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關財政預算

預算未過市府不應誤導民眾、抹黑議會

新竹市政府稍早發布新聞稿,表示總預算未通過將中斷諸多市政建設,其中更是提及時代力量長期關心的東區公托中心及香山區公托家園的建置會因此延宕。


然而,相關建設經費議會早就在今年 3 月和 4 月分別同意市府先行墊付,之後再轉正,裝修工程也已經發包。即使 110 年度總預算在明年初才通過,也不會影響到建置。


經政府電子採購網查詢,「新竹市香山區公共托育家園室內裝修工程」在今年 11 月 19 日決標,預估到 110 年 4 月 30 日才會完工。另,根據市府的招標公告,「新竹市東區社會福利中心及公共托嬰中心室內裝修工程」也在今年11 月 27 日上網公開招標,預計今日(12月3日)上午開標,推估完工時間至少要到明年 6 月之後。


如果市府認為自己編列的預算沒問題,就應該盡可能向議會說明計畫的執行細節,而不是挾持媒體攻擊議會。況且,市長不會不知道,議員有在會議中建議再次延長定期會會期,或是於本月召開臨時會審議預算,就是希望能夠兼顧議會監督權和相關市政的推動。


不過受限於《地方制度法》相關規定,縣市議會審議總預算之定期會延長會期不得超過五日,且每十二個月召開之臨時會不得多於六次,今年度六次都開完,所以沒辦法再開會審議預算。


議會都已經表示會儘速在明年 1 月召開臨時會審議預算,以減少對市政的影響,市府卻持續散佈錯誤資訊,企圖誤導民眾,甚至抹黑議會耽誤市政,實在不可取。



2020/12/03 臉書貼文與討論:https://reurl.cc/d5Kpn6

一張 A4 紙就要議會通過 4000 萬!?

請市府儘速提供詳細資料,不要故意拖延議員審查預算,卻又抹黑議會刻意擱置。


今天是市議會定期會延會最後一天,新竹市 110 年度總預算案未能順利通過,創下市議會史上首次總預算無法在執行年度前通過的紀錄。


在審議的過程中,市府不斷釋出要議會一毛錢都不要刪的訊息,甚至執政黨團刻意保留浮編的「利息支出」,打算作為跟以往一樣由市府統刪的籌碼。市府捍衛預算的立場當然沒問題,但對於議員提出希望進一步了解的項目,或請市府提供詳細資料的要求,也不能夠因此就打馬虎眼。像是針對文化局幾個原先總花費就很高的活動,明年度的預算卻又要增加多達 1 千萬元,且完全沒有說明增加的具體理由和項目是什麼。


我要求文化局應該主動提供這幾個活動過往兩年詳細的支出明細,以利議員審查是否有需要佐量刪減的項目。

結果文化局不但拖延到最後一天才給,且只給議員一張雙面 A4 紙,根本是把議員當塑膠!


針對本次總預算案未能順利通過,林市長在媒體上表示,「這樣的結果,市民不會認同也不能接受。」他甚至認為「這是政黨的私心凌駕市民的利益。」


但我很想跟市長説:仔細審查、刪減不合理的預算編列本來就是議員的天職。


市府如果不尊重議會,故意拖延不願提供詳細資料說明,總預算無法順利通過只是剛好而已。況且,根據主計處的回應,即使總預算未通過,受影響的程度相當有限,因為明年度市府的分支計畫並未增加,所以還是可以取今明兩年中較低的預算金額來執行。


唯一比較大的影響是在總預算通過前,市府不能夠動用二備金來支應燈會的花費。不過議會早就在去年和今年通過多達近 5 億的燈會預算(含墊付款),這還不包含中央的補助。


難道市府還要再砸更多錢到燈會上嗎?


我們當然也很希望能夠儘速召開會議審議預算,確實為人民辛苦的納稅錢把關,同時讓市政推動不致於被中斷。


不過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始終在於:市長沒有把議會的監督權放在眼裡。



2020/12/01 臉書貼文與討論:https://reurl.cc/Ez5dvm

主張刪減過多的行銷宣傳費用

預算解密 EP4 :魔鬼藏在細節裡


按照議程,明天市議會將審議通過新竹市 110 年度總預算案。希望這次真的能夠確實刪減一些不合理的預算。

據資深議員說以往刪減預算都像是在菜市場喊價,議會各黨協調出一個數字後,交由市府統刪。


去年審今年度(109 年)預算的狀況就是這樣,雖然最後刪了 7 千萬,但其中 6 千萬都是第二預備金,等於沒有實質審查的意義,市府各局處也不須要認真向議會說明細項。


很開心今年審預算的情況或許有轉變的契機,過去這段時間議員們仔細審視每一筆預算金額,而局處(可惜不是全部)也盡可能提供過往支出明細來捍衛明年度編列的預算。


看完五大本的預算書,我觀察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府真的花非常多的經費在各種媒體行銷上。

舉例來說,照片上是市府在 108 年辦一場活動,總經費 267 萬中,就有高達 109 萬(40.8%)用在行銷推廣上,其中一場記者會就要花 25 萬,網路媒體行銷甚至還花了高達 50 萬。

如此誇張的花費不該酌量刪除嗎?


市府幾乎在每場活動或是工程計畫都會編列媒體行銷預算,一年加總起來至少上千萬跑不掉。

除此之外,市府行政處公關與新聞科明年同時還編列超過 1 千萬的媒體宣傳經費,我認為也應該刪減。

過度的包裝宣傳真的沒必要。


做得好大家自然有目共睹

不需要花納稅錢做大內宣



2020/11/30 臉書貼文與討論:https://reurl.cc/WLK9oD

一次性活動經費過高應刪減

預算解密EP3:免費的最貴


這幾年新竹市政府在週末辦的活動愈來愈多,而且大多是免費的。

不知道各位會好奇,辦活動的錢都從哪裡來嗎?又花了多少錢呢?

以下跟各位分享幾個活動的預算金額,有些真的高得誇張,尤其是照片上這筆文化局的,居然還可以直接包成一大筆,連說明都不用列出細項。


文化局

3,400 萬:兒童藝術節、藝文季、味市集、生活節。

900 萬:兒童maker體驗課程及活動

400 萬:兒童影展


城銷處

880 萬:新竹過好年系列活動

350 萬:新竹小旅行遊程推廣

260 萬:端午節慶祝活動

200 萬:草地音樂活動

150 萬:辦理賞花活動


民政處

370 萬:竹塹中元城隍祭

200 萬:七夕成年禮系列活動

看到這些【一次性】活動經費,再對比一個我覺得低得離譜的數字。

新竹市【一整年】辦理辦理智慧城市專案管理委託服務案、智慧城市政策規劃、行銷推廣、實證場域規劃、產業媒合連結及其他相關業務等。

預算金額:525 萬元。



2020/11/29 臉書貼文與討論:https://reurl.cc/4mV9M3

提出非營業基金相關問題

連我只有 1 歲多的女兒都在幫大家把關預算,各位朋友也要多多關注政府怎麼花納稅人的錢呀!

預算解密EP2:附屬單位預算大小事


今天來聊聊新竹市總預算的附屬單位預算,也就是市府經營的營利事業(即營業基金)和因施政需要所設立的非營業特種基金。所謂的基金,白話來說就是市府管理的專款專用帳戶,有各自獨立的財務和會計,其收入和支出項目也都受到相關的自治條例和管理辦法規範。


目前新竹市有 1 個營業基金(新竹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和 13 個非營業基金(包含地方教育發展基金)。

以下分享幾個有趣的基金:


新竹市公共停車場作業基金

全市路邊停車格有 8,646 格,預估年收入 1.76 億元,其中 2,200 萬(約12.5%)須用來支付超商代收手續費。


新竹市世博台灣館產創園區作業基金

世博台灣館目前負債 11.8 億元,一年固定支出就高達近 5 千 6 百萬元,維護費 1,365 萬、利息 831 萬、折舊攤銷費 2, 784 萬、稅金 600 萬。


新竹市都市開發暨更新基金

台大湳雅院區(大湳雅公園)二期簡易綠美化工程 2,376 萬元。

從今年初講到年底要拆除鐵皮違章,看來明年應該會有動作。


新竹市公益彩券盈餘分配基金

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收入終於略微提升到 2 億 4 千多萬,不然之前從最高的 4 億多,一路降到今年的 2 億 2 千多萬。

不過依然持續吃老本,預估明年將短促近 6 千萬。 大家彩券買起來做公益喔!


新竹市促進產業發展暨產業園區開發管理基金

原中正市場 BOT 廠商負責人捲款潛逃,市府目前強制代管,不過因為廠商有跟銀行抵押借款,所以目前市府正和銀行打官司,爭取建物所有權。如果官司最終沒贏,可能要舉債 4.8 億跟銀行購回。

不過到底經營中正市場跟促進產業創新和研發的關聯是...?



2020/11/26 臉書貼文與討論:https://reurl.cc/WLQg1D

明年度預算將赤字 20 億元恐債留子孫

月底議會就要召開第 3 次定期會審議新竹市 110 年度的總預算案。為了讓各位快速了解市政府的預算,接下來幾週我會嘗試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密厚厚的五大本預算書。

相信從去年到不久之前,大家走在新竹市舊城區,到處都可以看到印有「新竹市政府」工程圍籬。

有人覺得有建設很好呀,也有人認為施工太久造成不便,還有人會施工前後根本看不出差別。但我們想問的是,究竟這些施工的錢都從那邊來?


2020/10/20 臉書貼文與討論:https://reurl.cc/x0zWv5

中央一年補助市府計畫超過50億元

新竹市總預算的歲入從 104 年決算的 177.5 億元提高到 110 年預算的 233.1 億元,增加了 55.6 億元。

從第一張的歲入分析圖表來看,如果比較 104 年決算和 110 年預算,增加最多的是中央計畫型補助,110 年高達 54.9 億元,比 104 年的 16.2 億元,整整多出 38.7 億元。

各項稅課收入也增加了約 19.5 億元;統籌分配款則是減少 1.6 億元,其他項目的收入也是減少 0.8 億元。

也就是說,新竹市政府的歲入除了支應固定人事和既有業務相關費用外,能夠有這麼多額外的建設工程,絕大部分都是仰賴中央政府的補助經費。

爭取中央補助很好呀,有什麼問題嗎?

今明兩年赤字恐合計高達40億元

中央計畫型補助幾乎都有個附帶的條件,就是地方政府要有自籌一定比例的款項。換言之,中央補助愈多代表地方政府的花費也愈多。

從第二張各年度的餘絀分析圖表來看,今年度如果一切依照原本的預算來執行,赤字將會高達 19.1 億元。110 年度更嚴峻,按照市府送到議會的預算,缺口將會多達 20.5 億元。

今、明兩年下來,新竹市政府就可能要舉債將近 40 億元,這也是除中央計畫型補助款外,各項建設計畫的主要經費來源。

林市長有意積極推動建設固然很好,但除了錢是否花在刀口上外,就財政紀律的角度來看,市府明年度的預算編列,顯然有「債留子孫」的疑慮,確實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