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地方發展

舊城老屋榮光黯淡,市府應積極振興歷史街區

【文資保存是與時間賽跑】

新竹市舊城區商圈蕭條,光是武昌街、大成街、復興路三條街道就有超過 40 間的店面在出租,但舊城區其實蘊藏著許多珍貴的老屋和歷史文化。

本次定期會總質詢,我建議市長應盡速普查舊城老屋並通盤規劃成歷史街區、研擬並制定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修正都市計畫保存立面、確立招牌規範,並且加速活化武昌街民眾活動中心及其周邊區域。

畢竟文資保存是與時間賽跑,等越久耗費的成本越高。


【借鏡他山之石 台南新化歷史街區】

台南市早在 2016 年就提出新化歷史街區振興計畫,並於 2018 年正式公告為歷史街區,帶動周邊的區域發展。

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 盤點超過300間建築物,將具有文資保存潛力的老屋列冊追蹤。

  • 積極和老屋所有權人溝通,提供振興方案獎勵屋主和社區。

  • 制定環境景觀、文化教育內涵等方案,透過保存建築物的立面結構及管線,補助老屋經營的特色產業來活化街區。

  • 變更都市計畫,藉由調整計畫道路、範圍內變更廣場用地,以及有效利用公有土地的方式,保留歷史紋理。

  • 增設停車空間、行人徒步區、大眾運輸,營造交通友善環境。

  • 提升社區的自主防災意識。


我建議市府參考台南新化歷史街區計畫,盡快啟動新竹舊城區振興計畫,感謝市長給予承諾和支持,期待計畫能夠早日定案執行。

畢竟世界主流正在改變,「越在地才能越國際」,重現竹塹舊城老屋的歷史光榮刻不容緩!


————————————

【相關媒體報導】

[聯合] 新竹站前商圈沒落 林智堅擬擴大假日徒步、推歷史街區

https://reurl.cc/2oR0pm


[中廣] 消費習慣改變 竹市站前舊城區沒落引多位議員關切

https://reurl.cc/jgK7Ly

發展觀光同時,應保障新竹漁港漁民作業權益

溝通,不是堅持己見,而是凝聚共識。

兩周前,南寮漁港新港四路旁的漁民作業區無預警被市府在半夜畫上紅線,並公告納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適用範圍,引發當地漁民不滿。經過兩周接連四次的會勘,終於在昨天邱顯智委員邀請漁業署主任秘書到場共同商議後,各方有了初步共識:將漁民作業區和遊客徒步區中間做適當阻隔,保障漁民作業的空間,同時也避免遊客車輛闖入違停。

這聽起來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卻因為市府一意孤行,把問題變得非常複雜。起因就在於,要避免遊客車輛違停在漁民作業區,妨礙漁民作業,市府要做的管理措施應該是讓遊客的車進不去漁民作業區,怎麼會是在碼頭作業區畫上紅線呢?就在昨天會勘前不久,一輛遊客的汽車就在我們面前跨越到作業區疾駛而過,顯然畫紅線是一個無效的管理方法。

另外,市府也一再強調這樣的管理措施是為了要「保障所有人的安全」,但就在我們第一次會勘後當天晚上,就有遊客走進漁民作業區,勾到繩子後落海,幸好漁民發現才緊急將人搶救起來。結果隔天,市府趕緊做了「水深危險、遊客勿近」的警告標語,但現況還是一堆遊客走到碼頭邊拍照,難保不會有下一個人落海。難道要等到鬧出人命,政府再怪遊客不長眼,沒注意警告嗎?

最能夠兼顧漁民權益以及遊客安全的做法,就是如同我從第一次會勘講到現在的:適當阻隔漁民作業區和行人徒步區,從根本問題防治而不是事後勸導、開罰。

很感謝漁業署主任秘書也認同這樣的做法,當場承諾漁民,漁業署再會跟市府討論細節,盡快完成阻隔設施,優先保障漁民作業安全,同時也避免遊客車輛闖入作業區。

經過兩星期的不解和憤怒,漁民終於在昨天宣布會勘共識時,嶄露笑容、安心出海捕魚。


2021/9/1 臉書貼文:https://reurl.cc/GoZbOD

十二夜之後,浪浪並未迎來曙光,人也是

現行流浪狗的根本問題不外乎是:零撲殺卻沒做好源頭管理,動保法規嚴但沒人力執行,出了事沒有人出面負責。但除了互相指責我們還能做什麼?

在開始深入談流浪狗議題之前,我想邀請大家一起想像:20年後的台灣是什麼樣子?

1. 街上都看不到遊蕩犬

2. 每隻狗都有人負責照顧

3. 不用再害怕被狗追/咬


雖然這三個選項看起來是同一件事情,但其實卻又非常不一樣。

街上看不到遊蕩犬:可能是流浪狗、放養狗都一律被抓到收容所,或是被限定在一定活動範圍的專區。若再加上飼主觀念大幅提升,為狗狗做好絕育,且不棄養,遊蕩犬就極有可能漸漸消失在街上。


每隻狗都有人負責照顧:這邊的「人」指的不一定是飼主,也可能是餵養人,狗狗也有可能是放養在外面,總之出了事情就會有人要負責,並賠償受害人。


不用再害怕被狗追咬:這或許是最多人的期盼,但動物行為人又無法完全控制,要嘛是街上都沒有遊蕩犬 ; 或是雖然有,但只要有人覺得受到威脅,就可以通報捕狗大隊來抓走,狗狗被關到收容所。最終能夠在街上生活的遊盪犬都是跟人互動良好,且有人負責照顧的。


不管想要達成上面哪一個目標,就現行台灣的狀況,如果沒有改變,再過 20 年也還是老樣子。



【問題出在哪】

  • 沒有源頭管理的零撲殺,只是讓問題從收容所換到街上,讓安樂死變成不安樂的死。

紀錄片《十二夜2 回到第零天》就是在從各個面向探討零撲殺上路之後的現況。收容所爆滿所以流浪狗數量變多,公部門和各個協會忙著家戶拜訪宣導、抓流浪狗、做下鄉絕育、推廣生命教育,但短期來看似乎趕不上野狗和未絕育家犬繁殖的速度,都市和鄉下的觀念差異,也造成問題不斷惡性循環。

到頭來,街上遊蕩犬數量無法有效控,更多的是被攻擊、路殺、病死的狗。各地收容所也因為超載狗狗互咬受傷事件層出不窮,甚至一輩子在裡面被關到死的也有。


  • 法規要求飼主植入晶片、未經申請禁止繁殖,但開罰案例少之又少;一來沒稽查人力,二來罰則雖重但都以勸導為主。

現行的動保法雖然已明文規定飼主要為寵物施打晶片並做寵物登記,不然會有相關罰則,但依然有非常多的民眾沒有幫寵物打晶片或做寵物登記,可能是不清楚相關規定,也可能是覺得麻煩還要花錢,甚至還有放養的狗也不承認是自己養的。

未絕育私下繁殖的問題就更複雜了。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的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截自今年 7 月底,全台灣有寵物登記的犬隻總計約 163 萬隻,其中有高達 56 萬隻,超過三成,是沒有絕育或沒有申報的,但政府也不會主動要求限期改善,更不用提寄罰單給飼主。

有些觀念較落後的長輩認為絕育後未來就沒有狗狗可以養了,或是結紮後狗狗就不兇無法看門,也有人認為生育是動物的權利,不能隨便絕育,需要花費很大的氣力去溝通,還不一定有效。

公部門也因為相關罰則過重,例如寵物未結紮又沒申請免絕育規定要罰 5 至 25 萬,所以動保單位都不太敢積極開罰,怕惹民怨,加上沒有人力做挨家挨戶做調查,也造成私下繁殖未申報的情況持續發生。


  • 被棄養或野外繁殖的犬隻大多是米克斯,通常都沒有寵物晶片,出了事找不到飼主負責,要餵養人承擔又不太可能。

源頭管理沒辦法落實,絕育速度又跟不上,遊蕩犬數量居高不下,政府沒辦法通通收容,只好讓牠們待在街上,照顧流浪狗的重擔就落在愛媽身上,不然所謂的自然淘汰,其實比安樂死還殘忍。

除了花自己的錢餵食,不少愛媽還會配合相關單位抓狗結紮,或是通報新狗,這些原本是政府應該做的,但愛媽擔起來。如果因此出事情要愛媽負責,那也說不過去,真正該負責的是沒做好源頭管理的政府。



【什麼方法是有效的】

  • 高強度絕育,防止流浪狗、放養犬、遺失或棄養寵物不斷繁殖。

「撲殺不是解方,絕育才是。」

在《 十二夜2:回到第零天 》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 HOTAC 的「下鄉絕育」; 相信動物(社團法人台灣懷生相信動物協會) 「地毯式普查」的結紮計劃,各協會志工挨家挨戶到社會角落宣導飼主責任,免費協助寵物晶片登記、結紮。此外,針對流浪狗的絕育也和愛媽合作,提高執行效率。

政府單單用 TNVR 來作為零撲殺的配套措施,其實是遠遠不足,因為 TNVR 只在處理末端的問題,但前端的家犬私下繁殖的問題完全沒有解決,只要一旦被棄養,就會造成流浪狗的數量繼續攀升。唯有短時間投入大量資源高強度、全面性的絕育才有可能讓問題獲得舒緩。



  • 增加動保人力,地毯式普查揪出家犬未做寵物登記黑數,同時提升飼主觀念,降低違法繁殖和棄養。

從相信動物協會在新北市的地毯式普查可以發現,許多較山區或鄉下地方的家戶是沒有幫家犬做寵物登記的觀念,更不用說結紮,光是溝通就要耗費非常大的力氣。

家犬普查是一個非常耗費人力的工作,單靠幾個協會要完成全台灣的普查,恐怕緩不濟急,追不上流浪狗或未絕育家犬繁殖的速度,所以公部門一定也要投入大量資源一起合作才行。

除了地毯式普查之外,查緝違法繁殖和棄養也是需要耗費相當多的人力,而且只有公權力介入,嚴懲開罰,才有可能達到目的。



  • 政府培訓餵養人成為區域族群管理員,控制遊蕩犬數量,並協助通報棄養和抓狗絕育。

現行愛媽的角色看似是造成流浪狗群聚、傷人的主因,但最根本的問題還是上面提到的三點。與不切實際地其禁止一切餵養行為,倒不如將愛媽納入區域族群管理的政策當中。

透過培訓愛媽,讓他們知道絕育的重要性,並願意主動提供協助。同時間做為管理員,定期回報該區域流浪狗的數量和狀態。一旦發現有未曾看過的新狗,第一時間就通報相關單位來結紮,並查緝棄養人,這樣才能確保該區域的流浪狗只會愈來愈少。



  • 推動生命教育、加強飼主觀念,並提高飼養寵物的門檻。

透過學校課程以及各民間單位舉辦的活動,讓未來的潛在飼主了解流浪狗的問題,願意用領養代替購買,且會做一個負責任的飼主,不棄養。現有公有收容所也要陸續轉型成動保園區,透過體驗活動讓小朋友和民眾認識、喜歡上米克斯,而不會一味追求一定要養品種狗。

另外,在成為家犬飼主前必須上相關課程,了解關於飼主權利義務的法規,通過測驗取得養寵物證書後,才能夠合法飼養犬隻。如果要同時養超過四隻狗,則需要額外申請許可,政府確認環境適當且無私下繁殖的可能後才合法許可。



【有方法但經費遠遠不足】

上面提到的方法也其實很明確,也都有許多民間團體正在做了,所以就又回到最關鍵的資源分配:政府應該花多少資源來解決流浪狗的問題。

目前新竹市動保所每年的預算約是 2,400 萬元,包含約 20 位正職和計畫人力,所處理的業務涵蓋經濟動物、保育動物、貓犬寵物和動保案件等。然而,真正專職在查緝非法繁殖、棄養和寵物未登記的只有 1 位專員,其他人都是兼任多重任務。

另外,每年花在遊蕩貓犬的 TNVR 費用,大約各 100 萬元左右,往往委外的動保團體兩、三個月就做完了,錢還是直接給醫院,平均 1 隻結紮 1,500~2,000 元,只能做大約 300~400 隻,總不可能要動保志工花自己的錢幫額外的流浪動物絕育。

沒有足夠的經費和人力,沒辦法短時間高強度絕育,很快一切就會變成徒勞無功,只是一年又一年重複同樣的事情。而且就算新竹市的遊蕩犬都結紮了,也還會有鄰近新竹縣、苗栗縣的人拿來南寮、香山棄養,防不慎防,所以一定要是整個大範圍的區域一起解決。

假設要在新竹市做地毯式普查、下鄉絕育、高強度 TNVR,少說 5 千萬元跑不掉,加上動檢員人力補充、收容所變動保園區、推動生命教育課程,最少也要幾千萬的預算,這樣每年約要花費 1 億元在解決流浪狗問題上,是現行的約 15 到 20 倍的經費。

要解決遊蕩犬問題,我認為政府勢必要提高動保預算,不過增加動保預算就可能排擠到其他業務經費,除非多數民眾認為這是急迫需要被解決的事情,不然流浪狗的問題很難被根除。

在經費尚未有著落下,我們可以做的是不斷提醒身邊養狗的親友一定要幫狗狗施打晶片、做好絕育,不棄養。如果繼續飼養真的有困難,又找不到其他人領養,務必送到各縣市的收容所,由他們協助處理。

另外,針對 TNVR 入法和餵養行為管理,我認為行政院農委會不能夠再採取模糊的態度,無助於解決遊蕩犬問題,例如是否應禁止非絕育志工的餵食行為,並透過入法讓民眾更明白絕育是最根本的解方。

流浪狗的問題很複雜,光是探究就要花費非常大的力氣,但也只有當問題看得愈來愈明確,才有可能朝正確的方向前進。我會繼續關注,並和大家一起努力。


————————————

【延伸閱讀】

《十二夜2》觀後感——迎合同溫層的美好,現實卻總是殘酷

https://npptw.org/fBnVKw


回到第零天 《十二夜》續作探討零撲殺後的掙扎

https://npptw.org/SWaL28


十二夜之後7/導演嘆成「罪人」 批零撲殺政策蒼白空洞

https://npptw.org/7bttZa


窩窩 wuowuo TNVR 入法專題

https://npptw.org/1fRxDq


2021/8/31 臉書貼文:https://reurl.cc/Y97maX

南寮流浪狗問題如何解?先從了解現況開始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記者湯世名翻攝)

上週南寮發生一起因流浪狗追逐造成婦人跌倒顱內出血不治的悲劇。經過這幾天的研究以及與動保所、浪浪團體和動保志工討論,我試著釐清新竹市流浪狗的現況並提出一些可能的解方。當然,流浪狗的問題相當複雜,並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我能獲得的資訊也是有限,沒辦法很完整,但可以確認的是,至少大家共同的目標和期待是「流浪狗的數目可以逐年減少」。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最新公布的 109 年度全國遊蕩犬隻數量調查結果,全國推估遊蕩犬數為 15 萬 5,869 隻,與上期 (107年) 調查結果相比,遊蕩犬數量微幅增加 6.19% (增加 9,096 隻)。新竹市本期為 890 隻,較 107 年的 790 隻略增,但比 104 年的 1,862 隻減少約一半(104 年的抽樣方法略有不同)。不過這個數字是以村、里為抽樣單位估算出來的,所以未必符合實際的狀況,調查之遊蕩犬除無主的流浪犬,也包含有人養但自由出入家戶未管理的放養犬。


【流浪狗數量增加的主因又為何?】

針對這個問題,大家看法就有落差,有人說是飼主棄養、有人說是野狗繁殖,也有人認為是餵養人吸引來的。很可惜,目前沒有一個科學的調查方法可以證明,哪個才是主因,而且從一小個範圍、一個里、全新竹市,甚至全台灣來看的話,答案恐怕又不一樣,只能說都是原因之一,必須要全面來解決,才有可能舒緩流浪狗的問題。

動保所長說目前新竹市的無主流浪狗大多為米克斯 (MIX或稱為台灣土狗) 的混種狗,品種狗的數量極少,有也大多是生病或年邁後被民眾棄養,而且通常不會在街上存活太久,或是過沒多久就被其他人帶回家養。所以如果是要討論流浪狗的問題,品種犬棄養相對是占較少的關聯性,主要還是流浪狗群自己的繁殖。所以要狗群絕育的比率至少要達到八、九成以上,才能夠有效控制數量。

不過長期投入流浪狗絕育的動保志工則認為,假如以南寮地區做為一個「區域族群管理」的範圍來看,其實流浪母狗結紮的比率已經近乎百分之百。這裡數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還是區域外的人帶來南寮棄養。長久以來南寮就是棄養聖地,不杜絕棄養沒辦法減少南寮地區的流浪狗數量。

目前動保志工團體能夠做的就是和固定餵養流浪狗的愛媽合作,如果愛媽有看到新的被遺棄的流浪狗出現,就會通報志工團體抓狗去結紮,但抓狗有時可能要花幾個月的時間,或許在中間已經跟其他流浪狗生下新的狗,所以流浪狗的數量還是難以控制。


【 餵養人該負飼主責任嗎?不餵又會怎樣?】

提到愛媽,就不得不談談餵養人的兩難。事件發生之後,各大社團的網友留言,不少人提到餵養人的問題以及認為就是他們造成悲劇的,因為餵養讓流浪狗有東西吃,就會讓狗群聚且有體力能不斷繁殖,甚至產生地域性,增加因捍衛地盤而追人、甚至咬人的可能性。所以如果要餵食,出事情,就該負起飼主責任,而不是假愛心之名,造成地方的問題。

當然餵養人有分很多種類,除了上面提到專門餵養流浪狗的愛媽,還有隨地丟食物的遊客,甚至也有專門清廚餘的店家等等,所以很難混為一談,這邊暫且只討論愛媽的部分,因為其他的餵養者的行為確實應該被禁止。

愛媽的角色在現行動保零撲殺的政策下,可以說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存在。假使沒有愛媽固定餵養,流浪狗很可能因為肚子餓,反而在垃圾桶翻找食物,造成環境髒亂,甚至因為飢餓而攻擊周遭的人搶食物。

目前動保所或委外動保團體在執行 TNVR 時,他們所選擇放養的地點也都要是有愛媽在的地方,因為唯有跟愛媽合作才能確保狗狗是有人看顧和餵食;另外在執行捕捉時,也會需要跟愛媽合作,才比較有機會抓到流浪狗。

究竟餵養人該不該負飼主責任,過去其實有非常多的討論,長期關注動物議題的 窩窩 wuowuo 在去年也做過關於「餵養,錯了嗎?」的專題報導(https://feed.wuo-wuo.com/),裡面探討非常多面向,因為版面關係,就不在此詳述。在該報導中,窩窩也向民眾調查餵養人該不該被管理,其中有 78% 的人認為要管理,22 % 認為不需要。

雖然餵養人要不要負飼主責任大家看法分歧,但是餵養人需要被管理,顯然是有一定的共識基礎。當然政府究竟該怎麼管?有沒有能力管?餵養人願不願意被管?都會是很複雜的問題,並非一時三刻就能夠有所定論。


【說了這麼多,解方究竟是什麼?】

說到改善流浪狗問題,凡舉嚴懲杜絕棄養、加強寵物登記和絕育、提高 TNVR 數量、增加動保警察加強執法、推動生命教育等等方式,都是老生常談了,但究竟落實到地方可以怎麼做?

我將會在下一篇有更深入的探討,也會試著提出幾個可行的方案。不過,由於流浪狗的議題實在複雜難解,我所看到、聽到的也只是一小部分,所以歡迎各位提出你的看法,讓我們為這個議題共同努力。


2021/8/26 臉書貼文:https://reurl.cc/RjnbKe

朝聖波光市集,提出改善建議

新竹市政府斥資近 1.4 億在南寮漁港蓋的波浪型棚架,本周二正式啟用,原直銷中心對面的攤商陸續遷移至此。昨天傍晚去的時候,已經有約 30 至 40 攤進駐,炸海鮮、烤魷魚、魚卵香腸、炭烤臭豆腐應有盡有。棚架旁的廣場空間也蠻大的,在人不多的時候很適合溜小孩。

透過消費體驗,在現場有發現幾個問題。最讓人擔心的是,市集的並沒有做人流管控,也沒有實名制,如果周末人潮湧進恐成防疫破口。另外,面對漁港船舶的攤商有西曬問題,魷魚擺在攤位上長時間日照容易有食安疑虞。

雖然防疫期間禁止邊走邊吃,但還是有不少民眾坐在一旁的石椅上,或是在娛樂機台區飲食,加上現場除廁所外沒有設置垃圾桶,所以可以看見地上或草皮有零星的垃圾。

整體來說,消費金額偏高,一隻烤魷魚就要 $180。詢問租金,超小一個攤位一個月 $8,500,確實不便宜。攤商夜市型態的擺設對比精心設計的波浪棚架,兩者也顯得突兀,令人擔心這樣的情況,長期恐撐不起高額的消費。

早上向負責的漁業科長反映後,表示會針對上述的問題進行改善,像是請漁會協助市集做好實名制和人流控管,並由市府個別輔導攤商,設計、製作攤位門面,增加整體性,再視假日需求增設垃圾桶,做好現場衛生管理和清潔維護等等。

有新景點能夠提供民眾休閒娛樂和溜小孩的空間,確實令人感到興奮,也能帶動地方經濟、照顧當地漁民,但就像林市長常說的,好還可以更好,希望試營運期間發現的各種問題,市府和漁會都能夠妥善解決,給大家一個都想一來再來的公共空間。


2021/8/12 臉書貼文:https://reurl.cc/xOxOvb

漁業沒落,觀光有限,南寮漁港,何去何從?

最近再度接到南寮漁民的陳情,表示新竹漁港北側及南寮大道外側因東北季風又嚴重淤沙,造成漁民捕魚作業不便。

昨天跟陳情人到現場勘查,的確發現不少問題。像是工務處將南寮大道上的淤沙鏟起後,直接倒在外側的河岸,一旦風大沙就又飄回道路上,無限循環,同時也造成舊漁港的進出口幾乎快被堵住。

道路旁的沙籬、柵欄及圍網等攔沙設施也被風沙吹得殘破不堪,早就失去攔沙的功能。

海水退潮後,漁港內隨處可見廢棄的輪胎和魚網,實在很難想像遊客會願意在此駐足,更別提從事水上活動。

今天和漁業科長進一步了解狀況,企圖尋找可能的解方,結果反而發現更多的問題。

南寮大道的所在地原本就是一片沙攤,所以飄沙的情況一直會有,只能夠不斷地出動機具鏟沙。之所以最近開始往旁邊的河岸清倒,是因為整條17公里海岸防護計畫開始實施,清出來的沙沒辦法再像過往可以倒去幸福沙灣,如果要載往更南邊倒又沒有足夠的經費。

工務處養護科日前也表示近期會更換攔沙設施,但基本上也是一段時間就要更換一次;加上因為腹地不足,也很難種植大片防風林攔沙,所以跟新竹漁港的淤沙一樣,就是要不斷花經費在處理飄沙的問題。

也就是說,南寮大道讓住在市區的民眾更容易到達新竹漁港,但代價就是每年幾百萬的清沙經費,同時犧牲不少漁民的權益。

至於舊漁港目前雖然是屬於觀光休憩用地,但是受限於各種因素,無法作為常態性的水上活動場所。像是南寮地區的家戶廢水會沿著排水溝排到舊漁港裡,所以每隔幾天一定要開水閘門換水,不然會產生惡臭。

另外,下暴雨的時候,如果水閘門沒有開啟,恐怕會造成南寮地區淹水,加上監控人員不足,基於安全考量,乾脆讓水閘門保持開啟的狀態,因此隨著海水退潮,就會看到漁港內的淤沙。

在這些問題沒辦法解決之前,舊漁港無法作為觀光的場所,頂多能夠作短時間的活動用途,像是划龍舟比賽、風帆訓練等等。

南寮的漁業逐漸沒落,觀光資源也相當有限。雖然近年來市府藉由前瞻水資源的經費進行新竹漁港周邊的環境改造,希望能吸引更多外地遊客造訪,但還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我也會持續關注,督促市府積極解決問題。


2021/3/9 臉書貼文:https://reurl.cc/yQ1K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