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異齡共學至同儕教學 讓學習不再是孤軍奮戰
從異齡共學至同儕教學 讓學習不再是孤軍奮戰
當翻轉教育成為熱門話題,教學的角色也不再僅僅是「老師教學生」。學生之間獨特的同儕語言,有時會是更好的學習催化劑。康橋秀岡校區透過完善的「同儕教學」規劃,包括甄選、配對、教學及傳承等步驟,讓學生間的異齡共學呈現出和諧而美好的風景。
多年來,同儕教學模式在秀岡校區發揮了極大的效益,逐漸演變成學生自主傳承的學習方式。學長姐與學弟妹以一對一的形式相互學習,涵蓋學科課業、升學選校以及海外生活經驗分享等多元範疇,目前每年有超過150位學生參與,人數逐年攀升。
報名同儕教學時,無論教學者或受教者都需先經過面試,由學校依據雙方的學科強項和需求進行配對,並一起簽訂「承諾書」。要求學生不能無故缺席,否則將被取消資格。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亦是對彼此的尊重,或許是一種壓力,但也是培養責任感的重要方式。
同儕教學的核心是為學生帶來「學習的安全感」。透過夥伴間的陪伴,學生感受到「當我遇到問題時,有人可以幫助我,在學習路上,我並不孤單。」這種支持不僅限於學業,還包括升學選擇、人際關係,以及與師長或家長的溝通等。學長姐往往成為最佳的傾聽者與支持者,甚至無意中成為學弟妹的重要引路人。
不少受教學生起初是因家長或師長建議而參加,但真正投入後,卻喜歡上這種學習模式,甚至自發性地增加參與時數。也有不少學生從受教者轉為教學者,並將這份傳承延續下去。學期結束時,學生們會互相寫感謝卡,學長姐還會精心策劃同樂會,增進彼此感情。
對於負責教學的學生來說,這更是一段寶貴的「服務學習」歷程。他們在教學過程中體會到「我會的,不代表我能教會別人。」促使他們正視自己的學習盲點,並在教學中深化自身能力。他們因此更積極地探索問題的解方,不斷精進自己。也有成績優異的學生善用同儕教學的好處,曾有10年級與11年級校排第一的兩人成為夥伴,互相學習彼此擅長的領域,實現共同進步。
學生間不應只有競爭,康橋的同儕教學成功讓學生們找到學習的穩定感,為校園增添互助的氛圍,讓學生樂於分享與幫助彼此。如今,「同儕教學」已成為秀岡校區異齡共學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