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1-1 學習弱勢
提高學業弱勢學生課業,順利通過學期成績檢核。
1. 對於學生在學習上的困境,本校訂有許多學習輔導機制輔導學生,包含多元學習輔導、預警輔導與補救教學。
2. 藉由學習預警機制,篩選出學業受預警之學生,經由教師關懷輔導與授課教師了解其學習困境後,找出適合學生學習輔導方式。
3. 建立師生U-Care課業指導室之一對一教師課業指導方式,學生同儕課業輔導方式,或是一對多之補教教學方式,加強其課業學習。
4. 規劃多元學習內容,包含人際關係、社團組織、社會實踐及領導技能等有助於提升社會力之課程或活動。
5. 辦理多元學習方案(同儕精進競賽、多元自主學習活動等),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自主學習能力,以提升自我學習之肯定。
D1-1-2 心理弱勢
透過個別諮商、各項心理健康增能活動辦理,藉以提升心理健康並增進學生生活、學習適應能力。
1. 除了學生自己前來預約諮商輔導、教師與行政人員進行轉介以外,每一學年諮輔將進行相關的心理施測,透過測驗結果主動聯繫學生,關懷學生身心狀況,並邀請學生進入諮商晤談。
2. 以上,藉由系統性合作與轉介,促使與確保有諮商晤談需求、意願之學生能得到進一步的協助。
D1-1-3 經濟弱勢
因挹注資源,提供學生能安心就學,有多餘時間從事課外活動及服務學習計畫,提升個人多元能力,為未來就業作預備。
1. 調整學生生活助學金預算及增加名額,提供經濟弱勢學生申請,減少至校外打工影響學習。
2. 開拓校內工讀機會,如:擔任課輔學伴、營隊輔導員等。向校友及企業募款,設立安心就學或生活助學計畫。
3. 協助申請校內外各類獎助學金,獲得社會福利相關資源。
D1-1-4 就業弱勢
經由學校與校友就業機會的積極媒合,弱勢學生能畢業即能就業。
1. 協助學生就業諮詢服務,擴大媒合學生至校友企業服務。
2. 辦理職涯輔導講座及面試技巧模擬,以期有更多職場工作機會。
D1-2-1 輔導比率達成
透過此輔導其能達82%同學皆能接受此輔導,透過全方位提供經濟不利的學生,能超越自己,青出於藍的機會。
為協助經濟不利學生提升競爭力、安心就學,建立外部募款機制,透過完善弱勢輔導、協助同學以學習力輔導、就業力輔導、社會力(證照考取)輔導以及原住民技能輔導、以期能照顧70%以上的經濟不利學生。
D1-2-2 關懷基金募款
透過校友募款等相關資源回饋母校並關懷學弟妹,進而達到學生就學穩定率。
D1-2-3 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獲得輔導或協助之提升成效
期望透過各項弱勢行動方案建構永續運作與發展機制,能規劃出完善的弱勢輔導一條龍機制,以協助社會弱勢學生達到就學、就業、升學之目標。
其透過「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附錄一完善弱勢計畫」揭注更多經濟不利學生輔導所需資源及經費,使學生得以兼顧課業及生活所需,每年度至少15%以上學生獲得輔導與協助,期學生畢業後,能夠翻轉人生、造福人群。
學習程式編輯
體驗教育活動師生大合照
基本救命術研習
手作編織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