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推動線上教學的發展,各類線上互動軟體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些原本專為線上教學設計的互動工具,如今結合了互動投影機或大屏幕,在實體教室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讓學生更容易融入課堂學習。此外,人工智慧(AI)和生成式人工智慧 (GAI)的引入,也為教師提供了全新的教學輔助工具,徹底改變了教學方式,顯著提升了學習效果。
一、利用資訊科技提升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利用資訊科技豐富教學內容,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透過多媒體資訊、虛擬實境(VR)等技術,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極大提升。各種互動軟體如myViewBoard、ClassSwift等,進一步加強了即時互動。例如,在使用ClassSwift時,學生可以通過掃描QR code取代傳統的小白板,利用手寫功能即時回傳答案,並透過大螢幕顯示,使全班同學都能清晰看到。不僅如此,學生還可以用錄音的方式回答問題,而教師也能在線上批閱。藉由後端管理平台,教師可以記錄學生的學習歷程,這不僅提升了課堂的互動性,還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
二、運用資訊科技實現個性化教學
面對AI時代的來臨,教師可以在教學設計中融入AI技術,產生即時互動,從而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進行即時調整。例如,在數學課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電子教科書教學後,利用AI即時出題,結合ClassSwift的即時互動反饋,快速掌握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程度,進而調整教學進度與內容。
目前,許多AI輔助工具能自動生成線上試卷,大大減輕了教師的批改負擔,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練習機會。例如,在考試前使用線上出題系統,學生可以在數位載具上作答,並立即獲得批改和詳細解答,甚至可以針對錯題進行重複練習。教師則能透過後臺分析學生的作答情況,在課堂上進行針對性講解,有效提升教學與學習的效果。
三、利用人工智慧及生成式人工智慧優化學習
隨著AI和GAI技術的不斷進步,學生可以借助這些技術來優化自己的想法。例如,在進行青山Time計畫的擬定時,學生可以先自行思考,然後通過與ChatGPT的對話進行比較,從而找到更好的探究方案,讓探究過程更加順利。此外,學生還可以利用生成式AI產出圖像、簡報、影片等多媒體內容,進一步提升發表效果。
總結來說,隨著AI科技的快速發展,教師必須掌握AI技術和數位工具的應用技能。先釐清處課堂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重點,並搭配適當的數位工具來優化學習,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在未來社會中的競爭力。
談到資訊素養對這個世代的孩子為什麼重要?我們或許可以我們的孩子所身處的「時空背景」與「環境」來思考這個問題,再進一步的去思考,該如何滿足或是符應身處數位時代孩子在學習與生活上的需求。身為數位原住民這一代孩子,他們所接收的資訊可以是來自四面八方、體驗也相當的多元,那麼下一個問題,便是在大家都擁有大量資訊與多元體驗下,我們該重視什麼?什麼東西更重要呢?我認為「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對一件事情,產生深刻的理解與個人獨特的洞見與觀點」是在目前這個AI快速發展時代中相當重要的課題。
首先,保持開放的心態、對世間萬物充滿好奇,進而去探索自己的熱情所在,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且屢試不爽的開頭。在為自己、為孩子建立良好的心態之後,接下來就容易許多!大家可以想想看,資訊素養的本質是什麼?從目標導向的來思考這個問題,我認為資訊素養是為了終身學習,換一種方式來說,當孩子慢慢長大之後,他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可以直接想到的有:未來的工作、陪伴一身的熱情與興趣、如何與自己、與他人更好的相處等等,還有好多好多,而這些問題都不是可以簡單回答、或有標準答案的。
但也還好,我們有幸身處於科技不斷快速發展的時代,讓我們能夠借助科技之力,幫助我們在面對這些跨域問題時,能夠有更流暢、更貼近個人的學習與思考的體驗,進而對知識的理解與生活所面對的問題,建立更深刻連結應用。
為了讓孩子有能力解決複雜的問題,建立深刻的理解與產生個人獨特的觀點,是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所要培養的重要能力,而以終為始的學習、專題式學習、問題導向的學習、跨域學習,都是很好的方法。再者,有賴於生成式AI的問世,我們可以用很低的成本,透過AI向世界上各個領域的專家討教、協作,利用AI為孩子拓展視野,看到世界之大、萬物之美,激發孩子們對於他們共同美好的未來而用心、而努力!
而在經過AI世代的淬煉後,所留下來重要的東西為何?AI可以加速我們對於複雜問題的理解,AI可以帶來許多優勢與方便,但在這些快速與方便的過程當中,我們更要有意識地提醒孩子,尋找意義、尋找樂趣,並引導他學習評估,並能為自己做出重要的選擇,因為,這也正是AI無法代替人類做到的。當我們擁有了更宏觀的心態、觀念與方法,我想,在面對AI於教育的發展上,就可以抱持相當樂觀的態度且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