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人文-發掘孩子的天賦
藝術與人文-發掘孩子的天賦
時序進入冬季,在青山校園裡,已可感受陣陣寒意,寒風或許刺骨,但心卻是暖和的,甚至是激昂的,因為孩子的優異表現,讓親師生感到無比的雀躍與榮耀。管樂團、弦樂團、合唱團,接連參與新北市音樂比賽,都創下佳績,將繼續征戰全國賽;學生美術作品,從校內比賽入選,到參加新北市比賽獲獎,到全國美術比賽,都有很好的成績。腦海中也浮現朝會的頒獎儀式,多才多藝的孩子,拿著獎盃掛著獎牌,神采奕奕的站在舞台上與校長合影,並接受同學的掌聲與喝采,孩子努力學習各項才藝,勇敢參與各類比賽,享受榮光的背後,孩子要花多少時間與心力,犧牲多少玩樂與休息,承擔多少壓力與挫折,才能征服一次次的挑戰,迎來一次次的成功。
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提出「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論,認為人類有八大智能,包含語文、數學、空間、肢動、音樂、人際、內省、自然探索,主張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獨特「聰明」,不再單一的以學科成就來定義智力,而是更多元的角度來看待孩子的天賦潛能。108課綱的「適性揚才」就是呼應這樣的理念,鼓勵孩子掌握自己的天賦潛能,發展優勢能力。康橋一向走在教育思潮的前端,除了國、英、數等基礎學科的堅實扎根外,更重視多元智慧的試探發展,以及多元才藝的深化學習。開設各類社團、營隊與才藝課程,豐富孩子的學習體驗;成立管弦樂團,發展孩子的音樂潛能;舉辦小舞台表演、藝文嘉年華、青山美展,提供孩子演出的舞台,涵養孩子欣賞藝術的情操,孩子的天賦得以萌芽,潛能得以強化。
跟著時代的脈動,父母也開始關注孩子的多元發展,不再侷限於孩子的課業成績,追求「傳統的成功」,而是協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專長,發揮個人天賦,走向「自己定義的成功」。要成為孩子生命中的伯樂,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提供孩子豐富的學習環境:
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聰明」,如何協助孩子找到強項天賦,讓孩子能依著自己的天賦發展,家長須先揚棄學科分數為重的傳統觀念,營造豐富的學習環境,讓孩子有多元探索的機會,鼓勵孩子勇於嘗試,從中發掘自己的優勢能力,發揮個人潛能。
二、尊重孩子多元的自主選擇:
在多元的學習環境中,父母可扮演陪伴者的角色,不要主導孩子的學習,給予孩子自由選擇的機會,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多與孩子溝通討論,引導孩子找出自己的夢想拼圖。或許孩子的選擇不是父母所期盼的,仍然要尊重他們的意願,因為唯有讓孩子學喜歡的、學擅長的,內在動機的驅使下,他們才會學得開心,學得有成就。
三、支持孩子找尋自己的路:
享譽國際的服裝設計師—吳季剛先生,從小不會讀書,卻愛玩芭比娃娃,在當時的傳統社會,常遭受異樣的眼光。幸而他的母親能欣賞他的獨特,不妥協於世俗的批評,毅然決然的送他出國學習服裝設計,一路的陪伴與支持,今日他才得以在世界發亮發光。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因材施教,便能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最有利的條件,他也會知道自己的人生該往哪個方向走,帶著信心和祝福,創造屬於他自己的人生價值。
四、陪伴孩子面對困難與挑戰:
在發展天賦潛能的過程中,孩子會不斷的遭遇挫折與失敗,也會有想放棄的時候,父母必須陪伴孩子走過生命低谷,引導孩子正向面對問題與挑戰,父母的支持與鼓勵,會讓孩子更具信心與勇氣,充滿能量突破難關。
期待親師合作,打造一個多元、支持、自主的成長空間,開啟孩子的智慧開關,發掘孩子的天賦潛能,引導孩子積極迎向高峰,成就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