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即自由—從動畫角色看「自律」的力量
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曾說:「自律即自由。」自律,這兩個字常常出現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透過達到自律的境界,就能讓每個人找到摒除誘惑且逐步走向成功的康莊大道。但到底什麼是自律?要怎麼達到自律?自律一定會帶來成功嗎?
自律的定義有幾種說法。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提到:「人能服從內在自我的規律,約束管理自己。」《教育百科》提到:「不受外在法則的拘束而能主宰自己、約束自己的行為。」換句話說,自律討論的是自主性,能夠擔任自己內心的糾察隊,並且一分一秒地鞭策著自己。
在這樣的定義下有幾個關鍵要素,是必須要知道的。
一、目標/價值導向:我們會要求自己,是因為我們內心是有目標想達成,有期待想完成。為了想
看到山上美麗的風景,我們努力訓練自我,堅持攀爬到山頂。
二、約束與管理:小時候為了摘下美麗的果實,會有旁人不斷地督促著我們,在後面推著我們一步
一步往前走。漸漸地在某個瞬間忽然發現,我自己得實際踏出步伐,開始要求自己,紀錄自
己,才可能真正改變武裝完整的自己。
三、持續性:我們都需要時間來維持自我的規範。曾有研究指出,一個習慣的養成平均需要至少
66天,所以為了達到目標,是需要花時間不斷地督促自己,才有可能看見目標的曙光。
舉兩個動畫裡的角色為例:
(1)《我獨自升級》的成振宇
成振宇在故事的一開始被設定為最弱的獵人,在一次的任務中獲得了能夠「升級」的能力。起初因為「系統」的任務,他被迫每日堅持訓練與挑戰極限。但隨著故事的發展,他認知為了所愛的家人他必須不斷地訓練自己,進而認知自己的成長不是為了權利,而是為了自己想成就的事情。
(2)《葬送的芙莉蓮》的費倫
費倫從小就有著出眾的魔法天賦,為了感謝收養她的僧侶海塔,從小立志成為能獨當一面的魔法使,除了能照顧與保護自己,也能成為他人的依靠。她每日早起練魔法,紀錄進步,不因懶散而停下腳步。對費倫而言,自律是溫柔的堅持,是讓她一步步接近成長與責任的道路。
最後,自律到底會不會帶來成功?其實自律所帶來的是「自我的規範」與「自我的成長」,培養獨立個體的重要關鍵,也許在這段培養過程所學習到的知識與經驗,能成就自我對生命的價值與開拓。那時,自律的意義即不在成功與否,而是我們對於人生道路的進程有了更多創造的可能與自由。就像成振宇和費倫一樣,對未來的想像成了無限可能。
問題一:
請舉例你讀過的小說、看過的漫畫或戲劇裡,哪個角色符合自律的特質?為什麼?
問題二:
你覺得有什麼目標是你想達成的?為了這個目標你想如何透過自律來約束與管理自己,以持續督促自己達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