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南投縣魚池鄉共和國民小學109年度推動閱讀執行成果
  • 首頁
  • 一、理念目標及組織架構
    • 一-1閱讀推動之理念及其發展脈絡
    • 一-2閱讀推動短中長期程目標內涵
    • 一-3閱讀推動之組織架構與人員分工合作之內容
  • 二、資源整合與環境營造
    • 二-1有效整合運用學校內外部資源推動閱讀
    • 二-2優化學校閱讀環境提升學生閱讀學習成效
    • 二-3資源整合提供學生數位閱讀學習課程
  • 三、閱讀教學規劃與實施
    • 三-1閱讀教學計畫、執行及檢核之品質
    • 三-2圖書館資訊利用教育之規劃及執行
    • 三-3多元文本閱讀課程之規劃及執行
    • 三-4各學習領域閱讀策略教學之規劃及執行
  • 四、閱讀學習成效及影響
    • 四-1學生閱讀能力及閱讀興趣之提升
    • 四-2學生閱讀個別差異之輔導及協助
    • 四-3學生運用閱讀能力進行重大議題之探究活動
  • 五、專業精進與社群發展
    • 五-1閱讀推動人員閱讀專業成長情形
    • 五-2閱讀推動人員閱讀教學社群成長情形
    • 五-3閱讀推動組織及成員之專業發展機制
南投縣魚池鄉共和國民小學109年度推動閱讀執行成果
  • 首頁
  • 一、理念目標及組織架構
    • 一-1閱讀推動之理念及其發展脈絡
    • 一-2閱讀推動短中長期程目標內涵
    • 一-3閱讀推動之組織架構與人員分工合作之內容
  • 二、資源整合與環境營造
    • 二-1有效整合運用學校內外部資源推動閱讀
    • 二-2優化學校閱讀環境提升學生閱讀學習成效
    • 二-3資源整合提供學生數位閱讀學習課程
  • 三、閱讀教學規劃與實施
    • 三-1閱讀教學計畫、執行及檢核之品質
    • 三-2圖書館資訊利用教育之規劃及執行
    • 三-3多元文本閱讀課程之規劃及執行
    • 三-4各學習領域閱讀策略教學之規劃及執行
  • 四、閱讀學習成效及影響
    • 四-1學生閱讀能力及閱讀興趣之提升
    • 四-2學生閱讀個別差異之輔導及協助
    • 四-3學生運用閱讀能力進行重大議題之探究活動
  • 五、專業精進與社群發展
    • 五-1閱讀推動人員閱讀專業成長情形
    • 五-2閱讀推動人員閱讀教學社群成長情形
    • 五-3閱讀推動組織及成員之專業發展機制
  • More
    • 首頁
    • 一、理念目標及組織架構
      • 一-1閱讀推動之理念及其發展脈絡
      • 一-2閱讀推動短中長期程目標內涵
      • 一-3閱讀推動之組織架構與人員分工合作之內容
    • 二、資源整合與環境營造
      • 二-1有效整合運用學校內外部資源推動閱讀
      • 二-2優化學校閱讀環境提升學生閱讀學習成效
      • 二-3資源整合提供學生數位閱讀學習課程
    • 三、閱讀教學規劃與實施
      • 三-1閱讀教學計畫、執行及檢核之品質
      • 三-2圖書館資訊利用教育之規劃及執行
      • 三-3多元文本閱讀課程之規劃及執行
      • 三-4各學習領域閱讀策略教學之規劃及執行
    • 四、閱讀學習成效及影響
      • 四-1學生閱讀能力及閱讀興趣之提升
      • 四-2學生閱讀個別差異之輔導及協助
      • 四-3學生運用閱讀能力進行重大議題之探究活動
    • 五、專業精進與社群發展
      • 五-1閱讀推動人員閱讀專業成長情形
      • 五-2閱讀推動人員閱讀教學社群成長情形
      • 五-3閱讀推動組織及成員之專業發展機制

有效整合運用學校內外部資源推動閱讀

  1. 爭取補助經費購買圖書,並鼓勵教師推薦好書,列入採購計畫,以充實校內藏書。

  2. 結合魚池鄉鄉立圖書館行動圖書車校園巡迴服務,補充學校藏書不足之缺。

  3. 善用財團法人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愛的書庫」書箱,推展班級共讀。

  4. 配合教育部新生閱讀推廣計畫「國中小一年級新生贈書」活動,請家長與孩子進行親子共讀。

優化學校閱讀環境提升學生閱讀學習成效

  1. 各班規畫閱讀專區及辦公室前閱讀區,讓孩子能隨處閱讀。

  2. 辦理新書曬書活動,全校一同閱讀新購書籍並分享。

資源整合提供學生數位閱讀學習課程

  1. 利用網路閱讀來引導學生自我介紹的英文寫作。

  2. 運用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網路資源,進行班級數位閱讀活動。

  3. 利用「教育生活家」進行網路閱讀認證,提升閱讀理解力,激勵學生主動閱讀。

Report abuse
Page details
Page updated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