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SALiS(Student AI Learning Assistant in SLS) 是SLS推出的一项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通过 Discuss with SALiS 的模块,开启了学生与AI对话式的学习体验。
SALiS革新了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互动方式——通过富有意义的对话与话轮(turn-taking),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题的内容。使用SALiS前,老师先在教学框架中选择AI的角色,并上载到知识库(Knowledge Base)作为AI回应的基础内容。随后,学生便可通过有目的的问答方式,与AI展开个性化的讨论与反思性学习。
SALiS的独特之处,在于引导学生“多学、多问”,培养批判性思维并推动深层次学习。 “与SALiS对话”不仅是一个学习工具;更是学生自主提问、探索与建构知识的学习模式。
老师可设计启动学习(Activate Learning)环节或设定问题情境,在学生与 SALiS 展开对话前,协助他们建立必要的背景知识。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与 SALiS 的互动对话奠定良好的基础。
SALiS 提供六种不同对话风格与回应策略的 AI 角色(详见下方图表),每个角色各有专长,能对应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
老师可根据教学目标与课题内容,选择最适合的角色,为学生打造个性化且具互动性的学习情境,使 AI 的回应更贴近学生的理解方式,从而有效地提升学习的成效。
老师可预设对话主题、对话轮数、问题数量、引导学生聚焦议题,提升思维深度与表达逻辑。
老师可引导学生从事实性问题出发,进阶到思辨提问,建立思维脉络,更有效地与 SALiS 进行深入的对话。
老师可通过 SLS 后台查看学生与 SALiS 的对话内容,分析提问与回应,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提供个别反馈或调整教学。可追踪的对话内容有助于老师精准掌握学生的思维发展。
老师可引导学生分享与SALiS的对话内容,拓展思维、展现成果;并结合学习主题,设计写作、简报或辩论任务,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
本期专题:青少年与科技
本期专题课件以“青少年与科技”为主题,带领老师探索 SLS 中的 AI 互动工具 —— Discuss with SALiS。该工具内建六种具备不同对话风格与回应策略的 AI 角色,支持多样化的课堂引导方式。
课件内容涵盖教学目标、课堂流程与互动活动设计,协助老师善用 AI 技术,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与数码素养。老师可参考课件建议,灵活设定学生与 SALiS 的互动次数与讨论范围,引导学生借助 AI 提出多元问题、深化理解与建构观点。
此外,课件也提供完整的教学导入、活动流程与课后延伸任务,帮助老师将 SALiS 融入教学中,打造以学生为本的互动式学习体验。
【SLS 手把手7】青少年与科技:青少年 × 社交媒体:不做盲从的使用者
社交媒体是现代人常用的沟通工具。对青少年来说,社交媒体既是娱乐,也是获取资讯的重要管道。不过,过度使用可能影响学习和人际关系,因此要学会善用,保持平衡。SALiS作为创意生成者与思维引导者,协助学生进行创意发想与逻辑构思,帮助他们从多角度思考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并形成有条理、有立场的写作内容。
课件设计:黎慧娟老师、何书秀老师
教学流程 + SALiS辅助
引发兴趣 | 青少年离得开社交媒体吗?
学生参与线上投票,说明自己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和最常使用的平台是哪一个?为什么?老师根据投票结果与学生输入的内容,分析学生的使用习惯,并引导学生思考社交媒体在自己生活中的角色与影响。
SALiS对话任务|换位思考写日记
围绕以下的问题,学生与 SALiS 进行讨论:
设想你一个月不能使用任何社交媒体(如:TikTok、IG)。 请写一篇简短的日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老师提示学生生活中的变化可包括作息与时间的安排、交际方式、与家人或他人的关系、个人成长等。
SALiS对话任务|发表看法
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学生与 SALiS 进行讨论:
父母担心孩子的网络安全,强硬限制使用社媒有用吗?
网络安全教育应从限制开始,还是从沟通开始?
老师鼓励学生借助与SALiS 的互动表达立场,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SALiS对话任务|提升媒体素养
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情景,在于SALiS一起讨论后,建议查证爆炸性网络新闻真实性的步骤,并从中理解在社媒环境中培养判断力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请查阅课件中的Suggested Answer)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
意识到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生活与行为的影响。
反思限制与沟通在网络安全教育中的角色。
结合SALiS对话,回答问题与完成写作内容。
过程目标
学生能够:
通过SALiS对话强化内容,表达观点。
通过换位思考,理解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培养媒体素养,理解查证网络信息的重要性。
成就指标
学生能够:
以日记的形式进行换位思考,反映个人的真实感受和生活中的具体变化。
清楚地表达对网络安全教育方式的立场,并提出合理的理由。
具备判断力,质疑爆炸性信息的来源,并提出核实信息真伪的具体方式。
【SLS 手把手7】青少年与科技:网络资源 —— 青少年成长的双刃剑
随着网络资源日益丰富,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网络资源的使用方式,将深刻影响他们的成长轨迹。若使用得当,有助于学习与发展;但若使用不当,将引发诸多问题,并对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SALiS作为学生的人工智能学习小导师,引导学生厘清写作思路,并给予他们写作方向,协助完成一篇探讨网络资源影响的议论文。
课件设计:李运动老师、何书秀老师
教学流程 + SALiS辅助
暖身活动:青少年的网络使用习惯
学生通过线上投票分享自己常用的网络用途与平台。老师据此引导思考:网络资源虽便利,是否也潜藏问题,导入此次的 SALiS 议论文写作任务。
SALiS对话任务|提问 × 构思 × 写作
学生在 SALiS 的引导下撰写议论文,探讨网络资源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作为智能写作导师,SALiS 协助学生构思结构、提出问题并给予写作建议,帮助他们逐步完成内容清晰、逻辑严谨的文章。学生通过与 SALiS 的互动,采纳构思,完成写作大纲。
写作练习|上传完成的作文
学生与 SALiS 互动后,构思与完成作文内容,将作文上传至 SLS平台交由老师批改。
(参考答案请查阅课件中的Suggested Answer)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
理解网络资源对青少年成长的正反影响,并表达个人观点。
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写作方法。
运用 SALiS 的引导与反馈,提升自己的作文内容与表达。
过程目标
学生能够:
通过投票与交流,反思自己使用网络资源的行为。
与 SALiS 互动,提出写作问题并获取构思建议。
根据 SALiS 的引导构思作文内容。
成就指标
学生能够:
根据SALiS的建议,清楚表达立场,完成写作大纲。
整理并应用SALiS提供的写作指导,提升写作技巧。
写出一篇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议论文。
【SLS 手把手7】青少年与科技:论青少年使用网络的危害
网络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过度或不当地使用网络也带来了不少隐忧。SALiS作为段落构思助手,引导学生运用论证方法,写出有逻辑清晰、具有说服力的段落。
课件设计:谢璧蔚老师、何书秀老师
教学流程 + SALiS辅助
导入课题:观看写作指导短片
学生观看《华文伴我行》片段,学习如何运用事例、数据、名言熟语进行多方面论证,掌握赞同立场的表达技巧。
SALiS对话任务|举例论证练习
学生围绕“青少年使用网络会带来很大的危害”与SALiS展开对话,聚焦心理健康、社交能力、安全风险等角度,明确立场,举例支持,训练逻辑表达。
课后延伸|撰写段落前的构思练习
学生需要完成三个表格
表格一:理解题目,明确论点
表格二:搜集论据(例子、数据、名言)
表格三:列出结构提纲(引论、本论、结论)
(参考答案请查阅课件中的Suggested Answer)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
理解并判断“青少年使用网络会带来很大的危害”这一论题。
运用与SALiS的对话,清楚表达立场并提出具体事例或理由。
完成写作前的构思练习,规划出有逻辑的写作提纲。
过程目标
学生能够:
通过观看写作指导片段,掌握从事例、数据、名言熟语展开论证的方法。
与SALiS进行有条理的对话,练习观点表达与举例支持。
结合SALiS对话,完成构思表格,规划写作内容。
成就指标
学生能够:
清楚表达自己在“青少年使用网络会带来很大的危害”这一题目的立场。
在SALiS对话中提出至少三个支持理由,并举出具体例子或说明。
从SALiS的互动对话中获取内容,拟定清晰的引论、本论与结论结构。
【SLS 手把手7】青少年与科技:用多元立场理解网络安全
青少年因每天机不离手和社会经验也不足而成为网络诈骗的高风险群体。SALiS作为多元观点引导者,引导学生先从受害者角度出发,再切换至“诈骗者”、“家长“、”学校”与“政府”的观点展开换位对话。通过多角度对话与写作整理,学生发展批判思维与防骗意识,提升数码素养与应对能力。
课件设计:廖登丽老师、何书秀老师
教学流程 + SALiS辅助
引发共鸣|网络安全知多少?
学生线上投票,老师检视学生对网络安全的初步认识,导入网络安全的的课题。
现实触动|观看新闻视频
学生观看《警方数据:更多16岁以下少年成为网络诈骗案受害者》视频,通过互动思考工具 (ITT) 完成以下的思考题。
我看:哪个部分最让你震惊?为什么?
我思:为什么青少年特别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目标?
我想:要避免青少年受害,应该是谁的责任?
与SALiS对话:引导学生从多元角度思考问题
学生使用 SALiS,模拟与不同社会角色对话,了解各方在防骗中的观点:
受害者 (青少年):我为什么会上当?我需要什么帮助?
诈骗者:我怎样挑选目标?为什么青少年特别容易上当?
家长:我们该如何教育和提醒孩子?什么方式最有效?
学校:我们如何通过课程与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防骗意识?
政府:我们该如何从制度和平台监管防止少年被诈骗?
整合表达任务 | 录制口头报告
学生根据与 SALiS 的对话内容,整合不同角色的看法,录制一段不超过 2 分钟 的口头报告,回应以下问题:
话题:要避免青少年遭受网络诈骗,不只是青少年的责任。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请查阅课件中的Suggested Answer)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
认识网络诈骗的形式与青少年容易受骗的原因。
从不同社会角色的角度,理解各自的责任。
整合多角度观点,清晰、有逻辑地表达个人立场。
过程目标
学生能够:
通过视频与思考工具(ITT)分析网络诈骗的案例。
与 SALiS 模拟对话,获取不同角色的观点。
整合内容并录制一段条理清晰、观点明确的口头报告。
成就指标
学生能够:
引用或总结至少三个不同角色的观点。
使用 PEEL 结构清晰表达观点。
语速适中,表达流畅,逻辑清楚,展现批判思维与独立判断。
【SLS 手把手7】青少年与科技:研究青少年刷手机是放松还是逃避
在数码时代成长的青少年,面对庞大的信息流与生活压力,往往以“刷手机”作为放松的方式。SALiS 作为乐于助人的研究助手,以真实调查数据为起点,引导学生展开探究,陪伴他们分析数据、理解心理动因,并协助他们厘清观点。
课件设计:杨修诚老师、何书秀老师
教学流程 + SALiS辅助
引发兴趣|青少年刷手机?
学生参与线上投票,回答有关自己什么时候最想刷手机,通常刷多久的手机,刷手机的内容和哪种情绪最容易让他们刷手机。老师根据结果,引导学生观察行为背后的心里动因,聚焦研究的问题:青少年刷手机,是放松还是逃避。
与SALiS对话 | 进入研究课题
学生在SALiS的引导下,围绕“青少年屏幕时间过长“、青少年刷手机是减压还是逃避、家长与青少年对屏幕时间的认知为什么不同等,提出问题,分析现象。SALiS作为研究助手,引导学生从分析数据、理解心里动因、辨析观点分歧。
整合研究成果 | 完成表达任务
学生结合与SALiS的讨论内容,完成研究表达任务,并将内容上载至学习平台。
(参考答案请查阅课件中的Suggested Answer)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
理解青少年刷手机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与社会现象。
在与 SALiS 的对话中,学习分析数据、整理观点和筛选论据的方法。
运用批判性思维,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对研究课题的看法。
过程目标
学生能够:
与 SALiS 探讨研究问题并辨析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
运用 SALiS 提供的资料与引导,整理不同角度的观点。
整合研究与分析结果,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成就指标
学生能够:
结合与 SALiS 的对话内容,整理出清晰的立场与分析角度。
运用数据、例子为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依照 PEEL的结构,写出条理清楚、有逻辑的议论文。
【SLS 手把手7】青少年与科技:从角色扮演来谈手机上瘾
青少年常因沉迷手机游戏影响身心与家庭关系。SALiS作为角色扮演伙伴,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色,设身处地表达角色心声,反思手机上瘾对成长与亲情的影响。
课件设计:姚枥雁老师、何书秀老师
教学流程 + SALiS辅助
激发好奇|你和手机的关系有多亲密?
学生参与线上投票,回答:“你每天花多少时间使用手机?”、“你的父母有没有限制你使用手机的时间?”、“你认为手机上瘾最可能的行为是什么?” 老师根据结果,引导学生反思:手机上瘾是否影响生活?
初步了解|阅读绘本《手机世界历险记》
学生点击链接阅读绘本《手机世界历险记》,然后回答有关故事内容的选择题。
SALiS角色扮演任务(一)我是弟弟
学生与 SALiS 互动,由SALiS 扮演“弟弟”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身为弟弟,自己不想被妈妈限制手机使用的原因。对话结束后,学生录制一段以“弟弟”身份对妈妈说的话(不少于 2 分钟),并将音频上传至 SLS。
SALiS角色扮演任务(二)我是妈妈
学生与 SALiS 进行对话,由 SALiS 扮演妈妈的角色,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思考如何与沉迷手机的孩子沟通,表达自己的担忧,并提出具体建议,劝导孩子减少手机使用,重视健康与学业。对话结束后,学生录制一段以“妈妈”身份对孩子说的话(不少于 2 分钟),并将音频上传至 SLS。
SALiS角色扮演任务(三)我是学校里的辅导员
学生与 SALiS 互动,由 SALiS 扮演“辅导员”角色,引导学生设想如何劝导像故事中弟弟那样沉迷手机的学生,表达理解与鼓励,并协助他一起制定可执行的调整计划。对话结束后,学生撰写一篇不少于 80 字的反思短文《如果我是辅导员,我会……》,并将作品上传至 SLS 平台。
(参考答案请查阅课件中的Suggested Answer)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
理解手机沉迷上瘾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与亲子关系的影响。
通过角色扮演,练习以第一人称表达角色的立场与想法。
培养数码素养,提升自我管理与负责任使用手机的意识。
过程目标
学生能够:
与 SALiS 互动,模拟“弟弟”、“妈妈”与“辅导员”的对话情境。
依据角色立场完成录音、反思沉迷手机的后果。
清楚表达角色的立场与建议,完成音频与短文。
成就指标
学生能够:
从第一人称的视角,表达角色对手机上瘾的想法与立场。
模拟角色情境,运用贴切语言进行有效沟通。
展现换位思考能力,反思角色面对的问题与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