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新鮮人快樂啟航
陪伴新鮮人快樂啟航
經過漫長的暑假,靜謐的校園頓時熱鬧起來,尤其小一新成員的加入,更為學校注入一股朝氣。大下課一群群小小孩穿梭在走廊與遊戲場所,稚嫩的聲音、可愛的臉龐、好奇的眼神、到處探險的身影,總讓人會心一笑,也被他們充滿童趣的活力所感染。
從幼稚園過渡到小一,是成長與學習的一大轉捩點,因著學習環境、課程內容、生活作息、教室規範與人際互動等的諸多改變,考驗著孩子適應新生活的能力。因此,學校特別在暑假期間,辦理10天的小一先修課程,讓孩子體驗小學的上課模式,希望透過漸進的方式,讓孩子能適應準備,期待開學就能步上軌道,順利銜接小學生活。
小一新鮮人的爸爸媽媽們,在享受吾家有子有女初長成的喜悅時,接踵而來的是更多的擔憂與壓力。孩子就像放出去的風箏,海闊天空翱遊天際,而手握風箏線的家長,拉緊了,擔心阻礙孩子的學習發展;放鬆了,又害怕孩子迷失方向,鬆緊拿捏,確實是一大課題。因此,如何陪伴孩子,順利做好幼小轉銜,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固定生活作息
小學課程緊湊,一天滿滿的8節課,必須維持高度的專注力,跟隨老師的指令學習,對孩子的體能是一大挑戰。因此,調整孩子的作息,充足的睡眠是很必須的。還有讓孩子在家吃完早餐再上學,孩子有充沛的體力,自然能勝任一整天的學習活動。
二、訓練自理能力
上了小一,就是學習自我照顧的開始,舉凡穿脫衣物鞋襪(尤其是泳衣)、收拾書包置物櫃、盛飯菜端湯、在時間內用完餐、上廁所蹲馬桶等。因此,在家裡,父母也應陪伴孩子練習自己穿脫衣物鞋襪,試著練習穿泳衣戴泳帽、吃飯時間不超過30分鐘、依功課表整理書包、帶齊學用品及餐具、收拾書桌房間、如廁後能自己清理乾淨,透過這些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讓孩子能更快適應學校生活,大小肌肉發展也會提升,可以對學習產生很大的助益。
三、陪伴課業學習
小學開始,課程科目增加,內容難度提高,也會有書寫作業、口語表達及書面報告等,學習難免會有壓力,因此父母的陪伴就更顯重要。親子一起討論規劃在家的學習時間表,結構式的安排書寫作業、複習或預習課業的時間,有不會或觀念模糊的地方給予指導。另外也要鼓勵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充實背景知識。在家長的協助下,孩子才能踏實的打穩基礎,成就感帶來信心,才能迎接更多挑戰。
四、適當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會影響人際關係與學習。家長請提醒孩子,在面對壓力與挫折,還有同儕衝突時,要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並即時告知老師,尋求協助,而不是用哭鬧或罵人,甚至動手的方式來處理。家長在家可以多跟孩子談心,或利用故事繪本等,引導正面思考、面對問題的態度,培養挫折容忍力及抗壓力,讓孩子保持樂觀積極的心。
五、提升人際互動
小學英文、社團課採跨班方式,孩子必須跟不同班級、不同年級的孩子互動,下課時間,在遊樂場所活動,面對許多不同特質的孩子,社交的面向更廣泛。孩子要學習排隊、輪流、等待、遵守遊戲規則,還要學習尊重他人,彼此忍讓,友愛同學,因此在家也需要家長的同步指導,多與孩子對話,訓練孩子耐心傾聽、不插嘴,並能用適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提升孩子的溝通能力。
六、良好親子關係
少部分的孩子因個人特質、容易焦慮或學習壓力等,會出現短暫時間的哭泣,家長不用太擔憂,多給予支持和鼓勵,多與孩子聊聊學校生活,儘量使用正向問句,如:今天最開心的事是什麼?下課跟最好的朋友去做什麼事?最有趣的活動是什麼?順著孩子的回答,多給予讚美,增強孩子的信心,孩子有安全感,就能具備更多勇氣,接受挑戰。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適應環境與學習成長的速率,有快有慢,所以家長不要過於心急,也不要互相比較。在孩子啟蒙學習的道路上,多與老師溝通合作,適度放手,耐心陪伴,讓小一新鮮人,都能有自信快樂啟航。