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狐狸愛上圖書館」一書中,故事主角狐狸好奇的問老鼠:「什麼是圖書館?」小老鼠說:「就是有很多書可以借來讀的地方。」這應該是大多數人認知裡的圖書館。但隨著知識型態的多樣化、學習模式的數位化,青山校區圖書館不僅僅只是借還書的地方,我們建置多樣化的數位資源學習環境,讓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獲得便利和創新體驗。
圖書館網站上有各種數位學習資源,myON與TumbleBooks讓學生在數千本電子書中,依據個人興趣、Lexile閱讀級數選擇適合的圖書,老師也可以在myON上建立閱讀專題,讓學生進行指定閱讀,藉此瞭解學生的閱讀理解狀況。在線上雲端書屋中可以閱讀到學生最喜愛的紅豆妮與綠豆兵。BrainPop將數學、科學、社會等學科變成有趣的學習影片;Britannica School大英線上百科、Research Rocket雜誌資料庫,則提供學生在進行專題探究搜尋資料時所需。當想要增強寫作靈感與創意,或是閱讀國內外時事開闊世界觀視野,線上版國語日報、週報是學生與老師的最佳幫手。
現今的中小學生都是2000年後出生的「數位原生代」,他們從小接觸各種數位設備和網際網路,形成獨特的生活與學習方式。因此你會在大下課的圖書館內看到,除了來借還書的學生外,也有一群人是熟練的在進行電子書的數位閱讀,閱讀型式已不僅只限紙本圖書。在課堂中,也可以觀察到數位資源的應用已融入在學生的資料探究階段。以四年級英文專題「動物棲息地」為例,圖書館在探究階段引導學生善用圖書館線上資源進行資料搜尋,再由老師教導學生如何從線上資源中擷取所需要的重點,整理融合成一份成完整的報告。
數位化讓圖書館成為更具互動性與創新性的學習有機體,學生利用數位資源進行協作學習、激發學習潛能;老師運用數位資訊,提升教學靈活性與多樣性。同時我們也關注學生的數位素養教育,培養學生能夠合理、有效地使用數位資源。圖書館的數位化實踐,是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知識探索途徑,為未來學習奠定更穩固的基礎。
因應未來世界所需的人材,資訊應用及素養已是不可或缺的能力。為培養孩子資訊能力,康橋將資訊課程從中年級延伸至低年級開始實施,並根據不同的學習階段設計對應的活動、程式機器人與專題。讓孩子能由各種不同的主題中學習相關的能力,進而培養孩子具備「邏輯思考」、「問題解決」及「創意實作」等未來人才所需的關鍵能力。接下來,讓我們來一賭在康橋的孩子所見的電腦課吧!
為吸引一年級的孩子的興趣,造型可愛的程式小車擔任了啟蒙的角色,讓孩子嘗試配合故事引導小車走指定的路線到達終點,提升學習的成就感。並從中學習將任務步驟化、除錯與重覆的概念。接下來的 ScratchJr 讓孩子可以用圖示化程式積木完成簡單的動畫和遊戲。到二年級,孩子開始認識常見感測器的使用方法,並使用文字型程式積木來讓機器人做更豐富的動作,在這些活動中,孩子也能了解如何使用判斷式。最後請孩子觀察校園,設計使用機器人改善校園環境的專案,結合生活課程之外,也讓孩子發揮創客的精神,培養利用手邊的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年級的電腦課程,孩子要開始學習組裝自己的智慧程式小車。透過動手實做,讓孩子學習簡單機構的原理、解讀組裝圖說等能力。組裝完成後,孩子還要進行一連串的測試與品管的挑戰,來確保小車的運作正常,同時培養檢驗與修正的素養。完成這些挑戰以後,孩子就能撰寫程式讓自己的程式小車完成如尋跡、光感等進階的任務。除此之外,這個階段也開始學習基本電腦操作,如:文書處理、簡報的設計……等,同時融合美術排板鑑賞與心智圖等不同領域,讓電腦課程變得更多采多姿。
到了高年級,孩子已經對機器人與電腦的操作有了基本的概念,所以是時候來面對更豐富的挑戰。Scratch 將孩子先前從機器人中所學的程式概念轉移到電腦的虛擬世界中。孩子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將有趣的角色轉換成栩栩如生的動畫,再加上如廣播、事件、變數等進階的能力,孩子就能打造出精彩有趣的遊戲。而程式機器人也從以往的小車的形式轉變成更多功能的機器手臂,從中了解伺服馬達的操作原理、多元件聯動等更進階的操作。最後孩子還能讓多台機器人進行聯動,互相傳物品或猜拳,真的是太有趣了!
在小學部的六年之中,機器人與電腦課程的併行讓孩子擁有堅實的數位領域素養。未來的課程中,還有人工智慧將逐步納入之中輔助學習。期許每一位康橋的孩子都能在數位的潮流中掌握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