標誌標線改善

停在黃網格上停等看左右來車,究竟有沒有違規呢?

怎麼樣的交通工程設計才能避免傷亡事故一再發生?


針對支道的交通工程改善,我認為至少有三點是交通處可以來努力的:

  1. 盡可能將支道的停止線或讓線貼近幹道的道路邊緣,讓鴐駛人不用冒著違規的風險在斑馬線上或黃網格上停等。

  2. 淨空路口,透過延長路口紅線或是取消緊鄰路口的停車格,讓鴐駛人不會被停在路口旁的車輛阻擋視線。

  3. 統一支道的標誌標線。現況有些支道有讓線但大部份沒有,有些地上有「停」字但有些卻只有寫「慢」,這樣過多種類的標誌標線只會讓駕駛人無視,應該要逐步來統一,讓駕駛人有所依循。


其實國外都有許多值得參考的範例,像是有關心交通議題的朋友就跟我分享,在澳門支道接近幹道的劃設依序就是等止線=>斑馬線=>讓線,車輛先停等在停止線前讓行人過,再停等在讓線前觀看幹道的來車,既能保障行人安全又能夠讓駕駛人的視線不會被擋到。

很可惜,針對我上述的三點建議,並沒有獲得交通處長的正面回應,處長只說目前新竹市支道的交通工程都符合相關設置規範。針對國外優良的範例,如果設置規範內有制定,交通處才會考慮來施行。

我認為交通安全不應該被妥協,能夠減少事故救人一命是一命,對於保障用路人的安全,交通處是責無旁貸,我會持續來要求交通處務必要針對相關問題提出改善方案。


2020/11/13 臉書貼文與討論:https://reurl.cc/Xkgp6g

光復中學易肇事路口改善

讀過光復中學的朋友或載送學生的家長,一定對校門口的危險路口非常有印象。光是去年就發生 20 起的交通事故,在上周更是帶走了一位令人敬重的長輩的生命。

昨天由警察局交通大隊舉辦的 A1 死亡車禍會勘,時代力量三位議員特別到場關心,並和交通處及道路安全的專家學者,共同討論出幾個改善的方案,希望能藉此降低事故率,避免憾事再次發生。


2020/11/10 臉書貼文與討論:

https://reurl.cc/D67Yz5

延長紅綠燈時段並同步前後路口時向

此次發生死亡車禍的時間因為是非尖峰時段,所以路口的號誌只有閃黃閃紅,但是在視線不佳和路口過大的情況下,讓穿越馬路到對向車道變得非常危險。

因此未來將會延長紅綠燈的時段,除了原本的上放學時段,將增加中午 11:30-13:00 及下午 16:00 之後一直到夜校下課。

為了避免因紅綠燈延長造成光復路塞車,也將會同步前後路口時向,並考量建中路左轉光復路的車輛,做號誌時向的設計。

校門口右側黃線改紅線,避免臨停車輛機車和公車動線

在會勘的過程中,學校教官提及校門口右側公車停靠站前後上放學時常停滿車輛,不但阻擋公車的停靠和駛離,機車也因為要閃避臨停車輛必須切進中車道,而被後方車輛追撞或互相擦撞。

根據目前的交通法規,公車停靠站前後 10 公尺本來就不能臨停,加上會造成行車危險,所以即使會造成家長接送不便,大家還是一致認同應該要改畫成紅線,並請警察加強取締。

設置行人庇護島並研議加裝行人穿越按鈕

雖然在上放學時段有導護或糾察協助學生過馬路,但是考量非尖峰時段還是有人行需求,加上路口偏大穿越不易,所以未來會規劃設置行人庇護島,讓行人可以兩段式穿越。

另外,交通處也會研議是否設置行人穿越按鈕,讓行人在非紅綠燈時段,也可以藉由按鈕開啟原先設計好的號誌,讓行人可以安心過馬路,但也不會因此造成時向不連貫的問題。

規定機車兩段式左轉卻無待轉空間

近期接獲民眾反應,位於竹光路和武陵路上的兩個路口,一個內線禁行機車、一個有機車兩段式左轉牌,但都同樣沒有設置待轉格,不但讓機車族無所適從,也因此釀成幾起交通事故。連假結束後我立即安排與新竹市交通處及當地派出所至現場會勘。在此跟大家分享會勘的結果,希望能夠有所改善,提升交通安全。

不過因為竹光路為 30 米幹道,要廢除內線禁行機車有其難度;武陵路則是有高架橋閘道匯流,要讓機車直接左轉基本上也不太可能,所以我沒有提出取消強制兩段式左轉的要求。


2020/10/07 臉書貼文與討論:https://reurl.cc/j5b9o2

現況問題:

此路口為 T 字型路口,無左轉專用號誌,加上對向為高架橋閘道匯流,機車如直接左轉(進社區)或迴轉(至全聯)恐與對向快車發生擦撞。

因此武陵路往公道五方向雖內線無禁行機車,但設有機車待轉牌。原先有待轉格,不過 196 巷道路重鋪之後卻消失不見,讓機車族不知道於何處待轉。有機車因此直接左轉或迴轉,釀成幾起事故。

初步共識:

1. 將武陵路穿越 196 巷之行人穿越線往後退縮至停等線之前(道路重鋪前的位置)。

2. 於現在行穿線位置劃設機車待轉格,劃設時應盡量靠近內側車道,避免檔到 196 巷 1 弄之行車動線。

現況問題:

竹光路內車道禁行機車,加上樹林頭派出所前劃有黃網格,機車根本無法待轉,所以大部分的民眾都是違規切進內車道左轉至磐石路。

初步共識:

1. 於竹光路上,從一分局前黃網格往和平路方向劃設 2 公尺紅線(現為白線),對齊對向磐石路道路邊線。

2. 如上述作法不可行,則採取替代方案,將原先一分局前黃網格塗銷一部分,並劃機車待轉格。

中正竹光路口改善有成 首月零事故

中正路、武陵路與竹光路交會為一斜交十字多叉路口,過去因為路口範圍過大,標線設計不夠完善,平均一年發生 30 件以上的交通事故。其中武陵路又設有台 68 線快速公路上下匝道,平時路口交通流量大,平面車道和下匝道的左傳車輛常常發生碰撞。加上原先武陵路平面道路(往中正路方向))支道匯入中正路緩衝距離短、無號誌運作管控,行人穿越道又無庇護空間,使得行人過馬路十分不易。

為了改善這樣的狀況,新竹市警察局交通大隊在去年十二月辦了一次會勘,邀請議員、道安委員、交通處等單位一同來會勘。經過大家討論之後,決議辦理該路口多項標線改善,並且進行實體行人庇護島改善工程。

 

其中標線改善就多達十項:

1.中正路(靠空軍醫院側)行人穿越線與停止線前移

2.武陵路平面道路(往中正路方向)支道匯入中正路槽化島增設行人庇護島空間

3.調整路口導引線位置並增設武陵路平面左轉車道導引線

4.武陵路匝道與平面車道停止線前移

5.調整武陵路平面車道內側左轉車道線位置

6.武陵路下匝道劃設左轉與直行分流導引線

7.調整武陵路上匝道車道配置

8.竹光路(往武陵路方向)劃設「禁止左轉」標字

9.中正路(往空軍醫院方向)內側車道擴大機車停等區格位

10.中正路右轉竹光路轉角劃設行人庇護道

 

上述的改善主要是讓路口縮小、減少車流衝突,並增加導引線輔助車輛轉彎,避免擦撞,同時也運用庇護島/道來維護行人安全。我特別詢問交通隊大隊長路口改善的成效,大隊長表示從2020年 1 月到 4 月底,此處發生了 11 起事故,自從 4 月 30 日改善完成後, 5 月一整個月都沒有任何事故發生。很開心見到路口改善能發揮如此顯著的成果,也印證了要降低事故的發生,絕不是只能靠花錢架測速照相機或是設紅綠燈。適當的標線劃設和道路環境的調整,就能讓駕駛人有更清楚的視線和導引,提升警覺性自動分流或減速,減少事故發生的機率。


2020/06/04 臉書貼文與討論:https://reurl.cc/Ld9ag9

推動大新竹智慧交通改善計畫

相信不少新竹人都有塞在光復路、慈雲路(經國大橋)或寶山路的經驗,每逢下雨天更是惡夢,可能進公司或回家都要花上一小時以上。

這次很興奮看到交通處提出「大新竹聯外路廊智慧交通改善與資訊整合計畫」,希望透過車流大數據分析、智慧交控及道路預警系統,希望能即時引導車輛分流,減少塞車情形。

「推動主要幹道交通號誌智慧化,縮短通勤時間」是我參選的政見之一,所以我特別關心這個案子。上週五也約了交通處和委外廠商向黨團進行專案報告,了解計畫更詳細的內容,並提出相關建議,以下跟大家分享。


2020/06/01 臉書貼文與討論:https://reurl.cc/OqxYoA

壅塞瓶頸點及路網動線分析

相信大家會有個疑問,到底實際上要如何知道路上的車有多少?往哪邊去?又如何避開呢?

不同於 Google Map 是用大家的 GPS 資料來偵測車輛多寡,這次的計畫是靠在主要路口架設感測車輛 eTag 的設備,輔以具車輛辨識的動態攝影機以及手機移動訊號,來偵測經過的車輛數量以及動向。

壅塞警告及分流引導

有了上面收集到的數據之後,系統就可以進行相關的分析,並依據各個偵測點到偵測點間實際花費的行車時間,來推估到達目的地的旅行時間。

如果旅行時間過長,就會在幾個重要路口建置的電子看版上顯示路段壅塞,並提供主要路徑和替代路徑的到達時間,讓駕駛人能夠提早做分流的動作,避免造成越來越塞的情況。

智慧交控及偵錯系統

計畫的另一個亮點是,系統升級之後,可以用電腦針對不同事件控制交通號誌,不用像現在一樣,還有通知警察到場手動控制,通常到的時候都已經塞得很嚴重。

舉例來說,如果是下雨天,只要事先設定好秒數,等到真的下雨,只要滑鼠一按就可以延長主要幹道的綠燈,讓車流盡可能被消化。

還有一項功能是號誌系統自動偵錯。現在假設路上有號誌不亮或是有異常燈號,都是要透過民眾反應給 1999、里長或議員,再請局處來處理,往往都過了好久,造成交通混亂。

未來有了新的系統,只要號誌有異常,就會自動傳送警訊給交控中心,局處馬上就可以派人來處理,減少塞車並降低行車安全危險。

西大林森路口改善計畫

從園區經由寶山西大回家的北區朋友,一定很害怕經過西大路和林森路口,不但號誌過於雜亂,容易造成駕駛人混淆,出地下道右轉汽車也常常和直行機車發生擦撞。

據警察局交通隊長所述,這邊是新竹市發生最多交通事故的路口。為了降低事故,交通隊於2020年5月26日早上舉辦會勘,邀請里長、議員、交通處及專家學者一起研議改善方案。


經過大家的討論,有幾個可能的短期方案:

  1. 原有號誌往右移動,讓汽車出地下道後能有清楚指示。

  2. 研議平面側車道和機車道設定獨立時向,避免與出地下道右轉汽車擦撞。

  3. 研議平面側車道限定只能右轉,減少車流衝突。

中長期規劃來說,交通處表示,未來若西大路地下道進行改善工程,將建議工務處將林森路端原有的汽車道和機車道設計成高程一致,並縮短機車分隔島,提早讓汽、機車可以混流,減少到路口才產生衝突。

不過我認為如果西大路地下道要進行大規模改善,最理想的方案應該取消機車分隔島,讓要直行的汽、機車都可以走中線,要右轉林森路的就走右線。「按車向分流而不是按車種分流」,才能根本解決現行的問題。


2020/05/26 臉書貼文與討論:https://reurl.cc/8n1DVb

淺談台灣「銀髮族駕駛關懷方案」

新竹市今早發生一起死亡悲劇,一名 84 歲的老翁倒車時疑似操作不慎加速倒退,當場直接撞上人行道上的行人和路上的機車,最後撞倒一整排停放路旁的機車。過程中一名年約 30 歲機車騎士被壓在車底拖行,送醫急救仍傷重不治。

事件發生後,不斷有人在網路上表示高齡長者多駕駛習慣不佳、反應又慢,容易造成交通安全的顧慮,呼籲政府應該對高齡駕駛者進行管制。


高齡駕駛真的比較危險嗎?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從 104 年至 107 年 5 月交通事故資料,除 106 年外,無論汽車或機車,屬於「造成人員當場或 24 小時內死亡之交通事故」的 A1 類肇事率,都以 75 歲以上高齡駕駛人為最高,甚至達其他部分年齡層之 4 倍左右。[1]

隨著老年人口比例愈來愈高,高齡者因車禍死亡的比率也逐年升高。分析 90 年至 102 年的統計數據發現,A1 事故 65 歲以上老人的比例從 20% 躍升為 28.8%,也就是說,從平均每 5 人就有 1 位老人,變成將近每 3 人就有 1 位老人。在這些事故中,又以側撞、在路口交岔碰撞、衝撞障礙物等狀況最為常見。[2]


台灣現在對銀髮駕駛有什麼管制?

交通部自 102 年起開始研議高齡駕駛人的管理制度,除參考鄰近國家方案外,也在各地舉辦公聽會和說明會,最終於 106 年 7 月 1 日起開始實施「銀髮族駕駛關懷方案」,要求實施後年滿 75 歲的銀髮族每 3 年需換照一次,除「體格檢查」合格外,還需通過「認知功能測驗」或檢附「未患中度以上失智症證明」。[3]

如駕駛人沒有依照規定換照,仍騎車或開車被警察攔檢舉發,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 22 條規定,持逾期駕照駕車,會被罰款 1,800~3,600 元,並禁止駕駛及扣繳駕照。

不過如果是在實施日期前就已經年滿 75 歲的駕駛人,只有在有特定違規或吊扣駕照的情況下,才會被要求 3 個月內強制換照。如不依通知期限申請換照者,通知繳回駕照,未繳回者監理單位逕行公告註銷駕照。


高齡駕駛者管制成效如何?

由於「銀髮族駕駛關懷方案」主要只針對「實施日期後」年滿 75 歲的高齡駕駛才需每 3 年換照一次,實施前已逾 75 歲的銀髮族駕駛人則無須強制篩檢,且根據交通部 108 年 8 月的資料,「銀髮族駕駛關懷方案」實施前已逾 75 歲之汽車駕照人數(295,844人)是實施後才滿 75 歲者(88,623人)之 3.34 倍。[4]

進一步研究相關的交通事故數據,其中 A1 類事故件數、A2 類(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受傷或超過 24 小時死亡)事故件數及肇事件數,卻是該方案實施後才滿 75 歲者之 13 倍、5.26 倍及 5.3 倍,依循計算機車的部分,亦是相同情形。顯示「銀髮族駕駛關懷方案」實施前已逾 75 歲未被納管之汽、機車駕駛人,其交通肇事嚴重度遠高於實施後已滿 75 歲被納管的銀髮族駕駛人。

監察院曾在 108 年 1 月 8 日對行政院提出糾正,認為交通部放任大多數方案實施前已屆滿 75 歲的高齡駕駛,在未經體格檢查及認知機能測驗之情況下,仍可繼續持有駕駛執照並進行駕駛行為,此舉恐危及高齡駕駛人及其他用路人之交通安全。

今年 1 月23日,監察院再度發新聞稿,表示:交通部為公路法令之中央主管機關,對於政策制定與督導所屬落實依法執行,責無旁貸,惟交通部卻以「銀髮族駕駛關懷方案」實施後年滿 75 歲之高齡駕駛人設有 3 年(109 年 7 月)之換照緩衝期,並執著於 10 年後逾 75 歲駕駛人納管率將達 9 成,幾近於全面納管為由,對於「銀髮族駕駛關懷方案」實施前已逾 75 歲駕駛人之駕車行為,已嚴重危及自身及其他用路人之交通安全問題,置而不論,難辭其咎。


有什麼方法可以減少高風險的銀髮族駕駛?

1. 改善大眾運輸系統,滿足高齡者交通移動的基本需求

舉今天事故的例子來說,假設這名老翁是要到竹蓮市場買菜,如果不開車或騎車,他可以搭公車到市場嗎?目前行經竹蓮市場附近的公車有三個路線:72 路 (北新竹後站─陽明清境)、73 路 (北新竹後站─花園新城) 和 83 路 (成德路-清華大學),主要都是鐵道以東為主,且非尖峰時端約 30~50 分鐘才有一班車。

也就是說如果這位老翁是住在鐵道以西的社區,或是可能住在 20 分鐘車程以內的地方,那他就很難會想搭乘公車前往,除非新增路線或是公車班次變得更密集。

在監察委員的調查報告中,也有提到:公路總局雖已鼓勵高齡駕駛多使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但電子票證僅適用於都會區銀髮族,且只有 11 個偏(原)鄉地區試辦「需求反應式運輸服務」,顯然無法滿足高齡社會年長者交通運輸之基本需求。

顯然改善大眾運輸系統,是減少高齡駕駛的當務之急。

2. 改善行人步行環境,加強取締違規停車

根據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在 107 年針對高齡駕駛與安全管理課題所做的研究報告,當中指出高齡失智症患者步行時對於周遭交通狀況較疏於注意,特別是患者於迷路時,大多處於心理不安狀態,導致僅將心思放置於如何找到正確的路,進而忽略周遭有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5]

新竹市在 108 年發生的 A1 事故中,就有兩起是長者未依號誌規定過馬路時,被車輛撞死的案例。顯示如何提升行人的步行環境,對於高齡者要搭乘大眾運輸和步行來取代開車或騎車也是相當重要。

人行道上若停滿車輛,使行人沒有足夠寬敞的步行空間,加上失智症患者較一般人而言,更難掌握騎在人行道上的機車及腳踏車的速度,因此遇到時會格外緊張。

建議應加強執法,定期拖吊人行道上之機車,以及加強管制機車騎上人行道的行為,給予行人一個安全及舒適的步行環境。



參考資料:

[1]

高齡且遲緩駕駛人開車趴趴走 恐危及自身與他人安全 監察院糾正公路總局

https://reurl.cc/62a44b

[2]

銀髮幾歲停止開車?先做好3準備 │Vision 2025

https://reurl.cc/X6Wrrg

[3]

高齡駕駛人駕駛執照管理制度說明

https://reurl.cc/Qd9llM

[4]

「希望悲劇不再發生」 年節假期旅遊活動多 高齡銀髮族駕駛前請多思量 守護交通安全 是您我的責任

https://reurl.cc/V6EZZy

[5]

高齡駕駛與安全管理課題研究-失智症患者之運具使用能力分析

https://www.iot.gov.tw/file.ashx



2020/03/24 臉書貼文與討論:https://reurl.cc/14rKW9

新竹火車站前臨停區科技執法

新竹火車站前的臨時上下客區,常有車輛逾時停靠等人載客的情形,尖峰時間更容易造成中華路嚴重塞車。長期以來,警察局都是以派員站崗勸導的方式疏導車流,但是警力有限,總是花費一名員警駐守,實在不是很有效率。

因應市區違停的問題,我曾於去年五月的定期會上質詢,要求市府試辦以科技執法的方式取締違停。很開心看到警察局於上周臨時會提了「加強科技執法計畫-減少違規停車」一案,議會也順利通過。未來,火車站前將以車牌辨識結合全景攝影的方式,取締臨停等超過三分鐘的車輛。

你可能會疑惑,我該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停超過三分鐘了?不小心超過一點點也會受罰嗎?

警察局表示,會建置 LED 螢幕顯示系統,在車輛逾時之前,事先在螢幕上警告駕駛人。另外,也因為有全景攝影,若車輛是為了接送弱勢或身障者、或實際上有送貨需求,交通隊在判定車輛是否違規時,也會不予舉發。

類似的科技執法裝置,在板橋、桃園、中壢等火車站都有設置,以板橋來說,該系統於 108 年 1 月開始執法,短短半年時間,平均每日違規件數從每日 168.4 件降到 10.62 件,降幅有 93.6%!成效相當顯著。

在這邊也跟大家宣導,火車站前上下客區域,應以「人等車」的概念去運作,意即人到了再請車輛來接送,而非「車等人」,不要讓車輛在站前久候等待旅客抵達,影響到附近的交通。

再次提醒市民朋友務必遵守交通規則,也祝各位行車平安,期待科技執法能讓站前和市區的交通更加順暢。


--------------------

定期會質詢:試辦科技執法,加強取締違停

https://reurl.cc/Njryq5

新北市首創違規停車自動偵測執法系統

https://reurl.cc/GVmKmZ


2020/03/23 臉書貼文與討論:https://reurl.cc/j5b9eL

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錯誤都市及交通規劃的受害者

新竹市昨天發生一起死亡悲劇,一名機車騎士為了繞過違停在外側車道上的小貨車,騎到內外車道中間,被後方的大貨車擦撞到,騎士失去平衡後摔倒,當場被大貨車的後輪輾斃。

我看完事故發生的監視器畫面,感到相當難過,因為誰都有可能成為三位當事人的其中一位。

與其怪罪小貨車違停,機車騎士未注意後方來車,真正該檢討的是道路的設計,或者更正確來說,是整個新竹市的都市計畫和交通政策。


怎麼說呢? 讓我們來思考幾個問題


1. 小貨車送貨,除了違停還有什麼選擇

民生路兩側在都市計畫中被畫作商業區,但是整條路都沒有規劃停車格,當然也更不可能有「貨車卸貨專用區」。

白線內幾乎被機車停滿,不然就是被其他店擺禁止停車;最近的停車格在一百公尺之外,也不一定有位置。

假如小貨車司機只是要送一箱蛋,他有可能會花二十分鐘找停車位,然後推車十五分鐘走一、兩百公尺,只為了送一箱蛋嗎?不可能嘛。

所以即使他知道違停不對,但因為趕著送下一間,送太慢又會被顧客罵、被老闆釘,甚至丟掉工作,綜合考量下,他還是會選擇違停。

100 個人中可能有 99 個人會這樣選擇,因為為了這份工作、為了家庭生計,人們別無選擇。


2. 那一般汽、機車違停總沒話說了吧?警察應該嚴格執法!

有幾次帶著寶寶出門,臨時想在民生路上的店家吃飯,但最後都因為繞了將近半小時找不到車位,最後還是選擇回家,或是到大賣場和百貨公司。

停不到車位就別開車或騎車去」,聽起來很有道理,我確實也這麼做,但當汽、騎車數量遠大於停車位數量,那等於多數人停不到車位。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本來新竹市的都市規劃就容納不了這麼多汽、機車,但是政府卻又因諸多原因無法限制數量。

所以呢,到頭來還是許多人選擇違停,覺得停一下沒關係。警察嚴格執法馬上就有人會氣得跳腳,因為他們認為要罰就應該所有人一起罰。

另外假如警察真的嚴格執法,每個人都變成很守法不違停(包含機車),停不到位置就不消費,民生路上的店家可能會一半做不下去。


3. 不能停遠一點再走過去,或是搭乘大眾運輸嗎

會這樣想的人一定不了解新竹市,新竹市很多馬路是沒有人行道的,就算另外有騎樓也常常被佔用。誰會願意冒著生命危險與車爭道走幾百公尺,寧願騎車或開車到附近再說,久而久之大家都不耐走,也不會想走。

大眾運輸更慘了,除了光復路外,公車班次少得可憐,所以很少人搭。沒人搭,業者當然虧錢,只能減班或是乾脆停駛,造成惡性循環。

到頭來,出門還是只能選擇開車或騎機車,繼續停不到車位然後只好違停。

回到這起死亡悲劇,你還會認為只要警方嚴格取締違停,或是宣導駕駛守法、注意後方來車,就這麼簡單能夠避免了嗎?我想不是的。


所以真正的解方是什麼呢

1. 在都市計畫的商業區周圍,強制要求規劃一定數量的停車空間(尤其是機車的)和卸貨專區。

2. 嚴格審查都市內的各項開發計劃,避免人口過度集中,超出環境可負荷量。

3. 提升人行道的普及率,讓步行變成是舒適且安全的交通方式。

4. 發展大眾運輸系統,減少私人運具的數量,提升道路安全。

每一項都不容易,但也並非做不到,就看執政者的魄力與民眾的心態了。


--------------------

以下是我過去針對「改善人行環境及大眾運輸」 的相關貼文,歡迎大家一同來關注。

2020/2/17

新竹市的公車議題以及輕軌的發展性與可行性

fb.com/2780208792099513


2019/12/24

又有兩路公車停駛!林市長您說好的改善公車路網呢?

fb.com/2657912084329185


2019/11/26

市政總質詢步行城市及騎樓整平議題

fb.com/550035618876311


2019/6/2

監督市長落實改善公車競選政見

fb.com/2262820043838393


2019/5/20

唯有公車運量,才有輕軌希望。

fb.com/2240561986064199


2019/4/24

新竹市區公車慘淡!輕軌卻可成萬靈丹?

fb.com/2198245533629178


2020/03/14 臉書貼文與討論:https://reurl.cc/e8jMbm

舊社大橋交通改善有譜囉

舊社大橋是新竹市民往返竹北的重要幹道之一。不過,根據交通大隊的數據顯示,近幾年舊社大橋與公道五路及湳雅街交叉口的交通事故有上升的趨勢,大多是車輛未依規定讓車,或違規搶快所造成。

同時,舊社大橋底下的路口,是橋下迴轉、停車場出入口與湳雅街交會之處,行車動線相當混雜;橋下的涵洞中,也有一交叉路口,白天時涵洞內比戶外黑暗,車輛進入涵洞中,駕駛一時之間未必能適應,如稍有閃神,很容易發生意外。另外,也有民眾反應公道五路右轉舊社大橋,常有車輛跨越雙黃線違規右轉的狀況,一不小心就會釀成車禍。


有鑒於此,上週我約了里長、交通處、湳雅派出所與警察局交通大隊,在舊社大橋一帶會勘,研議改善附近的交通問題,也達成了幾項初步共識:


一、 舊社大橋橋下涵洞照明設備應改為 24 小時照明。

現有照明設備是與路燈同線路,因此路燈沒亮時涵洞內也沒有辦法照明。我們請工務處與台電研議,設法讓涵洞內的照明供電獨立於橋上路燈,讓涵洞能 24 小時都有照明。



二、 清除涵洞側邊地板有反光防撞桿之基座殘骸。

在涵洞外會勘時,路過的民眾反映涵洞過去曾設有防撞桿,陸續遭用路人撞斷,但基座殘骸仍固定在地上,民眾步行經過容易絆倒。交通處表示會盡快派人清除。



三、 舊社大橋下方道路與湳雅街路口,畫設停等線、轉彎導引線。

現況路口標線不明,對於路段不熟悉的民眾,可能不知道舊社大橋下會有車輛從左邊冒出來,再加上湳雅街路幅較小,橋下道路右轉至湳雅街的車輛常常會跨越到對向車道。之後有了停等線和轉彎導引線,不但能提醒駕駛人注意其他路口來車,也能讓此處交會的車流更有秩序。



四、 舊社大橋開放機車直接左轉公道五路,並取消原有機車待轉格。

每逢上下班時間,舊社大橋下來左轉公道五路的機車非常多,待轉格無法容納下所有左轉的機車,被迫停到對向車道,反而造成路口混亂。未來舊社大橋將會塗銷內側禁行機車,讓汽、機車都在內側車道等待左轉燈,同時取消公道五路上的待轉格。



另外,針對民眾反應公道五路違規跨越雙黃線左轉的情況,我原先是建議在雙黃線上加裝防撞桿,或是將停等線往前移動以減少違規搶快。

不過交通處表示防撞桿常常被撞斷,碎片一旦噴出去更容易產生重大事故;至於停等線往前移動恐會影響湳雅街右轉公道五路的行車動線,不宜更動。

雖然並未所有建議都獲得採納,還是很感謝交通處願意協助改善舊社大橋的交通問題。我們會再視取消機車兩段式左轉後的狀況,持續跟相關單位研議其他可行的解決方案。


2020/02/26 臉書貼文與討論:https://reurl.cc/R1aY7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