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1. 程式編輯介面的使用。 2. 移動的相對與絕對位置。 3. 轉向的相對與絕對方向。
逐格動畫_自創題
情境主題
自行繪製一個角色及其造型,以 Scratch 寫一個逐格動畫播放程式。
情境演示
1.Scratch 的視窗架構
4 個區塊
舞台區塊 :執行程式,觀看結果的區塊。
背景區塊 :新增、修改、刪除背景的區塊。
角色區塊 :新增、修改、刪除角色的區塊。
編輯區塊 :包含程式介面、造型(背景)介面、音效介面的區塊。
3 種介面
當你點選角色區塊的角色或背景區塊,你就可以選擇進入下列介面:
程式介面 :新增、修改、刪除程式。
造型(背景)介面 :新增、修改、刪除造型或背景的畫面。
音效介面 :新增、修改、刪除音效的波形。
2. 動畫 VS 角色&造型
動畫
動畫是人類眼睛因 視覺暫留 所產生的錯覺。
動畫製作在技術上可分為 逐格動畫 和 程式動畫 ,本單元使用 逐格動畫 。
逐格動畫 是快速播放角色的造型,所產生的動畫效果,因此,逐格動畫中角色的造型,至少要有 2 個(含)以上。
角色&造型
角色與造型的關係是:
先有角色後有造型 。
一個專案裡可以有很多角色。
每一個角色也可以有很多造型 。
角色可以由三種方式產生:
自行繪製 。(本專案採用)
從Scratch圖庫中挑選 。
上傳 。
繪製角色與造型時,有兩種繪圖模式: 點陣圖(由像素點構成) & 向量圖(由數學計算所得) ,本專案採 向量圖模式 。
每個造型都有一個 中心點 ,它是造型的 支撐點 。
3.程式寫作的步驟
步驟一:以運算思維的模式,發想解題的方法
運算思維 包含四項基本核心能力:
拆解
找出規律
歸納與抽象化
設計演算法
解題方法必須步驟化、流程化。
步驟二:確認 關鍵物件 及其 屬性
找出「關鍵物件」,也就是 角色 和 背景 。
找出「關鍵物件」的「屬性」,也就是角色和背景在程式中必須完成的 基本設定項目 。
步驟三:編寫程式碼
將「演算法流程圖」轉換成 Scratch 程式碼積木。
以真實數據測試,除錯完畢,即大功告成。
運算思維的發想
發想:
你想做 移動型 範例(一),或是 非移動型 範例(二)逐格動畫。
你想畫什麼角色?它要有幾個造型,才能完成它的動作。
移動型動畫角色與造型參考範例(一)
非移動型動畫角色與造型參考範例(二)
關鍵物件創設、命名 & 屬性設定
專案名稱:逐格動畫
關鍵物件創設與命名:
背景:
自由決定是否需要使用自行選用的背景。
如不自行選用,Scratch 預設是使用白色的背景 backdrop1 。
角色 & 造型:
本專案不使用 Scratch 預設角色 Sprite1,故先將其刪除。
在角色區右下角按下 選個角色 中的 繪畫 ,取得一個空白角色 Sprite1,請自行命名後更改角色名稱。
請在造型介面,以向量圖繪製角色及造型,直到完成動畫所有造型為止,最後,別忘了幫每個造型命名。
關鍵物件屬性設定:
背景:
無
角色 & 造型:
定位到 x:? y:?
造型換成?
演算法流程圖 VS Scratch 程式積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