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定流程:
1.本校依據國小普通班適應欠佳學生轉介特教鑑定前介入輔導流程,為本校學生進行輔導、轉介等措施,期初特教組於教師晨會及學年會議宣導身障及資優的鑑定安置作業時程,確認學生是否經過二級輔導機制,確認後向特教組領取鑑定資料袋,由本校心評教師負責鑑定與施測。
2.適應不良學生之輔導策略,會先請導師進行班級輔導,蒐集並建立學生基本資料,與家長溝通,了解其教育史、醫療史、給予相關改善策略建議,班級學習環境、班級經營方式的調整,進一步再與輔導組及專輔教師諮詢進行調整策略,通報安排認輔教師或志工補救教學,仍無明顯改善,進一步提報個案,開輔導需求評估會議,擬定輔導策略,取得家長同意進行特教鑑定/ 檢附醫療證明、醫院評估報告等資料進行特教鑑定。
安置作業:
1.學生參加鑑定後為身障確認生或疑似生,接續由潛學班老師擔任個案管理者,提供直接間接特教服務及追蹤特生學習情況,每學期召開4-5次的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會議。
2.參加鑑定後為非特教生,由輔導室持續輔導及協助。導師與輔導與特教教師保持聯繫,共同協助處理適應困難學生之行為輔導。
3.依據「身心障礙學生輔導模式」,接受特教服務的學生經「輔導服務需求評估會議」決議有輔導需求,召開個案會議,提供相關校內或轉介校外之輔導服務。
學生輔導:
1.本校建置完善的三級輔導制度,學校老師和行政人員依據身心障礙學生的情況,結合相關專業人員和家長,透過團隊成員間共同的合作,使學生可以獲得所需要而且適切的特殊教育、專業團隊治療(語言/物理/職能/聽障巡迴/溝通巡迴)、學習服務、社會福利申請、心理輔導、特教社工支持等專業特教服務。
2.輔導室也安排親職課程提供家庭支持服務,透過團體討論、經驗分享與實際演練,協助家長精進親子溝通技巧,增進家庭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