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班訊—9月份
親愛的家長您好: 年 班 號姓名
很快的秋天的腳步悄悄地接近了,過了一個暑假孩子們可說是成熟進步了不少! 本學期四年級開學迄今,防震演習過後仍有許多活動正在緊鑼密鼓的策畫中。過完了「中秋節」後即將進行的是「愛要說出來」敬師活動,「防火宣導」、「流感接種」……等活動。10月27日的「校外教學」前1日有學生的”行前講習”,校外教學當日早上”逃生演練”……可以說相當的充實與忙碌!感謝諸多家長們的肯定與鼓勵!讓活動總是能夠順利的推行!
9月23日星期五晚上7點是本學期的親師懇談日,竭誠歡迎您的蒞臨!
【班級公告】1. 本學期轉入生有2位:林靖侑,林怡萱
2. 四年4班教室遷到入校門東邊,學務處樓上4樓
3. 本校敦品樓目前整建當中,請再次叮嚀孩子不要靠近。
【老師的叮嚀】 要求孩子1.遵守班級公約。2.字體要寫端正。3.家課準時完成繳交並麻煩您簽
名4.提醒家長事假盡量先用連絡簿請假喔[事先申請,可退餐費!]
【老師的分享】
根據美國心理學協會(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發行的《心理科學》期刊最新文章指出,家長對於犯錯的態度,會左右孩童的智力發展,因為家長應對犯錯的回應方式,會隨著時間被孩子吸收內化。「對孩童來說,如何看待自身的智力,與他們的未來成就和動機息息相關,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即便家長在態度上認同『犯錯是一種成長』,但是當孩子面臨挫折時,家長也必須將『犯錯的經驗』轉化為積極正向、具有建設性的回應方式,孩子才有辦法從中內化學習,」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凱拉‧海默維茲(Kyla Haimovitz)指出實驗結果如下:
1. 家長對「犯錯」的態度,與孩童看待自身「智力」息息相關
實驗結果一如預期,家長對「智力」的看法,與孩童對自身智力的看法無關,然而,家長對「犯錯」的態度,卻與孩童對自身「智力」的看法有直接關聯。將「犯錯」視為負面消極且有害的家長,那麼他們的孩子自然也會將「智力」視為無法透過學習而增長;同時,若家長越是否定「犯錯」,孩子就會更加認定父母對他們的關心僅是出於表現的好壞,而非過程中他們費了多少心力學習。
2. 家長對「犯錯」的態度,會轉化為他們的「回應」方式根據兩份線上調查與近300位的受試者的研究結果顯示,採用相對負面消極的立場來面對犯錯的家長,在擔心孩子的成績落後時,也容易擺出一副「是孩子自己缺乏能力」的態度,更糟糕的是,這些家長對孩子需要提升學習狀況時,也較少適時伸出援手。由此可見,家長的回應方式並不是因為孩子的成績下滑,而是受制於他們本身對於「智力」的看法。
3. 家長越不怕孩子「犯錯」,孩子越能正面回應挫折
最重要的是,數據顯示,孩童對於父母「如何看待犯錯」的感受相當敏感。「家長、教師與輔導員必須知道,除非透過學習的方式陪孩子反覆練習,否則停留在大人心中的『成長心智』並不會移轉到孩子身上,家長可以試著與孩子討論如何從挫折中重新學習,以及孩子如何在未來還可以做得更好,讓孩子面對挫折時,仍保有積極的應對方式」海默維茲與德維克認為,透過這些研究,可以發展成為系列學習活動,教導家長如何從犯錯經驗中挖掘潛在機會的方法。此外還可以透過示範,帶領家長學習如何透過激勵人心的方式,回應孩子的挫折並與孩子一起思考如何從犯錯中學習與改善之道。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
祝您闔家平安!! 四年4班導師 曾淑鈴敬上
404班訊—6月份
親愛的家長您好: 年 班 號姓名
很快的,和班上孩子的緣分即將進入尾聲告一個段落,感謝這2年家長們的信任與鼓勵 ! 這段期間秉持著對教育的熱忱,總是思考著怎樣做對孩子是最好的 ? 怎樣幫助孩子成長?再怎麼辛苦,只要能為孩子留下美好的經驗和回憶,就會堅持去做。當然這2年孩子們也帶給導師許多成長和樂趣,對於即將到來的離別內心感到非常不捨 ! 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只能給予孩子們祝福,期望他們未來在新班級都能成長茁壯。
高年級是成長階段的的一個挑戰,各方面都沒有中年級輕鬆,必須嚴陣以待,想必讓您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孩子們就像是一株幼苗,期望我們給予水的滋潤 [關愛],肥料的灌溉 [信任],有時除除草 [壞習慣],需要更多的耐心,千萬不可揠苗助長,然後就是等待………..等待不知道何時到來的開花結果 !
希望這個暑假孩子們仍然能夠持續不斷的閱讀課外書籍,7月份周三上午可到學校借書,請您鼓勵孩子多到戶外走動,多參加活動增廣見聞喔 ! 暑假期間台北市有許多不錯的展覽票價便宜,建議家長利用捷運撥空帶孩子去欣賞,藝術欣賞可陶冶心性變化氣質,另外市立圖書館也是不錯的選擇喔!!
【班級公告】1. 暑假作業簿”暑假國數頂呱呱”一本,麻煩家長叮嚀完成,並
自行批改即可,在8/30星期三開學交給新老師。
2. 開學回舊班級[四年4班教室]等待分班,和新老師相見歡!!
【愛的叮嚀】 暑假千萬不要到不良場所或危險地方遊玩。另外遠離3C用品避
免近視。炎炎夏日,要玩水一定要到安全地方並且注意安全喔!!
現在有很多發文「德國人丹麥人瑞典人奧地利人…XX人怎麼教小孩」,面子簿上也有教導「客人與家人的分類」,眾多虎媽網紅..那種才能穿透小鬼腦洞,不再養成下一個麻木無感的當機人?
對家庭來講,父母是樹根,孩子是花朵。如果花朵有問題,多半是樹根也有問題。家長們常常「看到」的孩子的問題,其實是自己的問題在孩子身上的「開花」顯現。也可以說家長意味著「頭腦」,孩子代表著「心」。當生命的存在看似出現問題時,那是「頭腦」出了問題。就像你看到銀幕上有一些瑕疵,先看看投影儀的鏡頭上有沒有題一樣。
如果你是一個恐懼的家長,你就會有一個有問題的小孩。你的恐懼越大,你眼中小孩的問題就越多。恐懼導致掌控。你越恐懼,你越傾向於去把握住某種東西,以讓你自己有安全感。掌控者是頭腦,而小孩通常都是自由的心,他們像水一樣流動,很難被掌控。這使得你越想抓住、越想駕馭、越想掌控,越抓不住,越駕馭不了,越掌控不住。你的恐懼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因而你眼中小孩的問題也就越多。小孩是一個有問題的小孩,真是這樣嗎?沒有你的恐懼,沒有你的壓制或判斷,他是一個很難教育的小孩,這是真的嗎?父母必須問一問自己。當你是一個完全無懼的父母時,你的孩子才能天然成長。
知識教育VS智慧教育
人們往往把知識多當成有智慧,這是個錯覺。過多的知識只能使一個頭腦變得狡猾,而狡猾並不是智慧。電腦能夠隨時調度出千萬知識信息,但電腦並不是一個智慧的人腦。對於人來講,智慧不取決於他裡面的有,而取決於他裡面的空。當他裡面空的部分越多,他運用知識的空間和能力就越大,猶如電腦的硬盤和內存裡空白越多,它的運行速度就越快一樣。
教育小孩,給予他有,更保留他的空,不要把他填得太滿。如果你把他的頭腦填得太滿太實,猶如一個瓶子被塞得太緊太實一樣,它那裡面的空就成為死空,這樣一個小孩的智慧就發揮不出來了。因此,教育小孩,要注意他裡面的空。知識教育是一種有的教育,智慧教育是一種空的教育。記住保留給你的小孩更多的空,而不是有——請重視智慧教育勝過知識教育。學習不是為了記住知識,而是為了喚醒愛心,引爆智慧…………….
[網路文章作者不詳]
以上分享!!
祝您平安喜樂 四年4班導師 曾淑鈴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