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於自然教室實施一系列能源教育教學活動,旨在提升學生對能源議題的認識與理解。首先,透過「能源大解密」活動,引導學生探索能源的多元樣貌,建立基礎概念。接著,教師運用教學媒體講授「台灣的能源結構」,使學生了解台灣現有的能源組成。為加深學習印象,學生需認真撰寫學習筆記,記錄「台灣的能源結構」之相關內容。此外,為培養學生思辨能力,更利用「不同能源發電的優缺點」學習單,引導學生分析各種能源的特性。
1. 能源大解密:教師運用簡報、圖片等多媒體資源,介紹能源的種類(如傳統能源、再生能源)、能源的重要性等,並透過分組討論、問答等方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探索能源的奧秘。
2. 台灣的能源結構教學:教師利用台灣能源結構圖表,講解台灣各種能源的發電占比、能源政策等,並引導學生分析台灣能源的優劣勢。
於自然教室進行「能源大解密」的教學活動
於自然教室進行「台灣的能源結構」概念教學。
3. 撰寫學習筆記: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及提供的資料,整理歸納「台灣的能源結構」重點,並以文字、圖表等方式記錄於學習筆記中,展現個人的理解與思考。
「台灣的能源結構」的學生學習筆記內容。
學生認真撰寫「台灣的能源結構」學習筆記
4. 能源優缺點分析:學生透過小組合作,蒐集不同能源發電方式(如火力、水力、風力、太陽能等)的相關資料,並分析其優點、缺點,完成學習單。學習單內容包含能源種類、發電原理、環境影響、成本效益等項目。
學生認真的撰寫「不同能源發電的優缺點」學習單。
學生撰寫「不同能源發電的優缺點」學習單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