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班級:四年四班
領域名稱國語
教材來源翰林版
教學主題十一、孫悟空三借芭蕉扇 108年5月16日第四節 [11:20-12:00]
[本課共五節,此活動為第五節]教學時間40分
設計理念
1. 將「藝術教育」其中的表演藝術融入語文教學。
2. 能從各種文體的課文中了解文體的特點,了解劇本涵義並能詮釋劇本。
3. 透過表演發展兒童的創造力。
教學目標
1. 指導孩童熟讀二.三.四幕劇本[旁白、括號內的動作……等細節]
2. 能以不同角色的個性,加入”情緒”來朗讀劇本。
3. 指導兒童能根據情節脈絡,處理主角的語氣、情緒和動作。
4. 以分組的方式,在台下由兒童初步演練,兒童能即席演出一次。
◎引起動機:
1.兒童先到圖書館借閱西遊記相關的課外書籍。
2.兒童在前幾節課已經朗讀過劇本,在上一節結束前也有分組,事先分配到
擔任的角色或旁白。
◎發展活動:
1.上課前先將教室桌椅靠邊排開,空出中間空間。教師解說一下,進退場位
置、演出時如何走位等注意事項。
2. 以分3組的方式,在台下由兒童初步演練擔任的角色,即席演出一次。
3. 第二次拆組,集合同一個角色,即席演出第二次。
4. 老師解說講評!
◎綜合活動:
表演結束時,由兒童票選,從演出同一個角色傑出者[例如:甲組孫悟
空、乙組孫悟空,甲組唐三藏、乙組唐三藏……等] 各選1人,湊足各
個角色1人,在期末同樂會加入道具,上台表演![p.s由於兒童發展能力不
同,若時間不夠或者能力不足,則不進行!]
◎評量方式:
兒童能夠享受表演的樂趣,發揮創造力,表現創造力五大能力
其中一項即可。
[參考:美國心理學家基爾福(Guilford)的創造力:變通力(flexibility)、
獨創力(originality)、流暢力(fluency)、精進力(elaboration)、
敏覺力(sensitivity)等]。
5分
13分
15分
2分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