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評估:
本計畫以四~六年級學生體適能通過率作為主要成效指標,學生體位適中比率作為參考指標。
102學年度全校體育課一般教學模式進行,103學年度全校實施ICT融入體適能本位課程教學。
本計畫實施一年後,將103學年度與102學年度的學生體適能通過率與體位適中比率作比較。
一、提升學生體位適中比率:102學年度至103學年度,由40.27%提升至55.13%,提升幅度為
14.86%
二、提升學生體適能達常模中等以上:102學年度至103學年度,由41.2%提升至64.04%,提升
幅度為22.84%,亦超過教育部訂定60%標準。
教學成效評估方法說明:
本校共有16班,102學年度體適能教學為一般教學,103學年度進行ICT融入體適能教學,待實施
一年後,以四~六年級的體適能通過率與學生體位適中比率,作為評估比較依據。
ICT
融入教學
一般教學
一、教學時間:共120節課,每學期10節(體適能5節,籃球5節)
二、對象:一~六年級學生。
三、教學方式:以本計畫E化創新教學模式(ITM)進行。
一、教學時間:共120節課。
二、對象:一~六年級學生。
三、教學方式:以一般教學法進行。
體適能檢測項目以教育部體育署所訂定的4項測驗項為主:
1. 坐姿體前彎
2. 屈膝仰臥起坐
3. 立定跳遠
4. 800公尺跑走
教學成效評估:
經過一學年120節課的教學後,以體適能4項測驗作為評估項目,比較ICT融入教學組與一般教學
組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