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台灣欒樹是無患子科的落葉喬木,為臺灣特有種植物,耐旱性強。樹姿優美,色彩多變化,是優良的行道樹與園景樹,在臺灣隨處可見,也可常見一大群的紅姬緣椿象待在臺灣欒樹上,成蟲及若蟲皆有,常引起不明究理的人恐慌。
特徵.觀察點
10月入秋後,位於休區內道路二旁的台灣欒樹,先開出細小的黃花,過一段時間,黃花落得滿地。再過一段時間,就結出紅色的蒴果,掛滿枝頭,在藍天下,十分亮麗,漂亮。
簡述
木棉是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生長的落葉大喬木,高約10—25米。樹幹基部長刺。枝輪生,葉互生。木棉的樹幹粗大,但木質太軟,所以用途不大。木棉的原產地在印度、馬來和菲律賓群島,後來移入台灣,作為行道樹。
特徵.觀察點
春天的時候,矗立在路旁的木棉樹,剛吐露新芽,接著就開出整樹金黃色花朵,吸引許多鳥兒,前來吸取花中的花蜜汁,夏初就結成果實,爆裂出潔白如棉花的棉絮,掉落滿地,可以拿來當填充物。
簡述
原產中國大陸,隨先民渡台開墾而引進台灣,是台灣常見的鄉土樹。烏桕果實是綠繡眼、白頭翁、繡眼、畫眉的食物,是極具生態復育功用的「誘鳥植物」。烏桕木材密緻,易於加工,式傢具及雕刻良好的木材。
特徵.觀察點
在休區營區附近,有許多烏桕,秋天時,愛心型的葉子轉紅,十分漂亮。也是紅柴林地區命名的來由。種子可製作蠟燭,也可作肥皂原料,樹皮可製成香料,葉子可做黑色染料,也可用作生質柴油。
簡述
苦楝分布遍生於台灣平地及中低海拔丘陵。根莖樹皮具毒性,可供藥用。其木材味苦,故稱之苦楝。木材可供建築,及製造器具用。是星天牛的寄生植物,喜愛咬食苦楝的樹皮、嫩枝及葉片,產卵於樹皮內。
特徵.觀察點
春天的時候,可以看到一棵樹上,開滿紫色小花,而且有陣陣香氣,整樹紫色的花,十分浪漫,美麗。
夏秋果實成熟時,整串金黃色,卵形的果實,十分耀眼,是鳥兒愛吃的野果。
簡述
是一種豆科蘇木亞科的植物。原產於南亞南部,臺灣於 1645 年引進栽培。種子味甜可食,葉子是黃蝶幼蟲的食草。阿勃勒花瓣掉落時,如細雨般飄落,所以它的英文名字就叫作「黃金雨」。夏季開金黃色花成串下垂。
特徵.觀察點
每年春天,196縣道二旁的阿勃勒,用黃色的花,撲滿整棵樹和地上,十分壯觀,美麗。成串的花,以及之後結出長長黑色的果實,都是美麗的風景。花朵盛開時,常見很多遊客,停下車來拍照。
簡述
原生環境為濱海地區,枝葉強韌耐風吹,根系發達抓地力強,耐鹽份與貧瘠,常做為行道樹栽種。種子含油量高,可以作為生質燃油使用,葉片可剪下作為綠肥。葉片有豆類的臭腥味,俗稱臭腥仔。果實中空,可以借海漂傳播。
特徵.觀察點
在大義湧泉池公車站牌到益得食品馬路二旁,有十幾棵水黃皮,春天,秋天時,會開出紫色的花朵,遇到下雨後,落花滿地,鋪成一片紫色,十分美麗。開花後會結出一串串豆莢,莢果扁平如刀狀,故又名為「水刀豆」,花有淡淡的香氣。
簡述
分布在亞洲熱帶、非洲、澳大利亞及太平洋島嶼上。臺灣在宜蘭、基隆及金山海岸及南部恆春半島的海岸地區也有。種子能漂浮於水上,借由海漂傳播。在晚間盛開,從傍晚5、6點開始開花,到隔天清晨就會凋謝。葉片類似茄苳,因此稱為水茄苳。
特徵.觀察點
在大義活動中心旁的湧泉荷花池,有幾棵穗花棋盤腳,夏天時開出一串串長長粉紅色的花穗,像煙火般的垂掛在樹梢。開過花後,花朵落在地上,也十分美麗。花開過後,會結一顆顆碩大的果實,垂掛在枝條上。
簡述
落羽松是杉科植物,外型像聖誕樹,可以長到四十公尺高。雌雄同株,雄花生於小枝端,彎曲下垂;雌花亦生於枝端。開花期約在4月下旬,會結球型毬果。落羽松常長在沼澤地,會在根部長出很多氣根。原産地為北美,台灣中北部較多種植。
特徵.觀察點
在休區的民宿,農舍,大義湧泉池旁,益得食品旁,都有種一些落羽松。四季顏色都不一樣,最美麗是秋天時候,葉子全部變紅,十分亮麗漂亮,吸引遊客的眼光。到了冬天落葉,光禿禿,春天又長出翠綠新葉。
簡述
櫻花是中國、朝鮮、韓國和日本等東亞地區的常見物種,起源於喜馬拉雅地區。觀賞櫻花被歸入櫻亞屬,大約有100種物種組成。山櫻花的花果是鳥獸的食物,鐘形花冠含蜜汁,核果紅熟時亦具甜味,均為森林鳥類,松鼠重要的食物。
特徵.觀察點
休區內有許多地方種有許多櫻花,春天的時候,繽紛奪目,有各種顏色,吸引經過遊客的目光。首先開花的有向下垂放紅色的山櫻花,接著有複瓣的八重櫻,寒櫻等,陸續綻放,給春天寫下一筆燦爛美麗的詩篇。
簡述
山芙蓉是台灣特有種,全島平野以至於海拔 1200 公尺以下的山區,都可以看到它的蹤影。花是尖翅褐弄蝶、黑弄蝶和黑紋弄蝶的蜜源植物。花可食用,木材可供製木屐,樹皮含纖維,可替代繩索使用。木芙蓉花朵較大,花朵有紅、粉紅、白等色。
特徵.觀察點
休區內春天可以看到一種早上開花是白色的,到中午變成粉紅色,傍晚又變成紅色的花,樣子像芙蓉,十分雍容華貴。休區內有二種,一種單瓣的是原生種山芙蓉,一種是人工栽培複瓣的木芙蓉,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