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1招生策略成效分析
本校面臨少子化衝擊與校際競爭時刻,轉型為小而精的科技大學,目前處於轉型陣痛期,正取生流失、註冊率偏低,面臨前所未
有的招生困境。本屆董事會所有董事校友,凝聚共識負責捐贈足額校務基金,並結合校友企業提供「入學即就業」的互助互惠方
案、各項獎助學金及企業實習就業機會,透過招生策略成效分析,提高特定重點學校潛在優秀學生錄取人數,學生得以安心認真
就學,企業則能量身培訓所需人才,期盼透過校友互惠合作模式,本校得以轉型成功,永續經營重返榮景。
透過生源分析、生源競爭學校分析,提高特定重點學校潛在學生錄取人數,集中資源投入宣傳活動、學系特色介紹;針對生源數
較低學校則強化宣傳建立連結管道,增進雙向交流。照顧弱勢學生,招到適才適性學生,入學接軌就業,進入校友企業實習工
作,達到人盡其才,以生命影響生命辦學宗旨。
A3-1-2教師教學成效分析
透過分析教學評量之學生建議,進行文字雲與詞頻分析,針對詞頻最高的前三名,進行教學層面歸納,找出學生重視的教學元
素。分析比較傳統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模式,從學生的反饋進行改善教學依據。追蹤各管道歷年畢業學生表現,作為本校各系精
進教學品質參考。若平台缺乏教學回饋意見,則輔以質化訪談分析教師教學成效。
透過教學評量之學生建議分析,針對學生認為教學評量3.5分以下教師需改進的教學元素或行為,改善教師課程中的負評行為與教
學元素,提升課程教學品質,提供適才適性學習環境,達到教學品保。
A3-1-3學生休退學議題分析
學生休退學的原因包含來自個人、家庭、經濟、興趣不符或適應不良等因素。透過UCAN職業興趣探索結果及早鑑別學習興趣低落
的學生,提供教學資源或學習輔導,輔導同學積極利用校內提供的課業輔導資源,跨越學習困難障礙,重拾學習自信與成就感。
分析不同入學管道休退學率,進而調整多元入學方案名額分配,進行滾動式修正,以確保招生質量,逐年完善招生資料庫。
追蹤歷學期休退學狀態,使用「大學院校學生心理健康關懷量表電腦測驗」蒐集10—15%高關懷學生資料,結合大一曠課紀錄、
學期成績班排名,休退學紀錄進行比較分析,針對學生常見困擾議題,提出協助策略進行關懷輔導,降低本校休退學率。
A3-1-4就業能力成效分析
定期更新每學年度畢業生資料庫、追蹤與資料修正,建立終身職涯關懷。掌握畢業生動態與需求,整合職涯輔導各項功能,提供
畢資源。並完成畢業生主滿意度問卷,資料庫內容分析與調查所,納入課程委員會討論,做為課程規劃之參考,回饋課程與教學
的設計。
1.積極培養學生瞭解職涯發實技職一貫課程接軌強化務實及技術導向特色,協助學生職涯進路發展的規劃,建構以職能為基礎的專 業實習機會及提供與就業問題解決方案,藉由實務教學、產學合作,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落實「學以致用」之理念達成。
2.透過各系科協助調查畢業生流向與雇主滿意度,藉由調查資料瞭解職場的需求變化,進而分析職場與課程的關聯性,以利系所課 程發展委員適時調整課程內容,並提供學生相關資訊,以提升學生的就業力。
A3-1-5優化師資質量及改善生師比
本校各院、系以學生學習為主體需求,逐年適時增聘新任專任(專案)師資,人事室就各院系教學品保師資質量逐年管控專業師
資之聘任、改善全校生師比。
A3-2-1 校務研究(IR)落實情形
透過校務研究分析精進招生事務,改善招生困境,照顧弱勢學生,提供完整扶助措施,協助安心就學就業,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在競爭激烈的高教體系中,透過網頁介紹、增加媒體正向曝光新聞,強化招生策略,提高註冊率,聖約翰得以永續經營發展。搭配教師教學成效分析,提升課程教學品質;進行學生輔導,透過學生休退學議題分析,擬定輔導機制,了解學生需求與生涯規劃,因材施教,配合學校多元教學措施,降低學生休退學率,為社會培育學以致用人才。
分析學生入學後的學習表現及畢業流向追蹤調查,逐步進行「入學背景→學習歷程→畢業流向」整合性分析,將分析結果反饋至學校招生策略制定、提升教師教學成效,降低本校休退學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