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你站在跑道的起點。晨光傾瀉,跑道映著柔光,像是為今天的飛行披上一層細膩的期待。引擎低鳴,不是催促,而是輕聲提醒——這一刻,你即將起飛。
這不是一場普通的飛行。IB中文A的航線設計,不拘疆界,從東亞的細膩哲思到拉丁美洲的魔幻現實,文字像風,輕而有力地穿越語言與文化的屏障。每一個航點,都是一種全新的視角,一個等待被打開的故事。你或許沒有察覺,但這場穿越時間與文化的奇妙旅程已悄然啟程。
書單如同導航圖,引領你飛越思想的高空。村上春樹的曖昧敘事,讓你在東方的雲層間迷失、尋覓;余華的文字如一道電閃,剖開生命的真相,震撼人心;川端康成的冷靜筆觸,如冬日薄霜,輕柔卻刺骨;夏目漱石的幽默與憂傷交織,則讓你在孤獨的河流中,看見文化與情感的倒影。這些東亞的故事,帶著微光與深沉,引領你成為時間與文化的旅人。
雲層深處,俄羅斯的微光如契訶夫的小故事,低調卻真切,讓人性在冷冽中綻放溫暖。北歐的雪原廣闊,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在靜謐中提出疑問:幸福與自由是否只能二選其一?英國鄉村的寧靜外殼下,石黑一雄的《長日將盡》低語著忠誠與遺憾的悄然侵襲。
當城市燈光映入眼簾,美國的繁華中,托妮·莫里森的《最藍的眼睛》揭開種族與身份的傷口,像璀璨霓虹背後的裂痕。阿拉伯的沙漠中,馬哈福茲的《街魂》讓傳統與現代交鋒,每一步都踩在矛盾的縫隙間。非洲赤紅的土地上,阿契貝的《瓦解》記錄文化在殖民衝擊下的崩塌,像一道無聲的裂縫,延展至今。拉丁美洲的雨林濃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讓時間與魔幻交織,家族的命運如茂密枝葉,蔓延生長。
最後,飛行轉向中文文學,那是平流層的氣流,穩定而深邃。《牡丹亭》讓你在夢境與現實中遊走;《茶館》的幽默解構時代的沉重;《活著》與《紅高粱》以生命的韌性與歷史的厚度,將你推向深處。而詩歌如夜空的星圖,從王維與李白的浪漫光輝,到北島的現代詩語,點亮文化長河的遙遠彼岸。
這趟飛行越中港台三地,連接古今文體,跨越國界,不是局限你在一條既定的跑道上起飛,而是讓你在翱翔天際中看見選擇的自由,探索的可能。給你靈感設計屬於自己的航線,飛得更遠,也飛得更真實。
當飛機緩緩降落,跑道的輪廓再次映入眼簾,降落只不過是下一次起飛的序曲。文學的天空無邊無際,而你,已準備好迎接所有未來的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