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1延攬優秀師資(年輕/具實務經驗/曾為國際技能競賽獲獎選手)
盤點並檢討本校系所師資,評估新聘教師需求,以因應未來實務教學發展所需,並就本校師資質量,每年新聘延攬45歲以下或具實務經驗之優秀師資2名以上。
透過各院系教學品保師資成效需求,審慎評估新聘教師需求,以延攬45歲以下或具實務經驗之優秀師資為優先考量。
A1-1-2推動多元升等
積極推動教師多元升等機制,除原有著作升等外,增加教學升等及技術報告升等的比例,以多元升等方式辦理升等,完備教師升等管道,並逐年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及改善教學品質。每學年至少舉辦1場以上講座或講習。
除邀請本校採用多元升等之教師以自身經驗分享專題講座,鼓勵教師多參與。並持續追蹤評估現有制定之辦法對於教師的影響,繼而作為辦法修改之參考,並持續鼓勵校內教師以多元升等方式申請升等。
A1-1-3實施彈性薪資
為延攬及留任特殊優秀人才,本校訂有特殊優秀人才彈性薪資辦法,透過彈性薪資達到獎勵優秀教師效果。獲特殊榮譽類教師,每月給予ㄧ萬元至二萬元獎勵金;獲評鑑績優類教師,每月給予三千元至五千元獎勵金。每年已達15%教師取得彈性薪資為目標。
依據教師評鑑結果,獎優汰劣,強化教師在教學、研究、輔導與服務之成效。並依本校特殊優秀人才彈性薪資辦法,召開審查小組會議,實施教師彈性薪資。
A1-1-4專業社群成長
透過院系成立跨領域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結合領域教師之專長,設計協同課程或融入式課程,讓更多的教師願意投入教學創新的領域。
組織同領域或跨領域之教師專業成長社群,建立教師相互觀摩與學習平台,定期進行社群討論,以激發教師教學成長,促進教師同儕合作,精進教師專業發展。
A1-2-1教師實務致用能力
依本校教師進行產業研習或研究實施辦法規定,鼓勵本校專任教師赴產業服務及研習以增加實務經驗,有助提升專業教學及研究,藉由產學交流發掘產學合作機會,另外提供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教師產業研習活動資訊https://www.iacp.com.tw/,透過研習活動讓教師精進專業能力。
A1-2-2承接產學合作案
鼓勵老師與業界接軌,各系至少承接2~3案。
A1-2-3取得技檢考試監評委員資格
為充分整合學校資源發揮各系特色,鼓勵教師參加勞動部技能檢定中心辦理之術科監評委員受訓課程,並取得監評資格,進而輔導學生考取專業證照。
A1-2-4參與國際發明展
藉由參與國際發明展,鼓舞學生創意發想,同時爭取專利,累積國際及專業兼具實力,一年至少參與2件。
A1-3-1數位教材教學無界
輔助教師錄製數位教材或視訊直播,培訓教學助理具備數位教材製作能力,如持續錄製、剪輯相關創新教學課程,推廣教師發展數位課程與開放式課程,以利本校無界教學之推展。
A1-3-2微縮教學楷模傳承
由榮獲傑出教學、優良教師拍攝教學觀摩影片,提供給新進、教學待改進或其他欲觀摩教學之教師,建立教學楷模傳承之成效。或邀請相關背景專家教師,給予授課教師專業意見,以鼓勵教師規劃改進教學策略。
A1-3-3翻轉教學教師增能
推動課堂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教學法。以教師研習、座談會等方式強化教師知能。
A1-3-4推動問題解決導向(PBL)課程
積極推動教師以PBL方式教學,以小組模式引導學生著重問題本質,俾利學生主動學習。
A1-4-1開設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領域課程
STEM科系開設相關課程
A1-4-2進化STEAM(STEM+藝術)領域課程
1.STEM科系與其他科系合作開設跨域課程。
2.開設『人文藝術類』及『自然科學類』之通識課程
A1-4-3基礎課程:程式設計課程(程式語言課程)
1.在通識課程,持續開設『運算思維』課程,培養學生基本程式能力。
2.在各系專業課程,融入程式設計教學內容,厚植學生程式設計進階能力。
A1-4-4進階課程:數位科技微學程
工程學院開設1個數位科技微學程
A1-5-1業師協同深化實務
為加強技職教育與產業接軌,培養學生具有技能實作力、就業力,縮短學生與職場產業科技認知零距離。
開設「業界專家協同教學」,以專任教師授課為核心,業界專家協同教學為支援,針對各系實習、實務課程與專題製作,強調做中學之實務致用的精神,提供學生產業科技新知。
A1-5-2教師增能成果發表
各院辦理相關專業研討會,讓系上教師將研究內容及成果,透過會議交流討論共同關注議題的問題和想法,藉此分享研究、解決特定研究議題、提供國際或跨領域交流機會。
A1-5-3獎勵教師研習進修
為增強教師專長並鼓勵教師研習專業領域,獎勵補助教師參加國內外研習、研討會及出席國際會議發表論文,以增進教師專業知識。教師參加國內外研習、研討會及出席國際會議發表論文至少10件。
鼓勵並獎勵老師至職訓局等相關單位參加研習或進修,藉以培養、精進實務專長;同時鼓勵老師至企業深耕服務,提升老師業界實務經驗。
A1-5-4落實產業實務接軌
持續加強與校友產業接軌,增加學生就業力,符合畢業即就業目標並落實本校成為「具產業教學暨實務應用型科技大學」。
A1-6-1課程精緻策進
透過課程委員會及教務會議,對於就業接軌課程做檢討,以俾課程修正策進,一年至少各2次。
A1-6-2教師教學回饋
評估教學成效、反映學生學習狀況,作為教師改進教學之參考,並建立師生良好互動關係,進而提昇教學品質。
開學第2週起開放至第15週,供各課程修課學生線上填寫學習即時回饋,並以無記名方式提供授課教師與相關單位主管參考。
第7週至第8週實施線上期中教學意見回饋調查,第16週至第17週實施該學期之總結性評量,了解學生之學習狀況及遭遇之問題。
A1-6-3教師資源整合
教師歷程平台結合校務基本資料庫數據的規劃,讓資源更加完整,不只是完善了教務評鑑的內容,也可以透過這些機制,重新檢視需要的資源重整,讓學校更加精準掌握教師資源的調配。
主要是教師歷程平台的檢核機制,原本平台的內容設計是為了教師評鑑,以往都是一學期填報一次,現在鼓勵老師不斷至平台更新,目前已由專師負責將校務基本資料庫的內容統一整合至平台,力求教師資料的完整性,方便整合教師資源。
A1-6-4品質保證機制
為推動本校校務自我評鑑,增進辦學績效追求卓越發展,建立自我評鑑制度,推動校務自我檢核評鑑。
http://scsb.sju.edu.tw/data.php?id=15&tpl=6
110學年度第1學期老服系聘任的鍾武中教師,
長達15年的業界服務及多所學校任教經歷,
多年理論與實務交互學習的訓練,
具備足夠的知能勝任本校老服系教師一職。
http://scsb.sju.edu.tw/data.php?id=15&tpl=6
110學年度第1學期老服系聘任的蔡孟偉教師,
專長於銀髮產業管理顧問及經營、大健康產業專案規劃
、適老化產品研究,培育專業長照人才,
達到產學合作的最大效益。
陳映羽教授分享真理大學的教學經驗模式
陳映羽教授及本校參與教師合影
為增強教師專長並鼓勵教師研習專業領域,獎勵補助教師參加國內外研習、研討會及出席國際會議發表論文,以增進教師專業知識,110年獎勵件數總計16件。
以下為110學年度獎勵補助研習研討會名單
110學年度本校教師進行產業研習或研究產學合作:
參與深度研習共16位老師、企業產學合作16位老師。共計32位老師至產業研習研究,除了產出教學教材製作更能將產業實務經驗用於學生教學、對於學生實習及產學合作計畫均有助益。
產學合作:機械系6件、工管系1件、電機系2件、資管系1件、資通系1件、應英系1件、行流系1件、數位系1件、休健系1件、多媒系1件。
110年彈性薪資績優教師總計10人,經費總計28萬4,887元,
實施教師彈性薪資比例達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