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與服務-懂得感恩與回饋
交通與服務-懂得感恩與回饋
面對精密分工合作的社會,日常生活所需都要依賴各行各業的人幫忙,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例如:早上可以看到整潔的市容,那是辛苦的清潔隊人員無論天氣如何都起個大早,在昏暗中默默付出清掃街道。交通警察及義交人員長期忍耐空污、噪音、烈日及下雨等不良環境,卻仍堅守崗位,進行交通疏導,讓車行更「順暢」、用路人更「安全」…。社會上各角落默默付出的人值得我們敬佩,請向身邊為我們服務的人說聲:「您辛苦了,謝謝您,有您真好!」
康橋國際學校因學生居住地幅員廣闊,除了少數家長自行接送之外,絕大多數學生都搭乘交通車上放學,動員的人力相當龐大。學期初學校都會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宣導及逃生演練,為孩子扎根交通安全教育。更重要的是為確保孩子能平安且準時上放學,從交通路線的規劃、車輛的安排、司機與導護的培訓,都有縝密的策畫及標準作業流程。當然實地執行任務的交通車司機、導護及所有的交管人員任務更是繁重且辛苦,如果家長與孩子可以將感謝之意表達出來,讓他們知道辛苦有被肯定,相信他們會很高興的。
康橋相當重視感恩教育,而家長們不妨也可以試試下面幾種方法,一起從身教、言教著手,讓孩子在生活中懂得感恩與回饋,讓感恩教育無處不在,親師合作共負教育的使命。
一、成為孩子榜樣:
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家長的一言一行,常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因此,家長想要孩子能夠感恩與回饋,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以身作則,例如每天到交通車接送站點遇見司機或交通車導護,家長能夠主動打招呼或說聲:「謝謝您,辛苦了!」無形中也會模仿父母懂得感謝為我們服務的人並體諒他們的辛勞。
二、遵守交通規則:
人人遵守交通規則,確保你我的安全。凡是騎腳踏車或搭乘摩托車時,都要先配戴好及繫緊安全帽;搭乘交通車、遊覽車或自家車時,也要提醒彼此先繫好安全帶,車輛行進間不能站起來或移動位置,到達目的地車停妥後才能鬆開安全帶。希望透過不斷的要求及宣導,讓孩子將安全概念及行為落實在生活中,負起保護自身安全的責任。家長能夠協助提醒孩子一上交通車即繫好安全帶,保持安靜或是放低說話的聲音,對於交通車導護善意的叮嚀虛心接受及給予應有的尊重,因為交通車也是教室的延伸及學習場域。
三、體驗大眾運輸:
家長善用陪伴孩子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機會,旅行可搭捷運、公車、火車或高鐵等。事前可以提醒孩子相關的交通安全須知,像是等車時排隊勿跨越候車線、遵守先下後上的排隊禮儀,以及禮讓老弱婦孺,在車廂內保持安靜,讓大眾運輸的服務品質日益昇華,從小讓孩子建立多搭乘大眾運輸良好的習慣,也可提升大眾運輸的搭乘率,進而改善道路交通流量,促成低碳生活,保護環境。
四、感謝家人服務:
家長可以掌握教育的契機,教導孩子真心感謝表達對家人的付出,因為家人的服務很容易認為是應該的,對最親密的家人往往吝於表達感謝與讚美。在家中可以藉由對話或是相處的時間,對家人表達感謝之意,即使再怎麼匆忙,也不忘短暫的感謝問候,感謝的話還可以激勵人心,發揮肯定的力量。
如果想培養充滿活力、專注力高的孩子,就要讓他從小養成感恩與回饋的習慣。美國科學家艾門博士透過實驗證明,感恩的心不僅能讓人感到幸福,還能幫助大腦發揮最大功能。當得到孩子的幫助時,請記得表達衷心的感謝。從父母身上學習到感恩的孩子,自然也會習慣說出感恩的話語,同時也能提高專注力和記憶力,在人際互動也會得到認可及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