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婞淳不斷突破自我的過程中,得到了來自各方的肯定,但她並沒有因此自滿或歸功自己。反而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會產生影響。
郭婞淳面對生命中的不同挑戰時,總是以國際知名舞者許芳宜為目標。許芳宜的故事激勵人心,不在於她的成功;而在於她在成功之前,經歷了多少努力;更在獲得成功以後,繼續挑戰其他不同的面向。許芳宜從小接觸舞蹈,為了追求卓越,勇敢赴美考取頂尖的瑪莎葛蘭姆舞團(Martha Graham Dance Company),剛出國時,她連英文都不會說,卻在三年內就從實習舞者到獨舞者,更在1999年以外國人身分成為首席舞者,演出獲得美國藝評的盛讚,被譽為「瑪莎葛蘭姆接班人」,以動人的演出征服紐約。
儘管在舞蹈表現獲得極大成就,許芳宜並沒有停下追求挑戰的腳步,她2007年成立拉芳.LAFA舞團,前往世界各地演出,結束舞團後,又開始與國際頂尖藝術家合作,甚至參與電影《逆光飛翔》、《刺客聶隱娘》,以及電視劇《俗女養成記2》的演出。她獲得前總統陳水扁頒發五等景星勳章,更是國家文藝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獲獎者。
許芳宜的經歷與故事,讓郭婞淳獲益良多,首先是面對不同挑戰的勇氣。舉重是挑戰性極大的運動,選手面對動輒上百公斤的槓鈴,還要不斷突破,龐大的心理負擔會影響訓練或比賽的表現,許芳宜的故事讓她充滿力量,甚至能隨口就引述許芳宜的話:「這世上你只需要追上一個人,就可以讓你驕傲一輩子。」郭婞淳說這個人就是自己。
其次,是對身體的控制。郭婞淳原本就是對於身體有高度感知與掌控力的運動員,她能明確感覺身體目前進行的動作,而來自許芳宜的經驗分享,讓她深有同感,「身體靠著不斷練習,會變得聰明。」她認為現代舞在這一點上似乎與舉重相同,「愈清楚身體在做什麼,做出來動作的感覺就會愈好,非常地流暢,就像跟槓鈴跳舞一樣!」
最後,則是對應到自己的現狀。郭婞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又讀了許芳宜的另一本書《我心我行.Salute》,那時因為東京奧運延期,她也有了機會與時間能擔任指導學弟妹的工作,儘管她一直都不認為自己適合擔任教練,但她仍嘗試傳承經驗。當她看到書裡提到「國內外學生對自我要求的心態」,讓她有感地說:「國外的小朋友會思考怎麼更好,國內的小朋友則容易陷入低落情緒,這部分有講到我當時教學的一些困境。」
因著這些巧妙的關聯,國際知名舞者許芳宜成為奧運舉重金牌郭婞淳的學習對象,郭婞淳發現自己的許多生命經歷,得到了新的詮釋,發現了解決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許芳宜不斷挑戰自我的過程,給了郭婞淳極大的啟發,催促著郭婞淳去挑戰未知領域。
不斷突破自我的過程中,郭婞淳得到了來自各方的肯定,但她並沒有因此自滿或歸功自己。反而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會產生影響,可能是小朋友的榜樣,又或者是年輕選手的目標,甚至成為台灣的「看板人物」。「既然有這個機會與位置,我可以試著做些什麼。」
對郭婞淳而言,舉重不只是舉重,還有成為更有影響力的自己。
(文章摘錄自:https://bookzone.cwgv.com.tw/article/24366)
問題:
1.文章中提到許芳宜的故事給予了郭婞淳極大的啟發,我們的自律行為會如何影響我們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 郭婞淳說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會產生影響,這反映了她對於自己的影響力和責任意識。你覺得自己對於自己的生活和周圍人有什麼樣的責任意識?在日常生活中,你會如何表現自己的自律和責任感?
*掃描QR CODE回答問題,抽電影票。
https://forms.gle/4Tf7m5gx8F8C7RW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