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香(常綠高大喬木)
學名: Cinnamomum burmannii (C. G. & Th. Nees) Bl.
科別: 樟科(Lauraceae)
校園分布位置: 林蔭大道、高中部建築物旁
莖: 樹高可達 10 公尺,徑 30~50 公分;樹皮厚,常具有芳香,嫩枝多四稜、紅色、被灰褐色柔毛,小枝綠色,老莖樹皮光滑、灰褐色。
葉: 葉不規則對生或散生,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 6~10 公分,寬 2.5~4 公分,先端短漸尖,基闊楔形,革質,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三出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脈腋無腺體,葉柄長 0.8~1.2 公分。
花: 花小,白色或淡黃色,多數
果實: 漿果,果實長橢圓形,未熟時青綠色,有明顯斑點,長約 0.8 公分,熟後變藍黑色,陰香果實的宿存花被片先端呈截斷狀。
又稱假肉桂,葉三出脈互生或近對生,花被筒漏斗狀,果橢圓形,產於臺灣低海拔闊葉樹林中,樹皮有肉桂香味;木材浸水有粘液,可供造紙用。陰香葉吃起來較莘辣,而土肉桂葉吃起來較甘甜但肉桂香味。花與果樹皮、葉、根可提取芳香油,亦可供用葉可作醃菜及肉類罐頭的香料。
土肉桂與陰香的外觀特徵頗為類似,在鑑定上確頗為困難。但觀察研究顯示土肉桂的小枝為淡綠色,葉片為亞革質,葉表淡綠色,葉背灰白;而陰香小枝紅色,幼葉有淡紅色。葉片為紙質,葉表深綠色,葉背淡綠色,故可用於區別土肉桂與陰香,尤其是在小苗時期,可供鑑定之用。再者陰香果實之宿存花被片先端呈截斷狀;而土肉桂幾乎完整保存,也是重要的鑑定特徵。
普103 23 古冠威、資101 37 鄒年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