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課程

上學期

向大師學習 -- 妮基

卡特琳·瑪麗-愛妮絲·法·桑法勒在巴黎塞納河畔納伊出生。父母分別是銀行家安德烈·瑪希-法·桑法勒和珍妮·賈桂琳。

1933年在大蕭條期間,桑法勒與全家從法國搬家到美國。 她在青少年時期是做時裝模特兒,並在16歲時成為《生活》雜誌的封面(1949年9月26日),及後又在法國時尚雜誌的1952年11月號上了封面。 18歲時,桑法勒與她從12歲起認識的作者哈利·馬修私奔,並且搬到麻塞諸塞州的劍橋生活。 當她的丈夫在哈佛大學學習音樂時,桑法勒開始作畫,做不同的媒介和風格試驗。 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勞拉在1951年出世。

桑法勒曾經抵制她的家庭的古板保守和傳統觀念。不過,在她嫁給年輕的丈夫和誕下兩個孩子之後,她卻發現自己已經一樣地踏進自己曾經拒絕的資產階級生活模式中,這個內部的矛盾導致她遭受一次精神崩潰,再加上童年時被父親性侵的陰影。作為一種治療方式,她受到治療師的鼓勵開始作畫。1956年,桑法勒結識了瑞士藝術家尚·丁格利之後更開啟她的藝術門扉。

當在巴黎時,桑法勒被介紹給成為她的朋友和顧問的美國畫家休·韋斯,其鼓勵她用她自我的風格繼續畫。桑法勒後來移到她的兒子菲利普在1955年5月出生的地方西班牙馬略卡的Deya。 當在西班牙時,桑法勒看了馬塞爾·普魯斯特的作品並且訪問了馬德里和巴塞隆納,在那裡,她被安東尼·高第的建築深深地打動。高第對她的影響在於使用完全不同的材料,以及objet-trouvés為桑法勒打開很多以前想像不到的可能性作為用雕刻品和建築的架構構件。 高第的「Park Güell」特別打動了桑法勒,使她認為生來就是要為人建造一個快樂的花園。桑法勒繼續作畫,尤其是在她的家庭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般到巴黎之後。她的第一個自然藝術油畫展覽會於1956年在瑞士舉行。桑法勒當時的集合藝術經常以暴力的目標為特色,例如槍和刀。似乎也透露了她心中的苦悶。

在射擊藝術成為她探索女性各種各樣的角色的一個過渡期,她以女性為題材製造與實物一樣大小的玩偶,例如新娘和婦女分娩時的情境。材料方面,主要為紙黏土,並以聚酯和鐵線作支架。

受她的朋友——美國藝術家勞瑞·瑞佛斯的妻子克拉麗斯·瑞佛斯的懷孕啟發,她開始創作關於在社會上各種女性的工作或原型的作品,作品的「身形」均非常豐滿並有不同色彩,以代表著不同的人種。她的諺語「任何一個女人」的藝術表現形式被命名為「娜娜」(Nanas),「Nana」在法語中是女人的俗稱。這種以紙黏土、毛料和布料的自由藝術,於1965年9月在巴黎亞歷山大·伊歐拉斯的畫廊作首次展覽。對這場展覽來說,伊歐拉斯出版與她的「娜娜」聯合在一起包括她的筆跡的第一個藝術家書。透過伊歐拉斯的鼓勵,她開始伴隨包括廣告畫、書和展覽會的圖表工作。「娜娜」的意義不僅如此,這也讓桑法勒成為色彩亮麗、充滿自信與活力的生命女性。

在1966年,她與尚·丁格利和培奧夫·烏爾特維德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當代美術館協作大規模雕刻品《hon-en katedral》。 「hon」是瑞典語的「她」,這超巨大藝術品的外部形式是一個躺臥的巨人,長28公尺、寬9公尺、高6公尺,裡面有天文館、電影放映室、咖啡座和一些藝術品,但大家都得從「她的私處」進出 [1]。這個作品在全世界的雜誌和報紙裡引來巨大的回響。在hon-en katedral的建設期間,他們和瑞士藝術家瑞柯·韋伯會面,其後來並與她和丁格利成為一個重要的合作夥伴。 在1960年代,她也為兩種戲設計裝飾和服裝分別是羅蘭·珀蒂的芭蕾舞劇,和據阿里斯托芬作的《利西翠妲》改編劇。


本文轉載並修正自: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6%AE%E5%9F%BA%C2%B7%E6%A1%91%E6%B3%95%E5%8B%92


下學期

向大師學習 -- 安迪 ‧ 沃荷 Andy Warhol

安迪 ‧ 沃荷是美國藝術家、印刷家、電影攝影師,是視覺藝術運動普普藝術的開創者之一。安迪·沃荷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出生,在他的家鄉匹茲堡,有安迪·沃荷博物館紀念他的作品及一生。在他成為商業插畫家獲得巨大成功之後,沃荷曾經從事畫家、前衛電影製作人、檔案家、作家等工作。他亦發明了廣為流傳的「成名十五分鐘」理論。


安迪·沃荷認為藝術與商業相關,因此應該要努力把藝術商業化。他的著名作品中,有一幅不斷複製家傳戶曉的金寶湯圖案,就表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新一階段。他經常使用絲網版畫技法來重現圖像。他的作品中最常出現的是名人以及人們熟悉的事物,比如瑪麗蓮·夢露和埃爾維斯·普雷斯利。


安迪沃荷的藝術中強調重複性,沃荷認為重複可以讓人發現新的樂趣,當無趣的主題被不斷重複,美感應運而生。重複性是工業生產的特質,也是工業美的體現。在沃荷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重複所能產生的韻律美。不僅如此,他作品中的色彩與構圖使得它們得以在重複中富於變化,這對於之後的工業產品藝術化有深遠的影響。

本文轉載並修正自: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8%BF%AA%C2%B7%E6%B2%83%E8%8D%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