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四周環繞著美麗的海洋,作為一個海島型國家,孩子們將有許多機會接觸到開放的水域。不論是以更佳的方式親近自然,或確保自身及他人水域活動安全,游泳都是海洋之子的必備技能。
泳帽升級制度
在康橋,游泳是孩子學習生活重要的一部份,我們將其納入課表規劃,每週固定安排兩節課。為了要讓教學內容更符應學生的需求,康橋的游泳教學採用帽色制度來區分學生的能力。從幼兒園小班的親水課程,逐步漸進式帶入游泳初階內容,讓學生一步步學習更高階的游泳技能。初學者會配戴白帽,隨著技能提升,再依次更換為黃帽、藍帽、紅帽,最高級別則是黑帽。之後隨著游泳的距離和速度提升,會以校徽燙印在泳帽側邊,展示學生的挑戰成果。透過期初和期末的游泳測驗,我們能藉此瞭解孩子的技能程度並據以進行帽色分組,以便調整課程內容來學習更高一階的能力。對孩子來說,泳帽就象徵著自己的學習成就,持續不斷的挑戰自我和追求榮譽,將成為學習游泳的動力來源。
自救能力學習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希望他們都能平安長大。康橋游泳教學的設計格外注重「安全」。在游泳池的環境中,可以用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學生自然適應水性。而泳池外的開放水域,學會「自救」才是安全的核心。從初級開始,老師會先教導學習韻律呼吸和藉物漂浮等基礎自救動作;到了中級則會學習水母漂和大字漂等延長待援時間的方式;配合泳姿能力提升,高級課程就會加入踩水動作和著衣自救。老師也會透過相關案例、新聞報導、自身經驗等,提醒學生從事水上活動時務必重視環境安全,謹慎決定行動。
長泳自我挑戰
康橋的泳渡日月潭菁英活動是學生必修的課程之一。為了要挑戰3200公尺的大型開放水域,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學生會進行一小時的長泳訓練,期間以自由式泳姿連續往返,觸牆後立即轉身出發,依個人體能配速,完成不間斷的挑戰以模擬開放水域情境。長泳訓練不僅可提升學生的心肺能力,也磨練出堅持、不輕易放棄的毅力。
康橋透過系統化的游泳教學,不僅教會學生游泳技能,更幫助他們養成健全體魄。用有組織、有效率的學習方式,讓康橋寶貝們長大後都能養成規律、良好的運動習慣,勇敢迎向未知的挑戰,成就更好的自我。
康橋學生的必修課程-游泳,不僅教授一項實用的技能,更能培養孩子終身受用的運動能力。作為一項全身運動,游泳不僅能增強體能,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注力、耐力和協調性。日積月累,成為孩子強大的成長基礎。
每學年學校都會舉辦多項校內競賽活動,如:水運會、小鐵人賽、校慶水上活動,這些賽事為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和挑戰極限的機會。在競賽當中,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游泳技能,體驗競技運動的樂趣。透過比賽經歷,學生將學會如何面對壓力,培養運動家精神,並建立強烈的團隊合作意識。比賽雖然有輸贏,但康橋更重視的是過程中所培養出的品格和意志,讓學生在面對競爭時能秉持正向的態度,享受運動的成就感。
長泳課程不僅有助於學生在體能上得到成長,更在心理素質方面發揮重要的提升作用。在長泳訓練中,學生必須不斷進行自我調整,通過持續努力和反覆練習,最終完成60分鐘的挑戰。這一過程鍛鍊了孩子堅持不懈的精神,並幫助他們培養出面對困難時不輕言放棄的決心。長時間的游泳過程也教會學生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冷靜、理智應對挑戰。這種冷靜應對的能力,不僅能在泳池中發揮作用,也能在日後的學業、工作及生活中提供極大支持,讓他們從容面對各種困境與挑戰。
學校的游泳課程不僅是體能和技術的培養,更是一種人格和心智的塑造。學生在泳池中不斷突破自我、超越極限,從中學會自信、勇敢與堅持。這些經驗不僅將會成為他們人生中的寶貴回憶,還將成為支撐他們面對未來挑戰的力量。透過游泳課程,學校為孩子們打下堅實的基礎,讓他們在學業和生活中都能獲益,並成為一生受用的寶貴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