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林業為日治時期重要的殖民產業之一,沿途的林鐵車站見證了此段歷史過程。太平山森林鐵路從太平山至羅東,重要的平原路段多分布於三星鄉內,其中包括牛鬥、清水湖、天送埤、三星、二萬五、大洲共六站。民國六十八年因風災及虧損問題,鐵路宣布停駛,目前鄉內可見的木造車站只剩天送埤及大洲站。
1902 — 明治四十二年 興建叭哩沙輕便鐵路
1920 — 大正八年 運糖鐵路全線通車
1924 — 大正十三年 森林鐵路全線通車
1926 — 昭和元年 森林鐵路開辦客貨運業務
1979 — 森林鐵路停駛
輕便鐵路
在森林路設置之前,叭哩沙地區即設有輕便鐵路,明治四十二年(一九〇九)基於軍警鎮壓山地住民的需要,興築羅東經廣興、阿里史至叭哩沙(三星)支線。長九點四公里,約與現在的台七丙路線一致。大正三年(一九一四)繼續延長至九芎湖。並於該處設有陸軍經理部倉庫。理番軍響部隊的供給均籍輕便道運輸到此,再以人力挑往各處。
輕便車主要靠人力推動,所以也稱手押軌道、手押輕便線。「輕便車仔」下裝設四個鐵輪和腳煞車,必須由人從後方推動。當時以載運樟腦、蔗糖為主,也有載客服務。大正八年糖鐵的興建,逐漸取代了輕便鐵道,後來便將鐵道拆除改爲道路(現在的三星路),由客運經營載客服務。
運糖鐵路
大正九年(一九二〇年),因三星庄爲二結糖廠主要的原料供應地,乃興建運蔗輕便鐵道,主幹線自二結、歪仔歪越溪經過尾塹、大洲、大義、二萬五、叭哩沙至九芎湖,並於大正九年二月全線通車。
此輕便鐵道沿途有分道,以手押台車軌道延伸到蔗園,分道的起點設有蔗作集合場,集貨後將甘蔗以五分仔車運往二結糖廠。其中以六號分道(大義村紫薇宮附近)集貨規模最大,因為有一專門的支線鐵道運往紅柴林(八王圍)。當時三星共有紅柴林、叭哩沙及大洲三個甘蔗输運中心。透過甘蔗的种植、運输路徑所形成的地理景觀,構成叭哩沙平原地區顯著的風貌與鮮明的生活記憶。此運糖鐵路,後來隨著太平山林場的木材輸運,而向兩端擴張成爲森林鐵路。
太平山林業
日治中期後,政府權力漸擴及山區,遂成立太平山林場,生產材面積為阿里山之五倍,為台灣三大林場之一,當時天送埤居民前往太平山林場工作的情形十分興盛,甚至有「每十位居民就有五位在林場工作」之說,而叭哩沙庄及三星市街,因位於上下山的交通樞紐,人口也隨林場的興盛十分快速。
林場的工作包括:伐木、造材、集材及集車等工作,其中,「集材」的工作最為繁瑣,利用人力及各種動力將原木聚集於運材路線上,以利運輸的工作,一般一組至少需要十餘人擔任;至於「集車」則是將原木由集木場運上貨車的工作,這種工作一組則需八人負責。
森林鐵路
初期砍伐林木以放流的方式運送至員山鄉,為了提升品質,於大正十三年(一九二四年)興建羅東森林鐵路載運木材。沿線設竹林、歪仔歪、大洲、二萬五、三星、天送埤、清水、牛鬥、濁水到土場等十個車站。沿線除了竹林站最大外,其次就是三星站及天送埤站。這條鐵路的建設標準異於平地大線鐵道,不但軌距較窄,機關車廂也較小,故加掛兩個客車廂,共可容納八十人,為林場工人及三星居民重要的交通工具。一九七年代,因林木產量降低,加上風災影響,森林鐵路於民國一九七九年停駛,沿途的車站與鐵軌也陸續拆除。成爲三星鄉民的共同遺憾。
早期為搭乘太平山森林鐵路入山證辦理處。目前車站主體已翻修為水泥建築,作為雜貨店使用,周邊還可見當時月台的痕跡、面對雜貨店左邊第一間為當時的站長宿舍、右邊為入山檢查哨。在繁盛時期,這裡最多有兩百多戶人家居住。
天送埤車站建於大正十一年(一九二一),坐落於宜蘭縣三星鄉福山街,是目前鄉內僅存兩座木構造之一,其建築特徵爲日式建築注重門廊。半戶外空間的特色,反映了宜蘭多雨的氣候。
天送埤車站爲土場至竹林的中間站,也是火車從平原連接山地的轉運站。竹林站發車與土場發車的火車在此交會。森林鐵路停駛後因拆除不易加上原有道班工的不捨,意外的保存了迴轉盤與老車站。因其特殊的歷史氛圍,在民國九十三年公告成為宜蘭縣歷史建築。
在三星地區農會的西側,義德路旁。運材鐵道拆除後,站前鐵道路基改建為義德路,七十九年三星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時,將火車站改為公園。
三星車站因位於三星的行政中心,毗鄰宜蘭農場,過去有很多軍人下工後會到此聚集,順便到街上看電影、逛妓女戶等,可見當時相當熱鬧景象。車站已於民國八十二年拆除,改建為三星公園與老人文康中心。
位於萬富公車站牌旁。二萬五車站過去相當繁榮,在鐵路拆除之後,附近的商店幾乎都改爲住宅,目前附近一戶居民開了一家以此為名的小店,提供輕食飲料。
大義村長鄭坤宗表示,過去萬富車站相當熱鬧,有很多店鋪。附近居民皆會在此聚會,特別是附近兵營的軍人。林舍路底為過去的道班房,目前已改建大樓。過去的車站景象不再,不過在紫微宮後的竹圍小徑,還可感受過去林鐵行經的路徑。
二萬五車站現已拆除
位於大洲村農會倉庫旁,大洲村五分路二段一九二號,屬木構車站,站體內部陳列林鐵的歷史看板,述說大洲社區與火車站的故事。要參觀請先向社區預約太平山鐵路大洲段原為運送甘蔗之用。大正十五年(一九二六)開辦客運業務後始設立大洲火車站,至民國六十五年改為無人駐守的車站,後因全線停駛而停止使用。民國九十四年以原木全部翻新改建為現在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