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交通車安全第一課 -「交通車逃生演練」/優質交通車服務~家長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自接區是許多孩子早上上學與傍晚放學的必經之路,師長們也在這兒每日迎接與送別可愛的孩子。快快樂樂上學與平平安安回家是家長的期許,在師長們的呵護下孩子能不斷地茁壯起來。
家長的配合
早上為了讓車輛的順利進出,請家長車輛進入一號門時依序排隊、放慢車速,並提醒孩子要準備下車了,如果還在睡覺的該醒了,早餐還沒吃完的要收起來了,提前做好下車的準備,書包、英語袋、游泳袋請孩子一一自己檢查,請相信你的孩子可以做到。
進入膜構區,車輛一停就該讓孩子下車,避免停靠到最前方才要讓孩子下車,如此很容易造成後方車輛阻塞。上車時書包、袋子、學用品、樂器…等應以放置後座為優先,避免因為開「後車箱」而增加停留時間,間接影響整體的車流速度。
孩子在下車前就應先向爸媽說再見,避免在下車後不斷揮別而影響駕駛(家長)的專注力,如此容易造成碰撞的危險。家長應避免下車,並請指導孩子自行從右側開關車門,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習慣。車輛順暢的流動,也可以省下家長寶貴的時間。
孩子健康的考量
目前疫情雖然舒緩,孩子在家裡如有不舒服建議先量好體溫再出門,生病就應請假在家盡快就醫,避免上學交叉感染病毒且延誤病情。周邊如有人生病或咳嗽,建議配戴口罩,保護自己也可保護同住家人。
為了孩子的健康,學校建議家長及孩子提早十分鐘起床,在家裡吃完早餐再上車,一方面增進親子間的感情,另一方面在行車上也比較不須趕路,比較安全。
學生安全教育
孩子下車後,為了安全,要在月台區靠近欄杆往前走,不能停下來,以避免在月台區嬉戲聊天造成危險。孩子這時應該快走前進,進入教學大樓。
學校為了家長車輛進入自接區後停等效率的提升,做了許多努力,包括車牌辨識系統的不斷更新,提高辨識率的精確度,車道入口及現場協助人員的服務,都希望能做到安全、快速,並且減少家長自用車在自接區停留的秒數,減少後方車輛等待的時間。
為了我們高競爭力的孩子,為了安全舒適的教育環境,讓我們大家一起為孩子而努力,成就孩子美好的明天。
康橋學校青山校區座落於青山鎮社區內,校方早自2010年開校起,為減低自接學生家長車輛對學校周邊道路交通之影響與衝擊,使學生與家長能有溫馨且流暢的自接環境,不致於因自接家長車輛過多,造成上放學時間壅塞之疑慮,除了將自接區域設置於校園內及對自接家長車輛進行有效分流,亦投入大量心力建置了完善舒適的自接區。
在舒適溫馨方面,學校在接送車輛上下車區域安裝了大面積膜構,使得學生上下車均能免受天候影響。又於自接區域提供了舒適的空調、充足的燈光與桌椅,使學生能舒適且妥善運用其等待時間。
在安全流暢方面,為維護學生之安全,學校內規劃設置了自接學生專用月台,使得人車確實做到分流,以維安全。另,因上放學時段有校車、娃娃車、幼兒園自接車、小學自接車及教職員車輛等通行,車輛與車種眾多,為求行車安全及順暢,學校將各車種車輛確實進行分流、分時段處理,以期達到行車安全與流暢。
當然,為了達到安全順暢的上放學交通,學校更是從進入社區的橋頭處到橋尾哨之間利用擺放交通錐,有效地做進校車輛的分流,並派相關同仁做車輛引導,並從1號門至6號門亦都有學校同仁及警衛不分晴雨做好交管,以確保入出校的車輛均能順暢通行;冀望入校家長車輛能配合各門人員指揮,將車輛盡量靠邊行駛以利其他車道車輛通行,準備好車證並於各證時段有序入校接送學生。
學校對家長接送學生的規劃與努力,不僅要求做到學生安全及行車流暢,亦力求提供舒適溫馨的等待空間,始得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的自接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